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和戏曲

杨六郎确有其人吗?他的本名是什么?杨宗保又是谁呢?还有杨家将里的畲太君、杜金娥、杨排凤、穆桂英、柴郡主等众多女将,在中国,不知道杨家将故事的人可以说很少,这是因为杨家将故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非常深入人心。

欧阳修是北宋时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在给杨业侄孙杨琪写的《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说:“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明确得知,早在欧阳修撰写这篇《墓志铭》的皇祐三年(1051)之前,有关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就早已广泛地流传开了,从“天下之士”到草根阶层的“里儿野竖”,都能给你娓娓道来。这是关于杨家将故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最早记载,那时距杨业牺牲的时日仅仅过去65年。

随着时代的推移,千百年来,有关杨家将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从口头讲述,到小说传奇,再到戏剧舞台,说演弹唱,层出不穷,深入浅出地广为传播,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无论城市和乡村,都成了人民群众喜文乐道的话题。例如南宋时有话本《杨令公》、《五郎为僧》等,元、明杂剧有《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调兵破天门》、《焦光赞活拿萧天佑》、《三关记》等,明代后期又出现了完整的杨家将长篇章回小说《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即《杨家府演义》、《杨家将演义》等和《北宋志传》(即《杨家将》、《杨家将全传》等)。到了清代,杨家将故事戏更加精彩纷呈,咸丰、同治年间拥现出的便有《雁门关》、《李陵碑》、《洪羊洞》、《金沙滩》、《天门阵》、《挡马》、《祥麟现》、《女中杰》、《畲太君辞朝》、《辕门斩子》、《四郎探母》以及《铁骑阵》、《昭代箫韶》等。这些改编和新创作的杨家将故事戏,使戏曲舞台变得热闹非凡,许多剧情也都大大突破和发展了元、明以来杨家将故事戏的内容。于此同时,随着各个地方剧种的涌现、繁荣,这些杨家将戏迅速走遍了大江南北。

同治、光绪年间,晚清画家沈蓉圃留下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的名画,其中13位着名演员里就有杨月楼所饰《四郎探母》的杨延辉,梅巧玲所饰《雁门关》的萧太后。《雁门关》是大型杨家将故事戏,几乎包括了杨家将的全部故事,《四郎探母》仅是其中的一折。慈禧太后曾看过谭鑫培等名角云集的《四郎探母》。

《昭代箫韶》是清干隆年间编撰的宫廷大戏,连台本共240出,足以与当代的电视连续剧相媲美。这部长篇大戏,编成后总共在宫中演出过4次:一次是从道光七年演到八年;二次是从道光二十四年演到二十五年;三次是从咸丰八年演到九年;四次是从光绪二十四年演到二十六年,由于八国联军快打进北京才中止演出。一出戏竟然要演二至三年,实属罕见。当然,宫中的戏,也不是每天都演,而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喜庆节日时才演。

进入民国,杨家将故事戏仍久盛不衰。民国初年,梅兰芳在上海演出了《穆柯寨》,在北京与谭鑫培联手演出了《四郎探母》,一时间轰动京、沪。戏曲班社无论走到哪里,常常把杨家将剧目作为“打炮戏”和“压轴戏”,有“文包武杨走天下,到哪儿都能挣钱花”的行语,历来他们都把杨家将戏和包公戏一样看得很重。戏曲班社也善于把有关杨家将的剧目连台上演,笔者曾收集到《杨家将》18部连台演出本。这些剧本不仅全面讴歌了杨家将保国爱民、无私无畏、前赴后继、血洒疆场的英勇业绩,而且还成功刻画了八贤王、寇准、唿延赞、唿延必显等众多陪衬人物,他们也都一个个性格显明、栩栩如生。在歌颂正面人物的同时,剧中也揭露了荒唐昏庸的帝王、陷害忠良的侫臣、混入内部的奸细以及卑鄙猥琐的小人。这部连台本戏,从杨业与畲赛花七星庙比武招亲起,几乎涵盖了杨家将故事的全部内容。这可能就是民国时期出现的、本头最大的扬剧《全部杨家将》18部、380场。

有关杨家将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说书唱戏总是按照人民群众的想象和意愿来编织故事。比如杨业兵败被俘,人民群众不愿意让这位老英雄落入敌人手里,怎么办?于是就编写了老令公碰碑自杀的情节,而不是生活原型的绝食三日而死,这就使杨业之死更加惨烈悲壮,更加震撼人寰。英雄殉国了,遗骨也不能留在异邦他乡呀,于是又编了一出戏叫《孟良盗骨》。英雄人物有时也受到奸臣陷害,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但到了国家遭受危难的时刻,又立即振作起来,挺身而出,于是戏曲中又塑造了一个杨五郎的形象,让这位豪放勇敢的汉子,到五台山出家。可是,他虽然披上和尚的袈裟,心依然系在江山社稷上,后来在杨六郎的鼓动下,终于跨上战马,重赴边关杀敌,这出戏就是着名的《五台会兄》。所以,有关杨家将的种种传说,都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可能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编创故事时,也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异,甚至意见相左。比如在《北宋志传》一书里,小说作者笔下的杨四郎,虽然被俘流落辽国,但在十大文臣被围、粮草将尽的危急时刻,暗中给宋军送粮草,以后又在打败辽国的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杨四郎的这种作为,同其他杨家兄弟相比,应该说也算一个正面形象。可是,后来出现的名剧《四郎探母》,把杨四郎刻画成贪生怕死、媚敌苟安的叛将。

山西上党梆子经常演出的剧目中,有不少杨家将故事戏,其中最着名的一出是《三关排宴》。这出戏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着名作家赵树理整理加工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并拍成电影,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是个贪生怕死、自私忘义的人,他被俘后靠谎言取得萧太后的信任,被招为驸马。15年后,由于辽国战败,宋辽达成和议,四郎奉命为萧太后护驾,偕同桃花公主参加由畲太君主持的议和之宴。宴会开始后,四郎虽躲躲闪闪,但终被母亲认出。大义凛然的畲太君当然不能容忍世代忠烈的杨家会出现这样一个叛徒逆子,于是当众在宴会上历数杨家祖孙三代精忠报国的壮举,痛斥四郎不忠不义。最后,桃花公主自尽,四郎无地自容跳关而死。这是一出主题庄严、情节感人、人物性格鲜明的剧目。笔者认为,对待杨四郎流落辽邦,并招为驸马的传说,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评说。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文峰先生在《论杨家将故事戏》文中所说:“《四郎探母》重在表现母子之情,反映了人民群众希望民族和解的愿望;《三关排宴》重在表现民族的大义,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受到外来侵略时的斗争精神。两者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不同的积极意义,不可以此而否彼”。

还有一出大家很熟知的剧目《辕门斩子》,说的是六郎杨延昭在儿子杨宗宝被穆桂英打败并招亲后,要斩杀杨宗保的故事。这个剧目的戏剧性很强,观众爱看,演员爱演,剧场效果也很好。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杨延昭作为领兵元帅,实在窝囊,辕门前又在“儿媳”的威胁下释放了儿子杨宗保,实在有损杨家将两代忠烈和三关元帅的英雄形象。于是,有位剧作者主动站出来编写新版《辕门斩子》,他删去了有损杨延昭形象的一些情节,而着重写他十分赞赏穆桂英的阵前勇勐和武艺超群,认为她是一位难得的将才。思贤若渴,便周密谋划了一个“斩子”之计,诱使穆桂英下山,从而捐弃前嫌,共御敌邦。这么一改,确实维护并提高了杨家将的声誉,杨延昭的元帅形象更加高大了。但也有人认为,新剧的幽默风趣少了,观赏时的趣味性差了,穆桂英似乎没有原来可爱了。总之,新版《辕门斩子》的出现也引起了争议,这恰恰说明了杨家将的故事仍在继续发展、创新。

杨门女将的英雄群像也和男性一样,是千百年来民间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起初可能有某些历史依据或民间传说,在艺术加工时,故事越编越多。经过代代传承和创新,平淡无奇的淘汰了,精彩动人的保留下来了,于是杨门女将的队伍渐渐壮大并固定下来。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

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和戏曲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