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音译法
关于音译,有以下几点:
外来词刚被音译成汉语时,字型并不确定。因为这时汉语还只是新词汇的记音符号,不同的人在书写时往往选字也不同,而且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也会造成翻译差异。所以一个词就有不止一种的写法。但确定后的写法,一般以当时的标准语音为准,字也采用常见易懂的字,避免生僻字。
除了全译式音译外,节译式也是汉语音译的常用方法。节译式顾名思义就是只译外来词读音中的部分音素。被省略的部分多为弱音或汉语中没有对应字的读音。如梵语词袈裟——kasaya、舍利——sarira、和尚——upadhyaya;英语词胎——tyre、打——dozen、法拉——farad。
人名、地名、货币、度量衡、化学元素多按词语出处的语言译音,但习用已久的不另译。如埃及Misr按阿拉伯语音译本应为米索尔,但现在仍用“埃及”一词。
(二)
意译法
意译词严格上虽不属于借词,但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更能在汉语中生根。
因为音译词往往是多音节的,而汉语词的音节短,单音双音较多;汉语本身是一种表意文字,文字中点滴渗透着意思。所以很多最初为音译的词,后来又改成意译。如英文telephone最初用其对音“德律风”译,后来通用译词“电话”;dictator最初译为“狄克推多”,后来改用日译“独裁者”。
汉语对于途经日本的外来词采取有取舍的接受。也就是说,如果汉语中有更好的译词则用本国的。例如英文soap,日文译作“石碱”,汉译“肥皂”。皂荚是旧时洗衣所用,soap又正好是用油脂和氩氧化纳所制,叫做“肥皂”恰倒好处,而不用“石碱”。
意译词按翻译方法可以分为整体意译和分部意译。这两种方法在意译中都十分普遍,数量也很大,举例如下:
整体意译:
-
浏览器 ——
browser 随身听 ——
walkman 电脑 ——
computer 网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中阿文化内涵 关于思想的文章:- 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 佛教为什么在印度没落
- 简单比较一下佛教和道教
- 《金刚经》开篇就描述佛陀的生活场景,是为什么?
-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什么区别
- 道教四大名山
- 传统养生:辟谷术
-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
- 《文明的冲突》:西方文明的八大特征
- 西方文明的根基:希腊的文化形态、罗马的制度形态、基督教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 天师道:张道陵开启道教之门
- 炼丹家葛洪和《抱朴子》
- 北魏道教发展: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
- 南朝道教改革发展:南天师道和茅山派
- 早期的佛道之争
最新加入: 山东威海荣成人和镇的向姓人,是明代靖海卫军户的后裔 中国历史问答题集 屯门海战:明朝与葡萄牙的火器较量 鲜卑人长相 天佑大唐,西秦霸王薛举暴毙,李世民平定薛仁杲 甲午战争变为中日持久战,结局会怎样? 吐蕃与大唐的河陇之争版权 © 2017 民族史 www.minzu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