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中国佛教现代化转型的先知

(婴)六道良由可惜,天上[人]间为生何处?

(婴)六道良由可惜”,底本原作“即
六道良由可惜”,乙本、丙本作“即婴六道良亦可惜”,丁本作“玩婴六道良由可惜”,丁本误。今从乙本改。

(婴)六道良由可惜,天上人间为生何处?

在敦煌卷子中,笔者检得内容基本相同的菩萨和戒文20号。详见下表:

卷号

题名

写卷品相

1

S.543V

《地狱变文》

存20行。首残。起自“罪如一刹那”,末尾抄至“深心惭愧,不敢覆藏。露胆披肝,发露忏悔。”后接“戒忏文”。

2

S.1073B

《一和菩萨戒文一本》

共38行。首尾完整。中间部分自字迹较模煳。尾题:“干符肆年四月报恩寺写记。”

3

S.4301

《和戒文》

存39行。第1-3行下残。起自“诸菩萨,莫偷盗”,末尾至“深心惭愧,不敢覆”,下残。12行后较潦草,且与前11行书写风格不一,似为两个人所抄。

4

S.4662A

《和戒文》

共37行。第1-7行上残,起自“奉持,深心渴仰,专注法音”,末尾至“惭愧戒师,布施欢喜”。后接“菩萨唱道文”。

5

S.5457

《诫文一本》

共52行,每行开头残1-2字。起自“深心渴仰,专注法音”,“深”字上半残。末尾抄至“犯戒之保(报),已落三途”。所存部分字迹较清晰。

6

S.5557

《和戒文》

首尾俱残。存41行。起自“杀业不须行”,末至“恶道”。

7

S.5894

《和戒文》

共41行。首尾完整。

8

S.5977

《和戒文》

正反两面抄。正面自“深心渴仰,专注法音”至“当来空手入黄泉”。背面前部分残,起自“至(之)犯,累极
千生”,末尾部分较字迹较模煳。尾题:“□(庚?)□(子?)年六月九日灵图寺学郎张富郎记。”

9

S.6211

《祸戒文》

存12行。起自“深心渴仰,专注法音”,末尾至“估酒镕铜”,下残。第3、4行下每行各残3-4字。所存部分字迹较清晰。

10

S.6631V

《和菩萨戒文》

首尾完整。尾署“和戒文一本”。戒文前接“九相观诗一本”,后接“罗什法师赞释迦”文。

11

P.3241

《和菩萨戒文》

存12行。首残,起自“请道场诸众等共断杀业”。末尾题记云:“干宁贰年乙卯岁六月二十二了,灵图寺比丘惠藂念记。”所存部分字迹较清晰。

12

P.4597

《和菩萨戒文》

首尾完整。字迹教清晰。正文共43行。其中第1-6行、第14-29行每行下各残2-3字。第37-41行每行上各残一字。尾接“西方乐赞文”。

13

北图服30(7177)

《和十戒文》

首尾完整,但后半部分图版模煳。约46行。

14

北图推28(8367)

《和戒文》

存22行。首全,尾至“当来空手入黄泉!佛子诸”。下残。所存部分较清晰。

15

北图制5(8362)

《和戒文一本》

共33行。首尾完整。后接“散莲花乐赞文”。字迹较清晰。

16

北图衣74(8366)

《和戒文》

存41行。首全,尾至“露胆披肝,发露忏悔”。第10-11行下各残三字。

17

北图字59(8411)

《释氏杂文稿》

存25行。首残,起自“酤酒容同来灌口”。末尾第20-25行每行约残3-4字。

18

俄Дx00600

《一和菩萨戒文一本》

残片,仅存12行。起自“愿垂广说,我今忏悔”,尾至“露胆
披肝,发露忏悔”。后接“散莲花乐”赞文。

19

浙敦196

《忏悔歌辞》

起自“堪忍,何时却得复人身”,尾至“我今忏悔,不敢覆藏。惟愿戒师,慈悲广说。”

20

上图140(812590)

《和戒文一本》

共71行。首全,尾至“恒沙戒品,希遇宣扬,惟愿
戒师”,下残。所存部分较清晰。

经云:“敬心奉持。”

和云:“深心渴仰,专目宇法音。惟愿戒师,

广垂开演。”

经云:“是菩萨波罗夷罪。”

[□□□□](一、煞生戒。)2

 

和云:“诸菩萨,莫煞生,[□□](煞生)3必当堕火坑;煞命
来生短命报,世世两目复双盲;劝请道场诸
众等,共断煞业不须行。佛子”

[□□□](二、盗戒。)4


 

“诸菩萨,莫偷盗,偷盗
得物犹嫌少;死后即作畜生身,披毛戴角来
相报;终日驱牵不停息,无有功夫食水草。犹
恐迷心不觉知,是故殷懃重相报。佛子”

[□□□□](三、耶淫戒。)5

“诸菩萨,
莫邪淫,[□□](邪淫)6颠倒罪根深;铁床<gaiji
cb=’CB03790′ des='[山/乃]’
nor=’会’
mojikyo=’M007879′ mofont=’Mojikyo M102′
mochar=’5265′>岌岌来相向,
铜柱赫赫竞来侵;<gaiji
cb=’CB06267′ des='[白/本]’
mojikyo=’M022714′ mofont=’Mojikyo M105′
mochar=’95B2′>举身遍体皆红烂,因何
不发菩提心?佛子”

太虚大师,中国佛教现代化转型的先知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