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消失( 11-30)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消失-民族史鲜卑为了繁荣昌盛,而迷失了自我。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域辽阔,若是少数民族想要在中原建立政权,必须要使自己的文化融入到中原来,且中原人数众多,如果不学习汉文化,是无法在中原如此宽阔的地域及众多的人群中立足的。所以想要长久统治中原,巩固政权,学习汉族的文化必不可少。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鲜卑族也是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一个民族,当时的统治时期还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但是到了后来,为什么就再也没有过鲜卑族的存在呢?至今为止,我国的民族有56个,其中没有鲜卑族,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还得从孝文帝元弘着重学习汉文化,实习汉族政策说起。孝文帝,名元弘,献文帝的长子,孝文帝尚且年幼时...
北魏拓跋珪38岁被15岁儿子杀掉,残暴的鲜卑!( 10-12)
北魏拓跋珪38岁被15岁儿子杀掉,残暴的鲜卑!-民族史拓跋珪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有的一代雄主,15岁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绍同样在15岁,也做了天大的一件事,杀死父亲拓跋珪。北魏自拓跋珪建立以来,历史一百七十一年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个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能从遥远的北方逐鹿中原,不得不承认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才能。他带领部落先后灭西燕、攻柔然,征高车,伐后燕,开疆拓土,一跃成为当时强国。都说历史上开国皇帝能圆满走过一生,但拓跋珪却被儿子所杀,死时才三十八岁,着实令人可惜。现在看来,拓跋珪被杀主要有三个原因。拓跋珪雕像首因,未开化民族本性。拓跋珪建国前,他只是一个只有...
东北慕容鲜卑的最后结局:北魏和高句丽灭北燕( 01-09)
东北慕容鲜卑的最后结局:北魏和高句丽灭北燕-民族史在辽东高句丽曾被慕容鲜卑打得俯首称臣,但慕容鲜卑却没有在这里留下多少印记。长白山这一片依旧是朝鲜族的天下,他们经历了游牧民族和汉家文化的疯狂冲击还能顽强的存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曹魏毋丘俭东征后,高句丽无力向辽东扩展,与中原王朝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和谐安定局面。随着西晋王朝的四分五裂,高句丽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但同时一个汉化的鲜卑慕容在辽西崛起,并很快和高句丽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峙状态。公元285年,慕容鲜卑建国,史称前燕。此后的50年里,前燕和高句丽互相征伐,各有胜负。慕容廆(音wei,4声)在第二次进攻高句丽的时候,还挖掘了西川王的陵墓作为要挟。慕容皝(音hu...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求鲜卑族汉化( 02-23)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求鲜卑族汉化-民族史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为黑暗和动乱的年代,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便是“五胡乱华”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汉人的地位极为低下,一直都处于被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就连生命都没有任何的保障。当时的汉族人处于灭亡的边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后来,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其他各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混战局面。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和平发展,北魏在人口、生产和经济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然而,在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了汉族人比较集中且汉文化基础较好的洛阳,并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
鲜卑人来龙去脉( 02-23)
东亚北方草原上民族众多,继匈奴人之后鲜卑人成为草原上的主人登上历史舞台。鲜卑人的起源至今还是未解之迷。按照拓跋鲜卑人说法"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种观点出于汉化的统治需要才有的,不一定靠谱。比较可信的观点认为鲜卑人出自东胡,匈奴冒顿单于破东胡之后,东胡余部分生分裂,一部分在乌桓山居住,一部分在大鲜卑山居住,他们成为匈奴帝国集团众多部族的一部分,风俗相似,遂以居住山名为族名称鲜卑。鮮卑人在几百年迁徙征战争还融合了高勾丽,扶余,匈奴,丁令,高加索等民族,因此拓跋鮮卑有些白种人特征。鲜卑人居住在北方随匈奴人征战四方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东汉建式21年(公元45年)鲜卑人寇汉境才进入中原人...
鲜卑族改汉姓( 01-08)
鲜卑族改汉姓-民族史鲜卑拓跋改为元姓,纥骨姓改为胡姓,普姓改为周姓,拔拔姓改为长孙姓,达奚姓改为悉姓,伊楼姓改为伊姓,丘敦姓改为丘姓……战国时期就有鲜卑族的人,以族群的方式混在胡人中,当时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附近,一直被匈奴人所统治。后来匈奴被汉族的军队打散了,大部分匈奴人往西迁移,改变自己的居住地区,还有一部分归属了汉人。鲜卑族的人就有机会占据更多的领土,不光收复了当时匈奴人的领土,还把一些匈奴人当作自己的奴隶,就这样鲜卑族崛起了。在汉族军队剿灭匈奴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管理开始松散,政策也不断减轻,这样使得鲜卑人开始得寸进尺,逐步入侵中原。在占据了当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后...
鲜卑族哪去了?现在为什么没有鲜卑族?( 12-31)
鲜卑族哪去了?现在为什么没有鲜卑族?-民族史叱咤风云的鲜卑当年那么强大,为啥如今不见鲜卑族?鲜卑是中国古代非常活跃的民族,先后建立了十个国家,也曾经统治中国大半江山。但是,如今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却没有鲜卑族,这是为什么呢?鲜卑族属东胡系在古代中国东北区域有三个民族,分别是东胡、濊貊、肃慎。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鲜卑族就是东湖民族中的一支。在中国北方区域的民族争斗中,最开始是匈奴消灭了东湖,鲜卑部落退守鲜卑山,世属匈奴奴役。汉朝时,中国赶跑了匈奴,鲜卑部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鲜卑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非常牛的人物,名字叫做檀石槐。待匈奴落寞后,檀石槐带着鲜卑部落趁...
对中国影响深远的鲜卑族( 08-25)
对中国影响深远的鲜卑族-民族史鲜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说起鲜卑族可能绝大多数人对于他都不是太了解,可能也只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的“孝文帝改革”。这里笔者为大家提供几个人名和姓氏看看大家是不是有印象,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复,隋朝的独孤皇后的独孤家族,还有隋朝将军宇文化及的宇文家族等。相信读者在心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匈奴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后,另一支游牧民族便踏歌而来,开启一个新的篇章,这就一个对大唐盛世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民族——鲜卑族。鲜卑统治的区域鲜卑族发源于辽东塞外的鲜卑山,后受匈奴势力衰落占据其领地。4世纪时,西晋灭亡中国进入一个大的民族融合时期...
北魏拓跋氏-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08-06)
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他又禁胡服断鲜卑语,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他自己本姓拓跋,至此改姓为元。其他鲜卑慕容尉迟等姓氏,也一律改为单音汉姓。元宏生于公元467年,4岁登极。他从小由文明太皇太后抚养,所以做皇帝的前20年,朝事也由她掌权,这位太皇太后,照头衔看应当是老态龙钟,而实际上她开始临朝听政时,似乎未满30岁。她的家世可追溯到北燕冯家,也是“五胡十六国”期中汉人创立的朝廷之一。后来元宏的两位皇后也是冯家女,他又以“绝同姓之娶”为名,令他的六位皇弟一体与他朝中汉人显官联婚,其配偶也由皇帝御前指派,有如“次弟始平王勰,可娉廷尉卿陇西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破柔然( 07-1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破柔然-民族史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盖可汗)闻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杀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乐,包围了云中城。北魏柔然对峙图拓跋焘当太子时,十二岁远赴河套保卫长城抗击柔然的入侵,把边塞军务整顿的有声有色。对柔然的战术也颇为熟悉,于是他力排众议,亲自率2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将赶来救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所部,竟包围达五十余重。起初,北魏将士十分恐惧。但是这位不到16周岁的少年皇帝拓跋焘却“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将士们“是以人思效命,所向无...
鲜卑拓拔部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06-22)
鲜卑拓拔部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民族史五胡乱华拓拔氏为什么成为一统北方的终极胜者?五胡乱华130多年,北方大地多国林立,厮杀兼并,走马灯似的此亡彼兴,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生灵涂炭的同时,于焦土废墟之上,也成就了一大批野心家的梦想。五胡逐鹿,不过都是想称霸北疆进而雄据中国,最少也要在中原沃土上分一杯羹。然而北方大地在风雨飘摇中经历了百多年的浩劫,最后却是远居塞外,一直悄无声息的鲜卑拓拔氏异军突起,以风雷迅猛之势横扫各国,最终统一了北方,成为逐鹿中原的终极胜者,成为五胡乱华的最大受益者。五胡的出局和拓拔氏的最终胜出,在路卫兵看来,这其实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拓拔氏的幸运和机遇也让...
北魏孝文帝汉化笔记( 03-31)
(北朝的胡汉融和)北魏孝文帝汉化笔记课题重点:1.为甚么北魏孝文帝会推行大规模的汉化?(原因)2.北魏和北周的汉化有甚么内容?3.北魏和北周的汉化对重建长期统一的局面有何贡献?4.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当时(南北朝末期)造成甚么流弊? 1.为甚么北魏孝文帝会推行大规模的汉化?引言: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为笼络当时尚留关中之汉姓及巩固北魏政权,遂实行汉化政策。然其推行之汉化措施,并不全面,至孝文帝才推行全盘汉化。孝文帝推行大规模汉化是因为自小受袓母冯太后的薰陶和他有统一中国的理想,他希望藉汉化来巩固北魏的统治,统一全中国。「汉化」的定义:首先,「汉化」是指汉胡融合(狭义方面:从语言、衣饰等方面),但孝文帝的汉化不单是使汉胡融合...
北魏孝文帝汉化( 03-22)
北魏孝文帝汉化由北魏至北周的一连串汉化措施,针对不同时代的不同方向。如北魏冯太后时注重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汉化,孝文帝时着重政治、文化及民族方面的汉化。而其共同目的,亦是透过汉化运动,谋求大一统政权。课题重点:1.为甚么北魏孝文帝会推行大规模的汉化?(原因)2.北魏和北周的汉化有甚么内容?3.北魏和北周的汉化对重建长期统一的局面有何贡献?4.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当时(南北朝末期)造成甚么流弊?1.为甚么北魏孝文帝会推行大规模的汉化?引言: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为笼络当时尚留关中之汉姓及巩固北魏政权,遂实行汉化政策。然其推行之汉化措施,并不全面,至孝文帝才推行全盘汉化。孝文帝推行大规模汉化是因为自小受袓母冯太后的薰陶和他有统一中国的理想,...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消极影响( 03-22)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消极影响摘要: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全面,影响较大的一次改革。然而,经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分崩离析。对此,历来论者甚众,其说纷纭。笔者认为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移植门阀制度以及定姓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与北魏政权的瓦解乃至灭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姓族门阀制度消极影响北魏孝文帝自登基执政以来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如均田制、三长制、官员俸禄制、迁都洛阳、移植门阀制度、定姓族等,其改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是一场规模浩大,比较全面的改革运动。以往论者对其作正面评价的较多。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孝文帝改革并未给北魏的政治、经济带来发达昌...
鲜卑拓跋北魏世系( 03-17)
北魏是我们研究中国民族史的重要朝代,在这里记录一下北魏各帝王世系,便于随时查阅。北魏道武帝(太祖)(386─409),即拓跋硅,北魏开国皇帝,什翼健孙。魏先世代国376年被前秦苻坚所灭。前秦亡后拓跋硅于386年重建代国,旋改国号为魏,395年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398年建都平城,即山西大同。后性情暴虐,三十九岁被子所弑。北魏明元帝(太宗)(409─423),即拓跋嗣,道武帝长子。409年十月,道武帝被另一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拓跋嗣乃即位,年号永兴。420年,宋篡晋。北魏太武帝(世祖)(423─452),即拓跋焘。明元帝长子。423年以皇太子16岁嗣位。一生战绩显赫,灭夏、灭北燕、灭北凉,北方始统一,侵宋临江而返。下令灭佛。惜被宦官...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