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毌丘俭对东北的远征(
12-09)
曹魏击败公孙渊后,辽东郡虽然成功收复,但是在战争期间以及之后,大量军人死亡、平民迁徙以及战争期间的屠戮。幽州的东北部地区汉人减少,出现了势力真空,反而不如公孙氏对当地的控制力、影响力。以高句丽为代表的外部势力趁机发难,开始侵扰边境,蚕食魏国土地。毌(guàn)丘俭决心扫荡远东,将高句丽经营数百年的势力连根拔除,同时震慑四夷。开春之后毌丘俭征召了乐浪、带方、玄菟之兵,兵分两路扫荡东北亚!毌丘俭驻于丸都城,控守鸭绿江,这次出兵更多依靠的是曹魏地方将领。1、左路由玄菟太守王颀统领,追击高句丽王位宫;王颀字孔硕,青州东莱人。历任裨将军、玄菟太守,之后转天水太守,...
通古斯人建立的国家有哪些(
04-09)
通古斯人(Tungusicpeoples)作为族群的称呼最初是雅库特人(Yakuts)对鄂温克人(Evenks)的称呼,现代一般是民间泛指母语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族群。“通古斯”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中的“Donki”,意为“男人”。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源自汉语中秦汉时期的“东胡”,因为现代汉语发音的“东胡”,音近于通古斯(Tungus)。朱利叶斯·克拉波特则认为,通古斯(Toŋus)为雅库特语的突厥语借词,意为“猪”。通古斯族群基本是渔猎民族,最早其实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外东北,以及中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一带。他们的语言与东北...
挹娄人的历史(
11-21)
挹娄是古代中国东北部喜欢以打劫为生并且非常善战的少数民族。挹娄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在我国东北少数民族中,主要有三大族系:肃慎、秽貊和东胡,这些民族在每个朝代称呼都不同。具体演变过程如下:东胡-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秽貊-索离-夫余(扶余)-豆莫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三国时代中国东北地图其中肃慎一系,从西汉到三国时期这一种族在历史上被称为挹娄。挹娄族称呼在秦代就已存在,位于东北强国扶余东部,靠近大海,南面与另一个少数民族北沃沮相接。挹娄面积极大,向北不知到何处,史料没有记载。挹娄人身材威猛,高大有力气,初期的各个部落互不统属,散...
从肃慎到满族(
11-15)
肃慎、秽貊和东胡是我国东北的三大族系,其中肃慎族系尤为重要,肃慎的兴衰贯穿了整个我国东北历史的始终。1、东北三大族系东胡,其位置在东北西部,在秦汉时期被匈奴击败后一分为二——鲜卑和乌桓。后来乌桓被曹操所灭,鲜卑入主中原,与汉民族融合后开创了隋唐时代,而唐之后的契丹、蒙古皆出自鲜卑。秽貊,其位置在东北南部和汉四郡,后来的扶余国和高句丽便源于这一支,高句丽被大唐所灭后,大部分融入华夏、肃慎,还有一部分迁入朝鲜。肃慎,其位置最北,历史绵延也最久,先秦肃慎之后,在汉魏时期称为为挹娄,北朝时则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宋明时期的女真和满族皆出于靺鞨。2、唐朝之前的肃...
靺鞨(
05-31)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多数观点认为靺鞨的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很早就建立了密切关系,根据所生活地区情况不同,也有农耕文明和小部分游牧文明。北魏称“勿吉”,初有十数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靺鞨,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唐代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辽宋...
女真简介-关于女真的一些基本知识(
04-20)
关于女真的一些肤浅基本知识,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从网上整理,比较乱,大家边看边批判吧。女真(女真文转写:jušen),或女贞与女直,国内多数的史家认为可能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称为勿吉(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靺鞨二字的读音,第二字读jie),靺鞨和勿吉的读音应该是一样的。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直到明朝时期仍然自称为女真,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并认为与满族不同,近些年冒出来很多人声称满族不是女真的后人。“女真”一名最早出现于唐初。“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野人女真...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