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是西汉初年相国张良的后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生于临安潜镇南,升仙山,据说生仙山上有一座道观,称为生仙宫,又名集真宫。张道陵故宅,据传说,张道陵生得高大魁梧,身高九尺二寸,庞首广额,红发绿眼,高鼻方脸,英气逼人。
张道陵不仅长相怪异,而且聪明绝顶,七岁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道德经及河洛之术。后举孝廉在明帝永平年间,做了江州县令,他虽在官场,却潜心修炼,不久便辞官隐居于天目山。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张道陵到了洛阳北邙山修炼,后来他来到鄱阳湖,上龙虎山,修炼成九天神丹,并长期居住于龙虎山。因而,龙虎山成了道教圣地,在这里,他创建了正一道即天师道,天师道士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承袭相传,以老子李耳为教主,道为最高信仰,符录斋醮为手法密要。以追求长生不老和成仙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
张道陵开始修炼于龙虎山,龙虎山可以称为道教第一山,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师,又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用了三年时间,修炼成九天神丹后,已经60多岁,吃了神丹荣容貌易少返老还童,像30左右岁的人,又在龙虎山东北边的西仙源源壁鲁洞,得到神虎秘文,建立天师草堂,广传弟子,为人治病。他在龙虎山炼丹修道,讲课时间长达30年。左慈弟子,葛洪在所著《神仙传》中说,张道陵出入龙虎山,合丹斗举,虽未冲举,已成地仙。可见他当时的道学根基已经相当深厚了。
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已经入川,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张道陵入巴蜀时已经90岁高龄。为什么耄耋之年他还要入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感化,且多名山,对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灾病所困,他要用符咒仙丹为人治病,佐国佑民。入四川后,他先居住杨平山,后住鹤鸣山,接连到达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立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足迹遍布巴蜀川陕等地。除游历治病救人外,他还精思修炼,著作书24篇,广收徒建立道教基层组织,规定凡入教者须出信米五斗,集天仓,以备饥荒之年用作舍米。因此,他创立的教派也叫五斗米教。
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张道陵123岁,当年9月9日,将诸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予长子张衡,与其夫人雍氏登云顶峰,白日生化,化羽成仙。自祖天师正一道,创立以后,世人以老子为教主,尊张道陵为人天之师,符录斋醮为传播方式,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又称天师道。宋元以后,三山符录统归龙虎山,统称为正一道,以区别金元之际在北方兴起的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