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人,早期都是从金帐汗国逃离出来到俄罗斯南部地区的游牧人,从民族属性上来说,主要是鞑靼人和斯拉夫人。为什么要逃离呢?不愿受压迫。
这些人当中,其出身主要是农民、家奴、城市贫民。一句话,这些人是不甘于命运的穷人。
哥萨克,这词源于突厥语,有“自由人”或“勇敢的人”的意思。他们虽然出身低贱,但渴望自由,不愿屈服。
这个群体,是为了自由可以牺牲生命的。他们崛起在俄罗斯的南方,势力渐大,这对俄国是个考验,对这伙人怎么办?完全驯服办不到,那就利用。
沙皇对于哥萨克的承诺是,去吧,到西伯利亚平原吧,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打下来的土地,归你们。于是哥萨克开始疯狂的西进,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统一,其实就是通过哥萨克完成的。只是,哥萨克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每打完一个地方,俄国就派人来接收了。给哥萨克人给点钱,让他们继续上路,继续征战。
俄罗斯帝国时代,哥萨克被分别编组为11个哥萨克军区,分别是:顿河哥萨克、库班哥萨克、捷列克哥萨克、阿斯特拉罕哥萨克、乌拉尔哥萨克、奥伦堡哥萨克、西伯利亚哥萨克、谢米列臣哥萨克、外贝加尔哥萨克、阿穆尔哥萨克和乌苏里哥萨克,其中顿河哥萨克为最大者。
以顿河哥萨克为例,他们的领地建立于16世纪末期,该地区自古以来居住着众多民族,包括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哈札尔人和波罗维茨人。蒙古金帐汗国名义上统治着这片地区,直到15世纪后期。之后,越来越多的斯拉夫人迁至这里。哥萨克人是半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斯拉夫定居者,但他们对边疆保护和扩张至关重要,这个后面会讲到。
哥萨克人鄙视经商,崇尚武力和自由,他们比其它东斯拉夫人更强调自己身上的东正教属性。这也是沙俄牢牢控制住他们的一个原因。
丧失自主性的哥萨克,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在为俄罗斯帝国把南方的疆域变成殖民地的过程中,他们起到关键作用。
此后,不论是西伯利亚的开拓、拿破仑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十月革命与其后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俄罗斯史上的重要战争,都有哥萨克的影子。
攀附在沙皇的控制下,算得上是罗曼诺夫王朝忠实的“爪牙”。在征服西伯利亚方面,来自顿河哥萨克的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就是其中的急先锋之一。
1579年,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召募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进军西伯利亚,3年后他带领哥萨克战胜西伯利亚汗国,攻克首都喀什里克,为沙俄铺平了通往西伯利亚的征服之路。此后,其他哥萨克也纷纷追随他的脚步向东进击,因此产生了乌拉尔哥萨克、西伯利亚哥萨克、奥伦堡哥萨克、外贝加尔哥萨克、谢米列臣哥萨克、阿穆尔哥萨克和乌苏里哥萨克等军区。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沙俄为了抵抗拿破仑的军队,投入了大量的哥萨克骑兵,其中大多抽调自顿河哥萨克。
这些哥萨克骑兵在战争中负责袭扰大陆军的辎重部队、后卫部队,也不时地袭击与大部队脱离的小部队,更神出鬼没的穿越阵地,刺探军情,回报给俄军总司令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供其定夺方略。
哥萨克时不时的干扰与破坏,使拿破仑损失巨大。
到了十月革命时,由于哥萨克与沙俄帝国的密切依存关系,使得哥萨克因而成为沙皇体制的拥护者。当内战爆发后,哥萨克大多选择参与白军,与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军队为敌。其中最知名的白军哥萨克将领,当属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及其所属的外贝加尔哥萨克了。
哥萨克马术表演
我们再具体说一下俄罗斯境内的顿河哥萨克。
顿河哥萨克人(俄语:Донские казаки)是哥萨克人的一支流,居住在顿河流域的中游和下游。顿河哥萨克人在16世纪末期至1918年曾拥有自己的自治地区。顿河哥萨克人有着很强的军事传统,由他们组成的顿河哥萨克军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俄罗斯最大的非正规军,是俄罗斯征服欧亚的打手。
从15世纪末开始,他们就以佣兵身份为俄罗斯人效力。1570年,顿河哥萨克接受了沙皇伊凡雷帝的诏书,正式成为了俄军中的一员。沙皇也开始为他们提供各种福利政策与军饷,类似于波兰的“注册哥萨克”。
在后来沙俄帝国开疆拓土的大小战争中,顿河哥萨克都很厉害,特别是对瑞典的北方大战和对奥斯曼的数次克里米亚战争中,甚至起到了扭转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哥萨克最出名的就是骑兵,这个是有这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哥萨克最初是从金帐汗国管理区域逃出的,当时的金帐汗国是蒙古人所建,蒙古人的骑兵从亚洲打到欧洲,所向披靡。
早期的哥萨克人受了蒙古人的影响,擅长于骑射,而后来,哥萨克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从小开始练习骑射,当孩子长大后,就成了优秀的哥萨克战士。这个有点像德国的“容克贵族”的制度。
哥萨克人不仅在训练上,有巨大的优势,同时,哥萨克的文化影响不得了,他们的群体里,崇拜英雄,欣赏勇敢,那些懦弱的人,优柔寡断的人,不被看得起。哥萨克人的血液,仿佛能够燃烧,一点就着。他们大多数人的座右铭是:可以勇敢地战死,绝不屈辱地活着。
传统习惯,以及风俗的影响,让哥萨克有着非常彪悍的实力,如果不是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哥萨克人依靠英勇无畏的精神,依靠精湛的骑射技术,依然能笑傲东欧大平原。
相对于乌克兰的哥萨克,顿河哥萨克的服饰发型就没那么夸张了,更接近于一些高加索民族的穿戴。上层哥萨克人也会因军功得以加官进爵,甚至受封贵族身份,日常生活和普通俄罗斯人无异。
乌克兰哥萨克
俄罗斯哥萨克的传统服饰
身穿高加索地区民族服饰的俄罗斯联邦内车臣自治共和国总统小卡德罗夫
沙俄时代,无论是扎波罗热哥萨克还是顿河哥萨克,它的上层同样都是贵族和地主,积极拥护落后的农奴制。
而且,他们打仗时充满了野蛮的气息,那时候按照欧洲国家传统惯例,打仗抓到俘虏军官以后都会被优待,尤其是贵族俘虏,还能拿来索要赎金,进行外交博弈。
但哥萨克很多时候偏偏就不管这一套,抓到俘虏后一律就地斩首~这也让他们被打上了野蛮、残暴的标签。
到了18世纪末,随着拉辛与普加乔夫等多次大规模起义,沙俄愈发担心这些民间军事团体做大后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因此,开始对哥萨克实行一边拉一边打的政策,暗中加以限制。
比如,以优惠分配土地为名,把势力较大的部落迁移到外地,将哥萨克人编入俄正规军,接受沙俄的军事文化、制度教育和国家、民族观念等等。
在俄军中服役的哥萨克人
这以后,无论是来自乌克兰还是俄罗斯境内,沙俄军队中,都存在着大量成建制的哥萨克军团,为沙皇征战沙场。哥萨克人几乎参与了所有跟俄国人有关的对内对外的大小战争。
比如,1684,中俄的雅克萨之战中,大清国就俘获了一百余名沙俄俘虏,他们大部分都是哥萨克人。
这些人对大清表示了臣服。于是,康熙皇帝下旨把他们编入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安置在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为了尊重这些人的民族信仰,还特意在周边拨了块地,让他们盖东正教教堂。这就是“圣尼古拉教堂”的来历。不过,北京人都习惯地将这种顶着“洋葱头”的建筑称作“罗刹庙”,一叫就是好几百年。
到了苏俄内战时期,哥萨克人曾经一度被红色政权定义成了一个“边区富有者,中小土地占有者阶层”,一些人受到了镇压。特别是顿河哥萨克,就如同小说《静静的顿河》里面描述的那样,他们忙前忙后,但最终因“站错队”,结果很悲剧。
当然,他们的主流还是不怕牺牲,保卫祖国的“红色哥萨克”。
1945年5月,首次胜利日红场阅兵中的苏联红军哥萨克官兵,军功章挂满胸前
苏联红军中的哥萨克士兵在表演传统舞蹈
从沙俄到苏联到今天俄罗斯的任何一个时期,哥萨克都属于国家的重要军事力量。
红场阅兵式上的哥萨克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