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尼布楚条约,清朝割让了哪些土地给沙俄( 12-08)
解密尼布楚条约,清朝割让了哪些土地给沙俄-民族史《尼布楚条约》是公元1689年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在尼布楚签订的一个划分边界的条约。在历史教科书中,这个条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格尔必齐河亦作吉尔巴齐河、郭尔毕擦河。在今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北支流。源出外兴安岭,在尼布楚(俄名涅尔琴斯克)东北卓尔纳河附近,自北南流注入石勒喀河。《中俄尼布楚条约》原文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
俄罗斯的东侵和满清入关( 12-02)
俄罗斯的东侵和满清入关-民族史16世纪后期,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开始崛起两个大帝国,一个中国(满族人建立的清朝),一个是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一摆脱蒙古人的控制,就走上了大规模的扩张道路。在随后的2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到达了太平洋沿岸。此时满清主力虽已经入关,但为捍卫自己的起家发迹之地,满清与俄罗斯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先看下俄罗斯的崛起,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正式宣告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割据势力,建立了集权和专制,同时也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552年,伊凡四世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接着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
清朝时期俄罗斯和中国在蒙古地区的竞争( 12-01)
清朝时期俄罗斯和中国在蒙古地区的竞争-民族史明朝的蒙古地区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卫拉特蒙古(瓦剌、厄鲁特、西部蒙古)、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俄罗斯扩张过程中,不断抢夺布里亚特蒙古人(布里亚特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近支)的土地,并要求他们归顺。从1631年开始,布里亚特蒙古人发动了反抗入侵的战争,经过了25年的拼死抵抗,最终被俄罗斯所征服(其中一部分布里亚特蒙古人进入了漠南地区坚持斗争,后生活于呼伦贝尔)。漠南蒙古在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以后就纳入了清朝的版图,而卫拉特蒙古在明朝末年走向了强大。1678年,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称霸于天山之北。在更早之前,卫拉特蒙古之一的和硕特部...
中东铁路和中东路事件( 11-20)
中东铁路和中东路事件-民族史中东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原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是今日中国东北铁路交通主要干线。早在1891年2月,沙俄决定兴建西伯利亚铁路时,就想在未来铁路的某一站上修筑一条伸入中国境内的支线,以便“直接与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各省通商”。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赔款2亿2千万两白银(包括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索款3千万两),清政府财政拮据。沙俄便乘人之危,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四厘借款合同》,提供贷款,以图控制中国。后来,俄...
外蒙古是如何独立的( 11-20)
外蒙古是如何独立的-民族史谁是外蒙古?蒙古各部或与满族统治者联姻,或被武力征服。清代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归附清朝较早,多与皇室联姻,后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部分。外札萨克蒙古多为清军征伐准噶尔部期间内附或被迫投降,地位在内札萨克之下,而属于外札萨克的喀尔喀蒙古在康熙年间经“多伦会盟”归附清朝。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指内札萨克蒙古49旗,“外蒙古”指外札萨克蒙古86旗,有时则只指喀尔喀蒙古。外蒙古独立,指从宣统三年(1911年)12月1日哲布尊丹...
从枪托看火绳枪在亚洲的传播,明朝和清朝中国太落后了( 11-17)
从枪托看火绳枪在亚洲的传播,明朝和清朝中国太落后了-民族史欧美学者认为火器的使用是一个军队从中古时代走向近代的标准。而在大航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火器,毫无疑问就是作为早期枪械代表的——火绳枪。本文就从一个很小的武器部件-枪托,来一窥大航海时代,究竟是如何让军事技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快速传播,从中可以看到,明清时的中国,在文明世界里,火绳枪的发展最为落后!▲火绳枪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时代重要的利器和商品火绳枪最早诞生于15世纪。不过这期我们先不说火绳枪本身,究竟如何发展,而是从火绳枪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枪托,来梳理一下火绳枪这种武器的传播过程。枪托作为火器瞄准射击时,重要的支撑部件,早在火门枪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欧...
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的火器水平对比( 11-12)
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的火器水平对比-民族史在清朝前期对沙俄和准噶尔的战争中,满清就已见识到新型火器的巨大威力,并且曾经积极引进和发展。对阵准噶尔时,满清惊讶地发现,比起当时蒙古各部落“弓马骑射”的风格,同为蒙古骑兵的准噶尔军队,却早已实现了“弓箭换枪”。清朝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的乌兰布通大战上,准噶尔军队就敢部署“驼城”,其上万火枪手以“驼城”为掩体,向冲锋的清军发起凶猛火力打击。目睹此战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的形容:“厄鲁特(准噶尔)人仗着良好的排枪的强大火力,迫使皇帝(康熙皇帝)的骑兵退出战线”。而到了四十年后的清朝雍正年间,再扯叛旗的准噶尔汗国,其更加升级的火器装备,竟对清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准噶...
万正色和施琅( 11-04)
万正色和施琅-民族史万正色(1637—1691)字惟高,一字中庵,泉州东门外渡头铺浔尾乡(城东镇浔美村)人。主要成就:招降陈灿、驱逐郑经、从平三藩011637年,福建晋江这个地方,还不是经济重镇。全县山多地少,地瘠民穷。男人们讨生计的方式要么下海跑船,要么当兵吃粮。万正色就选择了后者。万正色和统一台湾的大将施琅是老乡。加入了清朝的绿营后,从大头兵干起,一直干到35岁,混到了从三品的游击,仕途不算多顺,但也不算很差。万正色的人生转折点,从36岁这年拉开了序幕。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扯旗造反,“三藩之乱”由此爆发。这场叛乱很快就从云南一隅之地蔓延到了南方八个省。此时,大清入关...
甲午战争变为中日持久战,结局会怎样?( 11-04)
甲午战争变为中日持久战,结局会怎样?-民族史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甲午战争的失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前西洋列强认为清朝的国力同沙俄仿佛,因此清朝和西洋列强之间倒也有了相对相安无事的一段时光。而甲午战争让列强看穿了清朝的实力。于是,瓜分中国热浪拉开序幕,义和团运动也由此激化——甚至之后的八国联军进北京,都和甲午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那么,倘若甲午战争中,清朝坚持不投降、不赔款,持久战的态度,结局又会怎样?中日持久战清朝方面清朝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为大清帝国发展出了一些兵工厂、造船厂等国防工业。不过,空有技术没有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会导致生产混乱。这种管理模式套用在清廷的政治和军事上,也是如...
漠河金矿和热尔图加共和国( 07-20)
漠河金矿和热尔图加共和国-民族史自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俄国便向黑龙江北岸移民,建立起许多俄罗斯村落。1883年漠河发现金矿,来自各个国家的金矿盗采者、商人和各种投机投资者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的领土上非法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史称“热尔图加共和国”,成立了市政厅,制定了法律,设有警卫队和税收机构,建立了医院和教堂等设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殖民秩序。于是,法律、税收、武装、东正教与采金活动结合起来,建立起较完整的殖民秩序,称老沟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后在老沟建立的"热尔图加共和国"是地地道道的黄金殖民地又是沙俄向中国继续扩张的据点。此时老沟又称"百万街"。从1884...
大清平叛:准噶尔疆域达700万平方公里,历时70余年终被大清灭亡( 03-08)
大清平叛:准噶尔疆域达700万平方公里,历时70余年终被大清灭亡-民族史朱元璋灭亡元朝以后,对于逃亡草原的“北元”政权一直耿耿于怀,多次不惜国力的派遣精兵强将远征草原,终于灭亡“北元”,使蒙古族再次成为一盘散沙。满清和蒙古相邻,满清与蒙古是天生的敌人,因此满清崛起以后先后多次与蒙古族林丹汗发生激战,终于在1635年被多尔衮灭亡,甚至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从此以后,漠南蒙古臣服于满清,皇太极也正式被蒙古族尊为“博格达彻辰汗”,这也被清朝皇帝视为荣耀,历代皇帝都以身兼“蒙古大汗”为荣。漠南蒙古族归顺满清以后,清朝历代皇帝采用规模远朝历代的“和亲”政策,死死的绑架漠南蒙古族,成为清朝北方边境线上的坚实屏障。这一时期,清朝皇帝也会迎...
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历史意义( 12-25)
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历史意义-民族史满清消灭准噶尔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方面遏止了沙俄在亚洲的扩张,保卫了西部和北部边疆,将新疆和西藏真正全面纳入统一王朝版图。另一方面终结了漠北蒙古的离心倾向,捍卫了满清做为蒙古大汗继任者的权威性,为牢牢掌控蒙古实行满蒙一体夯实基础。和准噶尔70年搏杀,清朝笑到最后。1755年,准噶尔因天花而内乱不止,乾隆皇帝趁势出兵,在1757年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随后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于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北。那么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到底有哪些历史意义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平定西域,二是确立东亚霸权。清朝消灭整个汗国,绝不仅仅消除了西北部的心腹大患,更重新确立...
从肃慎到满族( 11-15)
从肃慎到满族-民族史肃慎、秽貊和东胡是我国东北的三大族系,其中肃慎族系尤为重要,肃慎的兴衰贯穿了整个我国东北历史的始终。1、东北三大族系东胡,其位置在东北西部,在秦汉时期被匈奴击败后一分为二——鲜卑和乌桓。后来乌桓被曹操所灭,鲜卑入主中原,与汉民族融合后开创了隋唐时代,而唐之后的契丹、蒙古皆出自鲜卑。秽貊,其位置在东北南部和汉四郡,后来的扶余国和高句丽便源于这一支,高句丽被大唐所灭后,大部分融入华夏、肃慎,还有一部分迁入朝鲜。肃慎,其位置最北,历史绵延也最久,先秦肃慎之后,在汉魏时期称为为挹娄,北朝时则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宋明时期的女真和满族皆出于靺鞨。2、唐朝之前的肃...
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 07-13)
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民族史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元末明初,女真人按居住地域划分为3个较大部落,即建州女真、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其中海西女真有四大强国,当时被称为扈伦四部或扈伦四国。叶赫部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此消彼长,霸主的地位轮流坐,在明朝中后期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定都建国,易塔鲁木卫为叶赫部,冠姓叶赫那拉氏。叶赫,满语即为“月亮升起的地方”。叶赫部东城、西城和商监府城不仅是叶赫部的雄关,也是东北政治、文化和商业活动中心。叶赫部位置图叶赫部由来早在商周时期,东北地区的这片土地上就生息繁衍着满族的祖先肃慎族。魏晋时称挹娄,北魏、北齐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金时称女真。诸族一脉...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 10-25)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民族史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北方民族历史与发展关系图注:本文笼统地把北方民族都归类游牧民族,其实东北的肃慎系从来就不属游牧生活方式(最北边也仅是养鹿,与草原上的牛马羊不同),而是渔猎、半渔猎半农耕或完全农耕。游牧民族对整个欧亚大陆都曾产生影响,但一些大型的游牧帝国主要出现在中国境内,比如匈奴,突厥等等。中国的游牧民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西部的羌人、藏人;一类是北部的蒙古人、鲜卑人;一类是居于东北,渔猎、农耕和游牧混杂的满人、女真人、辽人等。历史上,羌人、藏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仅仅出现在东汉和唐朝初期。北方蒙古帝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占领中国全境...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