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阿”,即白月、正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还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现在基本已改为现代交通工具)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
1.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2.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就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近年增加了马上射击、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丰收、交流生产经验、选举模范和进行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3.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4.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