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大乘佛教

「大众部」根本分裂之潜因。

6. 此外,伽陀与优陀那(法句),传诵于教界。而有关佛与弟子事行的因缘、

譬喻、未曾有、本生、本事等,都还在传说中。

7. 结集的内容皆以口传诵,虽多少是偏于厌世的,但有关佛陀行果的菩萨法,

也常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特别是本生、本事的传说。

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小乘盛而大乘犹隐):

第二次圣典的结集:

1. 时间:佛灭百年(约B.C.300

2. 原因:十事非法

3. 地点:毘舍离城

4. 人数:七百人

5

.
内容   经藏成立四阿含16


藏→《戒经》的分别解说



藏→舍利弗「阿毘昙」、迦旃延「昆勒」

  6.
分别说系重《长阿含经》,大众系重《增一阿含经》,这两部经典的思想都接

 近大乘,所以导师以为大乘思想的胚胎,在分裂前已经存在。吠舍离结集,

 促成二部的分裂。

7.
随着佛教界渐用文字记录,初期佛教的圣典,已达到凝固的阶段。尽管出入

不同,已不许随便更张。

早期的大乘佛教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