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的信仰及其思想渊源

4
《授大乘菩萨戒仪》,《芝园遗编》卷中,《续藏经》第105册,第537页下。

5
《戒体章》,《芝园遗编》卷上,《续藏经》第105册,第516页下。

6
《论增戒书》,《芝园集》卷下,《续藏经》第105册,第597页上。

1
《论慈愍三藏集书》,《芝园集》卷下,《续藏经》第105册,第598页下、599页上。

2
律学人士据此还指斥了当时禅宗慢于戒律、无意持守的合法性,而禅宗对律学亦有回应。禅律间的争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律学的宗派自觉,宋代律学在制度上对禅宗的资源空间有一介入。

3
宋代律学内部有对“观”与“戒”的辨析。

1
参见王昆吾、何剑平编着《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2
20世纪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较为重要的佛教剧本有以下三种:1910年马鸣戏剧残卷《舍利弗传》,1959年回鹘文《弥勒会见记》,1974年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剧本》。参见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2年。姚宝瑄:《试析古代西域的五种戏剧:兼论古代西域戏剧与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文学遗产》1986年第5期。季羡林:《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54~362页。郎樱:《西域佛教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贡献》,《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
M. K. Madhu: The History of Dramatic
Art in Ancient India
, New Delhi:
Ramanand Vidya Bhawah 1992, p6.

4
按照近年学术界的惯例,早期佛教指大乘佛教确立之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本文所云“早期佛教”侧重于指原始佛教。本文在运用相关文献时遵循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49页)所确定的早期律藏经典为主的原则。考虑到早期佛教经典大都经历了长期口传才写定为文本这一事实,必要时本文亦适当运用与早期律典相关记载不相违背的稍后出佛典的材料以说明问题,但避免使用史实与神话相杂的大乘经典的材料。

1
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佛学论着选集》卷四,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1928-1932页。

2
《摩诃僧祇律》卷九,《大正藏》第22卷,第300页。《摩诃僧祇律》卷九、卷一五、卷三九,《大正藏》第22卷,第310、349、539页。《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八,《大正藏》第23卷,第720-721页。

4
印度学者高善必指出:“大师在世期间,佛教僧伽(samgha)中的僧人总数不可能超过500,而直到佛灭之后才有了关于他们曾经集结的可信记载。……在佛陀生前,乃至他死后很长时间,任何六人以上的受施者集团,只要愿意,就可以制定自己特殊的教规并奉行自己不同的戒律,当然,只要他们尊重主要教义,就不会受到僧团其它人的干涉。”见所着《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王树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18-119页。

1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6页。

2
参见季羡林:《原始社会风俗残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1-202页。

3
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59页。

4
关于印度古代歌舞的普及情况,参见M.
K. Madhu: The History of Dramatic Art
in Ancient India
, New Delhi: Ramanand
Vidya Bhawah 1992, pp16-31,
132-129.

5
孙尚勇:《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2期。

1
《大正藏》第22卷,第4页。

2
《四分律》卷八:“王舍城世人节会日,作众伎乐,竟夜不眠。”(《大正藏》第22卷,第618页)律藏中类似的记载比较多见。印度人的性格中似乎对文艺活动有着天然的喜好。曾任印度共和国总统的S.拉达克里希南教授说:“科学知识不久便过时了,而直觉的智能则具有永恒的价值。富有灵感的诗歌和宗教经典具有智力作品所不具备的某种永恒性或普遍性。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已不再是真理,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却优美。胜论派的原子论已经过时,而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在同类的剧本中仍然是无可匹敌的。”(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第七章《印度教》,闵光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4页)值得注意的是拉达克里希南教授对宗教经典和诗歌赋予了同等的意义。

弘一大师的信仰及其思想渊源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