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放弃,明朝在越南的统治为什么失败?( 03-03)
20年放弃,明朝在越南的统治为什么失败?-民族史明征安南战争又称明越战争、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为明与大虞战争(越南语:ChiếntranhMinh-ĐạiNgu),指的是明成祖派军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明建文元年(1399年),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明廷误信安南王陈氏嗣绝,封季犛为王。不久,故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奔,季犛佯请陈天平归国为主。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明成祖遣都督黄中以兵5000送陈天平归,三月遭季犛伏兵袭击,黄中败还。七月,成祖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兵号称80万征讨安南。十一月,朱能病卒,张辅代之,自广西凭祥进军。沐晟亦由蒙自...
明末与欧洲的巨大差距( 02-27)
明末与欧洲的巨大差距-民族史从15世纪开始,欧洲开始了对全球海域的探索,这也就是大航海时代和近现代世界秩序构建的开始。在1622年8月,荷兰人的船队进入澎湖,给明朝送去了一封信,要求与明朝贸易。荷兰人的想法是通过澎湖的关键位置,直接掌控从日本到澳门的航线,阻断葡萄牙人在东亚贸易的重要线路。同时霸占与明朝的贸易,打击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但是,明朝方面对此直接拒绝,明实录记载:“红夷自六月入我彭湖,专人求市,辞尚恭顺。及见所请不允。”很快,明军水师开始集结,要给这些闯入的红毛番子一个打击。此时的明军实际上也知道,荷兰人的军事实力有优势。这些荷兰人在明朝不允许通商的情况下,就用武力骚扰漳浦...
朱元璋十三次北伐和朱棣五次亲征,为何明朝消灭不了蒙古( 02-23)
朱元璋十三次北伐和朱棣五次亲征,为何明朝消灭不了蒙古-民族史明朝两位帝王近二十次北伐,为何始终没能消灭蒙古明朝初期,为了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先后发动了近二十次北伐战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蒙古各部,但却始终没能消灭北部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应当有以下几点原因:1、蒙古战略纵深太大。作为游牧部落,机动性便是蒙古各部的天然优势,纵观历朝历代对北方草原部落的进攻,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寻找敌军主力。如果游牧民族不想交战,诚心在大草原上和你“躲猫猫”,那么便很难取得战果。而明朝时期的蒙古,相较于此前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其战略纵深更大,原因在于蒙古在强势崛起之后,已经将整个北方草...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北伐蒙古( 02-23)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民族史明成祖北伐又称明成祖北征、永乐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岭北行省,史称北元。朱元璋连续对北元进行了13次北伐,极大削弱北元,安定了北部边境。但不幸的是朱元璋死后明朝廷发生内讧,好几年间完全无暇外顾。因此,太祖晚年煞费苦心所建立的对外威力,基本丧失殆尽。就场内讧就是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间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这期间,北元分裂为瓦剌、鞑靼两部,相互之间争斗不断。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经过洪武时期的多次打击,蒙古人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威胁小了很多。成祖在靖难时期就与号称“鞑靼可汗...
辨析:元顺帝是宋恭宗的儿子( 02-21)
辨析:元顺帝是宋恭宗的儿子-民族史崖山海战之后,被称为“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背着7岁的小皇帝宋怀宗赵昺投海自尽,赵宋王朝三百年基业就此覆亡,其实早在三年之前,蒙古大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之时,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宋恭宗赵显就已经出城投降了,沦为了蒙古的阶下囚被押解至元大都,开始了长达47年的传奇的俘虏生涯。据明宋濂《元史》记载,赵显到了元大都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很快就召见了他,还封其为瀛国公。这样的待遇相对来说还是算好的了,不像北宋那两个,一个昏德公,一个重昏侯。宋恭宗赵显在元大都被幽禁,生活必然是枯燥而单调。赵显18岁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不知葫芦里卖着什么药,“赐瀛国公赵显钞百锭”。果不其然,...
元明清三代中原王朝对西藏的统治( 02-16)
元明清三代中原王朝对西藏的统治-民族史西藏是蒙古汗国时期主动投诚的,1244年,西藏各教派公推萨迦·班智达作为西藏各教派的代表,从后藏不远千里来到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此时的萨迦·班智达深知,从吐蕃帝国瓦解后的青藏高原已经持续了400多年的分裂割据,根本就无力对抗日益强大的蒙古汗国。再加上萨迦·班智达对蒙古在西夏以及金国等地区实施的大屠杀等早有耳闻,所以萨迦·班智达为了西藏的前途,决定归附蒙古。1247年,萨迦·班智达和蒙古宗王阔端在凉州举行会晤,二人就西藏归属蒙古等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会谈后,产生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这一历史性文件。《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一出,“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
毛文龙抗击后金的皮岛在哪儿? 皮岛竟然是朝鲜的!( 12-28)
毛文龙抗击后金的皮岛在哪儿? 皮岛竟然是朝鲜的!-民族史椵岛(朝鲜语:가도,gado),又名平岛、稷岛、皮岛,位于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中。岛屿面积19.2平方公里,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位置重要,在17世纪时被中国明朝军队占据15年(1622年—1637年),作为牵制后金的基地。今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铁山郡栢梁面椵岛里。毛文龙,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其中最大的一个功绩是以皮岛为抗金基地,从后方威胁后金,让后金如芒在背,不得不重兵防备毛文龙,难以全力进攻明朝。因此,在明金战场中,皮岛极为特殊、极为重要,是一个历史烟云中的风口浪尖的小岛,是一个可以改变明金战争局势的岛屿。但鲜为人知的是,皮...
明朝史籍中的鞑靼和蒙古人什么关系( 10-09)
明朝史籍中的鞑靼和蒙古人什么关系-民族史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等将领北伐,元顺帝带着残部逃回漠北草原,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这时蒙古人还沿用着“元”国号并准备反攻中原,然而脆弱的草原游牧经济根本无法支撑起忽必烈模仿中原汉制构建的大一统帝国,很快各部族的离心倾向表现得越发明显。公元1388年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战胜北元残部。战后身为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的黄金家族在蒙古诸部中的威信大为扫地。蒙古草原很快就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诸部林立的状态。蒙古诸部逐渐演化为两大部落联盟:位于草原西部的和硕特、绰罗斯、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诸部所形成的联盟被称为瓦剌;位于草原东部的察哈尔...
中国古代为什么落后?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 05-07)
中国古代为什么落后?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民族史公元1500年前后,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启对世界的探索进程的,而于此同时中国却走向了衰落,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明朝开始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失去了联系,一步步落后于西方。朱元璋称帝以后,认为海外贸易不过是进口些奢侈品,为了防范倭寇侵扰,朱元璋决定施行海禁。《明太祖实录》记载:“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片板不许下海”。朱元璋死后,继任的第十一任皇帝明世宗又下令:“不许制造双桅以上大船,并将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这一禁令影响持续了3...
满清差点儿成为横跨亚美的超级大国( 04-10)
满清差点儿成为横跨亚美的超级大国-民族史俄罗斯曾经短暂地跨欧亚美三洲,这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另外,很多人不知道,满清也曾有机会发展为亚美超级大国,遗憾失之毫厘,进军关内,成为中华民族最后的封建帝国。我们来推演一下,如果清军坚持不入关,只在关外继续发展壮大,到底会怎样?是发展成横跨美亚两大洲的列强?还是会在各方势力的绞杀下亡于东北亚?此时我们就不去管国内的形势了,如果按照李自成和南明那几块姜来看谁都不是雄主。最后统一的肯定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而且这个统一和恢复国力肯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大清在关外生存发展和确定发展防线的历史时期,如果规划好的话大清就有可能改写世界史!第一种、横跨亚美大陆...
李自成起义原因:失业后被逼债和通奸所困( 12-03)
李自成起义原因:失业后被逼债和通奸所困-民族史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驿卒,汉语词语,拼音是yìzú,意思是担任驿站差役的士卒。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明朝在原有驿站基础上设立递运所,加强了物流信息。京师设置会同馆及乌蛮驿,供予赴京公干或者朝贡人员居住。万历以后,驿站制度弊窦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时,常常任意勒索夫、马,而且公器私用,“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年间因而有节裁驿递之举。李自成因驿站被裁失意潦倒,又被债主逼债、老婆通...
明朝与欧洲火器的对比( 10-25)
明朝与欧洲火器的对比-民族史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一直以来,明朝给人留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它拥有很强大的火器。于是有人就说了,在明朝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火器装备就是世界第一。关于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被夸大的地方呢?在我国明代时期,特别是明朝末年,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战争方式正处于冷热兵器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而这个时期,明朝军队所拥有的火器,在种类和数量上确实是达到了一个很广泛的程度。然而,数量多并不代表发达,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那么明朝的火器究竟有哪些呢?按照历史学家的统计:明代的火器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
火器欧化:佛郎机引出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 10-21)
火器欧化:佛郎机引出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民族史明朝军事技术变革与欧洲军事革命相互呼应,素为中外学者所关注,相关讨论甚至超越学术范围,成为公众话题。明朝军事技术变革,以火器为重点,以欧化为特征,即明末焦勖《火攻挈要》所论:“世之论兵法者,咸称火器,论火攻者,咸慕西洋,此言固为定论。”而在火器变革之外,明朝军事技术变革还涉及陆上军事工程和水上战船(主要指海防战船),三者共同构筑了“欧洲军事革命图景的中国映像”。欧洲影响下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研究,长期聚焦于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欧式火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而军事工程与海防战船的技术变革研究,久未引进“欧洲因素”作为观察变量。佛郎机引入与炮击战术初显正德嘉...
明朝火器是怎样落后于欧洲的?( 10-15)
明朝火器是怎样落后于欧洲的?-民族史儒家思想的禁锢,先进三百年的火器,被欧洲用百年时间赶超。火器的发展,首先得有火药,在火药发展上我们比西方先进了300年。但在火器上,我们发展得未必那么早。其原因就在于明宣宗之后的“内退思想”。领土上的大撤退的负面影响还不严重,真正的是思想上的大撤退。从永乐之后,明朝关闭了大门,对敌人采用“单一防御”政策。总之,把一切“交流”挡在外面。而就在这一时期,欧洲人把失去的时间追了上来并超越我们。《武经总要》曾公亮(1044年编辑完成)12世纪中期,中国发明火器,从竹制向金属改进,用了一个半世纪火器有三点,其一,火药;其二,管型;其三金属。当然,有人认为管型火药发...
明朝的翻译机构:会同馆和四夷馆( 09-28)
明朝的翻译机构:会同馆和四夷馆-民族史中国古代虽然高高在上,周边可以说是万邦来朝,但是负责对外交涉也需要外语人才,在与来华朝贡的外国使者交涉的过程中以及往来书信的读写过程中,有必要培训精通外文和汉文的翻译人才,兼用于接待来华使者并负责安排其在华的伙食住宿等问题。所以,中国是有官方的翻译机构的,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大都(今北京)设立了会同馆,负责口译,但元朝毕竟太短了,而且元朝最关键的语言问题还不在于对外打交道,而是蒙汉翻译。到了明朝,最初在首都应天府(南京)的原南京公馆馆内设会同馆。永乐六年(1408年)在新都北京顺天府重设会同馆。这就是明朝的官方翻译机构了,那明朝的翻译主要...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