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徙谈佛教

相反地,如想与别教妥协,便会遭遇悲惨结果。唐朝时的基督教一派「景教」,便是一个好例子。景教似乎最早採取了基督教本色化、中国化,建立了最早的「中国基督教神学」,他们把上帝改写为天尊、佛。把受洗改为「受戒」,使用了大批儒、释、道三教用语,满怀希望,想把中国人拉过来改信基督教,那知效果适得其反,中国人反而大声讥笑这个四不像的宗教,最后终于在我国完全灭亡。照我看来,景教失败的最大原因,便是没把自己的独特教义发挥出来,却与中国其他宗教相混,建立了一套怪诞不经的中国景教神学,叫人看了啼笑皆非,还能再谈信仰?(详情请阅拙着《唐朝基督教》之研究。)

中国基督教必须本色化吗?我们以为倒也不必这样做。基督教在中国早已定了型,大家都已经知道她所讲的是甚么,信的是甚么,加上臺湾、香港及海外各地,信教也极自由,大可不必在这风平浪静的太平时日,把先人好不容易才筑成的一点基督教根基,来个大翻身、大改革,把基督徒的信仰弄得迷煳,引入歧途。因为这是一种大手术,如动得稍有不准或有些偏差,只是对现有的基督教增加无穷的困扰与害处罢了,或至少会给全教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损伤。例如在香港某基督教刊物上(姑隐其名),曾有基督徒撰文主张真如、佛性、上帝原为一体,立遭臺湾佛教僧人圣严法师予以痛击,说基督徒想拉拢佛教徒,而把整个基督教大骂一顿(见《佛教人生与宗教》一六六页)。我想,现在基督教在中国急需要做的,不是由少数人在理论上玩把戏,而是如何发动全教会传道人及信徒,脚踏实地的去向周围的同胞传福音。

中国基督教会由于差会背景的不同,因此有些地方,如仪礼、规范、生活习惯等,也许还有值得改进之处。这点,我想没有人会起来反对的。但是,我们的基本信仰,以及最根本的神学用语,如上帝、耶稣,以及圣经对异教的态度等等,绝对不能更改,也不能与异教相混合。我们绝不容许人随便写几篇文章,向异教徒出卖基督教,还美其名曰「基督教中国化」(或本色化)。照我看,这不过是同异教低头妥协的一副可怜相罢了。我们绝不愿让景教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再次上演,我们不愿看到中国基督教变成了四不像,变成似儒似佛似道,混而不明。我们要效法使徒保罗在异教重重包围的恶劣环境中求发展,努力传扬别人没有、我们才有的主耶稣死在十字架,又再復活,要救万民的福音。圣经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后四
2),又说:「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愿以此经句与我圣教诸同工师友共勉。

(写于一九七三年)

 

 

 

第六篇
耶诞节与印、日、中三国异教徒归主

 

两千年前,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生在犹太伯利恒;三十几年后,祂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但三天后却从死里復活,完成了救人大业,然后又升天而去。当祂与门徒们分别,升天以前,曾切切地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廿八
16~20)。门徒们及后代的基督徒们都遵着救主的这条命令,梯山航海,勇赴世界各地广传福音,救人灵魂。

由于这个基督福音实在完整优美,先是在欧洲的异教徒归了主,以后他们在欧美的子孙又把这福音带到亚洲来,领了许多异教徒成为基督徒。本文中,我们只论印度教徒、神道教徒以及佛教徒等的归主大概情形,以纪念今年主耶稣的耶诞节。

耶诞节与印度教徒归主

印度教由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脱胎而出。约在主耶稣降生前一千年左右,婆罗门教便在印度发生,婆罗门教有四部主要经典,称为黎俱吠陀、沙磨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另又有奥义书、法经、天启经、家庭经等经典。西元前五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婆罗门教颇受打击,但该教力图复新,尽量收人融会各种原住民宗教信仰与神明,以适合一般大众需要。西元前一四九年时,印度弗沙蜜多罗王
Pushyamitra,努力恢復振兴旧有的婆罗门教,经过许多改革后,便变成了印度教,而成为今日印度人的国教。

在印度教中有许多奇异信仰与风俗习惯,他们敬拜多神,主要的有三大神祇:(一)梵天神
Brahma,是宇宙的创造者,妻子是
SaraSVati;(二)毘瑟笯神
ViShnu,是太阳的神格化,有二十三种化身;(三)湿婆神
SiVa,此神最受大众敬拜,能给人带来繁荣。但奇怪的是,象徵此神的即是一条男性的生殖器,叫做
Linga,在印度各寺院内均能看到。除以上三主要神外,印度人还敬拜自然界的雷雨风雪等等,也拜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牛尤受崇拜,印度人常用牛尿洗眼,信能明亮双目。

世界各地,印度教的阶级观念最严。自古代起,婆罗门教便将全印人口分作四个阶级,祭司放于第一阶级。目下印度虽早已独立,但阶级制度的恶俗难除,甚至在旅馆内,搬饮食者较扫地者的阶级高。印度全地现仍有所谓「不可触贱民」数千万人,受社会隔离,过着最贫穷凄惨的非人生活。由于阶级制度森严,凡有女儿的父母在她尚是一、二岁时,便为她决定未来丈夫的阶级,且完成婚约。其次,印度早婚,女孩在十三、四岁时便都结婚。童妻的丈夫,有不少在未成年时便去世了,所以遗留下一大批童妻寡妇。其次,由于早婚,也有不少青年死去,亦留下不少寡妇(当然,女子也会死去),所以,在印度,寡妇特多,成了社会的严重问题,寡妇在社会中受冷眼奚落,有些地方尚需剃去头髮,身穿白衣,不准装饰,过着孤独可怜的凄凉生活。

但,慈悲的上帝毕竟没有忘记在印度教不受痛苦的印度人民。据印度教会的传说,主耶稣的使徒多马于主后五十二年或七十一年时,便去到印度传扬福音,最初在印度东海岸马德拉斯一带传道,以后又赴西海岸马拉巴地方宣教,有许多印度教徒快乐地信了耶稣。现在在马德拉斯州便有基督徒四百万人,每千人住民中约有三十五人便是基督徒;有的地方,整个村庄居民都是基督徒。在孟买、南印、北印,有的地方,整个村庄居民都是基督徒(一九九二年,全印度约有基督徒二千多万人。龚按)。不必说,作了基督徒的印度人,已不再拜男性生殖器或拜圣牛了。在他们的教会团体中,早已除去阶级制度,大家都成为弟兄姊妹,相敬相爱,至于童妻、多妻等恶俗也都受基督徒摒弃。印度基督徒对教会圣工十分热心,尽力奉献金钱,使教会经济自立。由于基督教的势力很大,所以中央政府并制定四月七日为主耶稣受难节,十二月廿五日为主耶稣耶诞节。我在美国留学时,曾遇见过一位出身于婆罗门阶级的印度牧师,他口口声声感谢上帝,在那样早时期便差遣多马去传福音,给印度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耶诞节与神道教徒归主

约在主耶稣降生后不久,日本才开始逐渐立国,称为大和朝廷,神道教便是日本人固有的宗教。在神道教中也有不少特点。日本人以为神的数目多得不可计数,所以定了一个叫做「八百万神」(Yaoyoroz)神名,只要拜这神,便是等于拜了其他几百万的神明了。神道教徒不知怎的,相信太阳是一立温柔的女性,叫做「天照大神」,她是日本人的最高神,是日本国的元始根源。除日神外,神道教徒还拜月神、土神、水神、山神……等无数杂神;最有趣的,他们也拜「狐狸」,在各地稻荷神社中,供有瓷做的狐狸像,拜者极多。

神道教徒也拜死去了的天皇,有不少神宫是专为已故天皇而建的。东京的明治神宫主神便是已故明治天皇,年有敬拜者约六百二十五万人之多。至于活着的天皇,曾被信是从天照大神而来的子孙,所以是「神」,应受万民敬拜。天皇的一言一行,莫不神圣威严,不可侵犯。二次大战时,日本「皇军」便是受天皇皇命而作战,杀人如麻,疯狂无比。战后,裕仁天皇已自己宣佈取消「神格」,恢復成一位「常人」了。

神道教徒似乎热中于拜这拜那,他们相信任何人死后便都变成「神」(Kami),应受活人敬拜。日本全国现有神社八一七五四座,都为拜「神」而立的,神社的性质约可分六类:(一)祭祀古代各种神祇的神社;(二)祭祀历代已故天皇的神社;(三)祭祀历代有功勋之皇亲的神社;(四)祭祀国家功臣的神社;(五)祭祀诸氏族祖先的神社;(六)祭祀国郡乡土功劳者的神社。不必说,每个家庭还再祭祀自己的祖先。从以上看来,神道教的特点似乎可归纳在一个「拜」字上面,也许这个缘故,日本人甚注重向权威服从,同比自己高一等的人低头。

基督教徙谈佛教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