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 02-23)
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民族史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否专制主义社会的争论,成为学界热点之一。虽然各种观点早已存在,不过激发争论的是侯旭东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文。侯文虽然一再强调其“只是对关于中国古代政体及皇帝本性的一种‘论断’的传播、发展历史的剖析。具体说属于词汇史、观念史,泛言之,属于思想史的范畴,并不是对帝制时代二千多年中实际运转的中国统治体制本身的研究”,但是侯文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中国古代绝不是专制政体:“如果我们挖掘一下这一论断的根底,不难发现它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
从丞相制度的演化看古代专制政治( 04-25)
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专制制度的因时而动的特性。相权可以视为官僚集团的代表,皇权则是个人专制的象征。如皇权弱相权强,可以认定王朝的个人专制为弱势,如皇权强相权弱,则可以视王朝个人专制为强势。皇帝虽然有决定政权组织形式的权力,但是以谁为主,还需要因时而动。如果相权扩大,并非是皇帝开明民主,而是形势迫使;如果相权削弱,也不是执相权者治理无方,同时也是形势使然。然而,不管制度如何变化,都是为了保持专制制度的稳定性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专制。秦朝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开始。秦始皇平一宇内,兼听万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一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只相当...
明太祖朱元璋的君主专制措施及其影响( 03-22)
试述明太祖之君主专制措施及其影响。明太祖兼有圣贤和暴君的双重性格,因此他的政治措施,有些极受称赞,有些却又极不合理。他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即位后严惩贪污,厉行法治,禁止好外戚宦官干政,开放言路,这些都是的一面。但他的「家天下」思想极浓,加上猜忌、残忍的性格,使他做出很多独裁、残暴的举动,足以抵消他的善政有余。废宰相,是明太祖时的一件大事。中国旧制,宰相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综理大政,对皇帝负责。明初承袭元制,以中书省总理政务,左右丞相主理,下设六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图谋不轨」被杀,太祖以为相权过重,于是罢中书省,废宰相,一切政务分归六部,由皇帝总其成,变成君权的极度集中。太祖的独裁猜忌,是不信任臣下的表现,这种表现,并不止废宰...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