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汉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演变台湾大学政治系硕士班国际关系组二年级朱小艾 指导教授:石之瑜教授(此文转载自我国台湾学者,观点或有偏颇,仅供借鉴与批判)研究动机与目的蒙中两国在历史渊源上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再加上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使得两国必须要维持和睦相处的关系。但历史上,两国曾经相互为敌过,甚至蒙古人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在中国领土上成立过自己的王朝,统治整个中国;两国也共同相处在满清的统治之下。满清时代与中国共处在满人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当中,只有少数蒙古人成功的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国家,得到世界承认。另一方面,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者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人民,大部分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辽宁、黑龙江、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就因为这...
蒙古国对中国的认识及蒙古与中国关系(蒙古从独立到加入联合国)博士生:其木格章节安排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三、研究途径与方法四、文献探讨五、研究限制六、章节安排第一章一、问题缘起蒙古国1990年从社会主义制度改转入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开始与民主国家合作。冷战时期蒙古人民共和国是苏联的联盟国,被西方国家称唿苏俄的卫星国或者附庸国)。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改国名为蒙古国,修改蒙古宪法,在而1993年1月13日施行了蒙古的新民主宪法。蒙古新宪法保障了民主及蒙古民众的自由权利。1990年前蒙古人民共和国除了与苏联之外,还与东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过1990年之前因为国际环境与气氛而无法与西方国家交流,俟1989年苏联瓦解、蒙古放弃...
此文观点,匈奴、突厥、蒙古,一脉相承。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帝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辩证、批判的来看此文!)2006年,在法国遗传学家ChristineKeyser-Tracqui的名为”PopulationoriginsinMongolia: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ancientandmodernDNA”的研究当中,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贵族尸体与现在蒙古地区的蒙古人群体,以及现代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群体进行的Y染色体、线粒体、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表明,古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崇拜的宗教---崇拜自然现象,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和祖先..萨满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人们,面对自然带来的灾难与自身的病痛无能为力、惶惶不安时,就会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并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我国北方的蒙古族、锡伯族等许多民族以及彝族、景颇族、裕固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都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此外,西伯利亚、中亚、西亚、欧洲北部、南亚、北美、南美和非洲的许多民族中也曾存在类似萨满教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存在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人为宗教所不能比拟的.萨满舞在中国北方俗称"博舞",是巫师...
蒙古博,即蒙古萨满教,是蒙古民族最早信奉的一种原始多神教。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蒙古博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蒙古博在成吉思汗时期被奉为“国教”。喇嘛教传入后,蒙古博每况愈下,日渐衰落,蒙古博慢慢从“国教”转向民间。现在蒙古博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呼伦贝尔部分旗县。‘博'是蒙古族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蒙古博表演的博舞是一种原始宗教舞蹈艺术,由模拟狩猎等生产劳动而演变为“歌舞事神”,用于娱乐、驱病和祈福。蒙古博舞分独舞、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等,有大场舞和小场舞之分。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鼓技舞、精灵舞、女博舞、莱青舞等成熟样式,有横摆、后闪、曲圆等多种动作,鼓舞结合,节奏明快、曲调丰富、富于动...
曾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北魏鲜卑、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清满族,其中鲜卑、契丹、蒙古,源自东胡,女真和满族都是满-通古斯语系,并且有继承关系,这些民族长时间统治中国,他们的辫发髨头习俗,与华夏文明产生过激烈的冲突。说起“辫发”,也称“编发”,我们都会想起明清之际惨痛的剃发历史。在多尔衮“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血腥口号下,有无数汉族同胞为了自己最后的尊严,死在异族的屠刀下。这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从影视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的蒙古人,也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发式,其实不仅满清、蒙古,古代东北亚的族多民族,都对头发进行剃、编,也就是髨头和辫发,说得更通俗些,就是剃头和梳辫子,这两者不矛盾,剃头是为了梳辫子,梳辫子是剃头的一部分。各北方民族...
“喀尔喀”一名称,最初见于明代文献,清代以后,漠北蒙古也通称为“喀尔喀蒙古”。13世纪初,蒙古崛起后,大量蒙古人跟随成吉思汗及继承者,西征南下,远走他乡。但蒙古草原上仍有很多留守的游牧居民,元朝末期,游牧在蒙古高原东部哈拉哈河地区(今蒙古国东方省和中国呼伦贝尔市交界处,在阿尔山景区有一景点就是哈拉哈河源。哈拉哈就是喀尔喀)的喀尔喀部由于游牧地域的扩展和人口的增加逐渐强大起来,该部不断向北部和西部扩展,周边的蒙古部落也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据史料记载,当时喀尔喀部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鄂托克已经有札剌亦儿、翁吉刺特、亦乞列思、兀鲁兀、忙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等鄂托克,这些鄂托克应该就是当时元朝时期岭北行省的旧有千户,他们由于游牧、联姻、...
一看标题,大家可能以为我们谈的是目前中国国界以外的蒙古共和国的喀尔喀蒙古人,内喀尔喀部是明末清初以后,漠南蒙古地区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落。在北元时期,内喀尔喀部与漠北外喀尔喀部同属于达延汗时代蒙古六万户之一的喀尔喀万户,他们与喀尔喀万户内各鄂托克共同在漠北草原生活了近200年的时间,当时内喀尔喀部的正式名称为“喀尔喀万户左翼”,只是到了16世纪中叶,才从漠北草原迁徙到大兴安岭以南的漠南地区游牧,从此喀尔喀万户就分成各自独立的漠北地区“外喀尔喀七部”和漠南地区“内喀尔喀五部”了。在以后的400多年的时间里,内喀尔喀部活跃在老哈河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地带,也就是当年契丹生活的地方,内喀尔喀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重...
呼伦贝尔位于蒙古高原东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欧亚大草原的最东端,号称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历史上,呼伦贝尔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摇篮,在呼伦贝尔,先后崛起了东胡、鲜卑、柔然、契丹、室韦、蒙古。呼伦贝尔在史册上出现最早的是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征服东胡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归匈奴左贤王管辖。随着匈奴被汉不断打击,到了东汉建武二十五年鲜卑与东汉“通驿使”,公历纪年这年是公元49年。这个时候东胡的后人鲜卑已经走出森林,踏上草原,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以及达赉湖边,并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从呼伦贝尔向西向南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留在呼伦贝尔的鲜卑人余部,在此后的数个世纪,和柔然、突厥、回纥...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