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安禄山之叛唐及其余波,扰攘达七年之久,不是当时发难的人和对方所能预测。从短时期和近距离的资料看来,这事件应当可以防范,既已发生则应迅速解决。安在中国史书里称为“营州杂种胡”。实际他父系祖先出自苏定安(Sogdiana,中亚腹地今属苏联),母系则为突厥,在当日中国的边区,他的背景并不算特殊,营州则为今日之热河。当他在范阳(今日北京附近)发难的时候,已有很多中国文臣帮他策划。他统率的部队十五万人,以一日十里的行军速率南下取洛阳。唐朝各库房的兵器多腐朽不堪用,民兵也没有训练,此时的“府兵”也多数已成具文,不仅各处没有“勤王”的行动,安的部队还有向淮河和汉水发展的趋势。所以安在公元756年的年初自称“大燕皇帝”,...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小时候上学,还没读到安禄山的身世和他的反叛事迹,却先听到杨贵妃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国文课本中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老师吟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抑扬宛转,纵使是铁石心肠,怕也会之同情落泪。再加上历来文人的渲染,如与白诗并行的《长恨歌传》即称“天宝十载(751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夜始半,妃独侍上,...
安史之乱的历史文化背景导致河朔胡化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从盛世走向了衰弱,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史学界有种种看法,或以为对周边部落和民族实施军事镇压和民族压迫的政策所酿成,或以为唐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或认为无数的农民参加了这次造反1,而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则从种族和文化方面进行分析,特别强调其与河朔胡化的关系,认为河朔地区大量的蕃胡内附,安禄山等人成为胡族的首领,种族和文化上的矛盾导致了战乱的爆发。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河朔地区从汉魏以来一直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融、冲突的焦点地带,关于这一地区的胡化与汉化问题史学界一直斗争论不休,就笔者所查资料显示,应该是胡化与汉化这两种倾向在这里皆而有之...
马嵬之变称为"哗变"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不用说,一提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这一段谁都知道,玄宗出逃整个事情的高潮部分到来了。也就是马嵬之变。不妨先说下这次事件的名称,由于是在马嵬坡发生的,自然就叫"马嵬坡之变",有的是把"坡"字去掉,又因为确切发生在马嵬坡的马嵬驿(驿站),所以也有人称为"马嵬驿之变"。还有不用"之变"而用"兵变"的,当然也有说"事变"的。对于一次事件有这么多不确切的叫法,这只怕在历史上也是少有。地名上无所谓了,着重的是"马嵬"二字,至于那三个"变...
肃宗在灵武即位后,唐朝便立刻开始了反击。同时叛军内部也一再更换领导人。形势似乎对唐有利起来了,可是唐又一再失误,这才有了双方的持久战。唐肃宗在灵武的准备工作好了,一切条件都具备了--话说回来,就是不具备,也得要反击了,何况,玄宗不也有话么,他要等到"克复上京"才肯彻底罢手。虽然肃宗并不一定有这种想法,因为怎么都是他来主持大局,所以玄宗这句话也不必太认真。然而,叛军占领两京的问题,不能无限期的拖下去。灵武,要反击!㈠、元帅之争说是元帅之"争",当事人却是没争过。但在这件事的背后,确实有一场"争"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肃宗在灵武安稳下来,各处征兵又差不多赶到,而且郭李二人也已来到灵武,加之至德元年十一月初八,回纥兵到达带汗谷,与郭子仪...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攘外必先安内。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何时,不甚清楚,从记载来看,这似乎是古时"圣王"的一致观点,到明清时格外的流行。《明史》中有很多相关段落,尤其是范淑泰的上表中说的更贴近:"内不安,何以攘外!"《清史稿》中也有"诚能赏罚严明,将士用命,先治内,后攘外,实边防百世之利"的说法。从道理上分析,如果内部不团结,确实不易抵御外侮。可惜近代的蒋介石对它的演绎却是很失败的,或者说,这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罢了。安禄山起兵天下大乱,唐朝也正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对抗叛军,不料也闹出一场"攘外必先安内"。事情的起因是玄宗在入蜀途中,于七月十五日在普安下的一道制书,下面是挑拣出来的其中的有用部分:夫定祸乱者必仗于群才,理国家者先固其根本。...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仓皇西逃,路上太子李亨留下来以后,却一时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广平王李俶也一样没主意,问道:"天快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大家觉得该去哪里好呢?"结果众人都不说话。这时建宁王李倓说:"殿下昔尝为朔方节度大使,将吏岁时致启,略识其姓名。今河西、陇右之众皆败降贼,父兄子弟多在贼中,或生异图。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贰心。贼入长安方虏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插点题外的东西,李亨曾任过朔方节度大使,就是他这个"节度大使"费了我一番功夫。为何不称朔方节度使呢?这个"大"字有什么特别么?《唐六典》:"若诸州在节度内者,皆受节度焉。其福州经略使、登州平海军则不在节度之内。凡亲王总戎则曰元帅,文、武...
本段说一下安史之乱中真正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颜氏兄弟。安禄山造反,一路上也确实杀了一些人,譬如太原不明就里而出迎的杨光翙,就被安禄山杀了,原因是他依附杨国忠。好歹也可以把他算做一个烈士,但和颜氏一家的忠烈相比,这样的烈士便打了折扣。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发现安禄山有异志,于是早早的便做准备。他以多雨的借口,命人修筑城壕,充实府库,而且早早的统计到时可以用得上的壮丁人数,以便将来可以招兵买马。这些行动安禄山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知道他这样做的意思,但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大概是认为一旦打起来,颜真卿无论如何也不是对手,所以也不加干预。当然,这也有颜真卿演戏的功劳,他可是把戏做足了,天天和宾客去泛舟饮酒,以...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诗中的"哥舒"便是本节的主人公,哥舒翰。这个倒霉蛋,比封常清、高仙芝更可怜,因为投降了,后来又被安禄山杀害了。哥舒翰也是一员蕃将,世居安西,父亲是突厥突骑施哥舒部的后裔,母亲是胡人。年轻时的哥舒翰颇有些任侠气质,《旧唐书》说他"好然诺,纵蒲酒",《新唐书》则说是"重然诺,纵蒲酒长安市"。虽然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就大大不同了。重然诺,有言有果,好然诺,就不一定有果了。老子云:"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孔子云:"慎于言而敏于行。"都是这个意思。好许诺的人不一定可以实行,这常见于政治家或者政客们的行为,所以像皇帝许给大臣们什么免死、封侯之类的话,基本上就是个牙疼咒。但侠客们不能如此,他们...
安史之乱中的倒霉蛋很多,封常清和高仙芝是最早的两个。最先上场的是封常清,他在十一月十七日被任命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当天即到东京洛阳募兵,十天募得六万人。募兵的情况不错,至少说明唐朝此时影响力、号召力都还很大,然而从素质上来说,这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却远远不是安禄山叛军的对手,封常清也许此时才发现,他所说的话,的确太大了。这支军队,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封常清只好带着这些乌合之众与敌人血拼,战了几个回合后只好退出洛阳城。败退的过程也满周折,先是从武牢败退下来,再到葵园,然后从城东的上东门进城,又由都亭驿退守宣仁门,最后,"乃自苑西坏墙西走",基本上是个屡战屡败的过程。一员大将仗打成这个样子,非常之惨,却又是无奈的事。事...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