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与弥勒信仰之关系
一、前言
弥勒是继承释迦正法的娑婆世界的第一个未来佛,也是现居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作为以弥勒为崇拜对象的佛菩萨信仰体系的弥勒信仰,既是对弥勒未来佛的信仰也是对弥勒菩萨的信仰。这个信仰体系包括了未来佛信仰形态、弥勒下生信仰形态以及弥勒上生信仰形态。2弥勒信仰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不论在印度还是中国的佛教历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正如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一书中所说:“在小乘佛典中他(弥勒——笔者注)出现,在几乎每一部大乘佛典中都有他。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了弥勒菩萨或弥勒佛在佛典中,也就是在佛教中的重要性。”3弥勒是大小乘共同崇拜的对象,弥勒信仰不仅是佛教最早形成的宗教信仰样式之一,也是贯穿整个佛教发展历史,特别是在促动大乘佛教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小乘佛教的互动中,始终保持着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体系。弥勒信仰中有相当的关于戒律内容与思想的阐发,对佛教戒律特别是大乘菩萨戒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就弥勒信仰对戒律的影响以及二者关系的探究却很少。据笔者查阅资料的情形看,目前学界仅见台湾学者汪娟教授在研究唐代弥勒信仰中就弥勒信仰与律宗关系作考察时述及。本文拟从弥勒信仰倡导的十善、不杀不食肉、以及弥勒菩萨作为授戒师和得戒与否的权威裁定者形象等方面来探究弥勒信仰对佛教戒律精神、戒律内容以及戒律实践的影响。
二、“十善”与弥勒信仰
佛教戒律律条甚多,但就佛教戒律的精神根本来讲是止恶扬善。据佛经记载,佛陀初布道十二年,僧众清净和合,并未制戒,只是以说“七佛通戒偈”的形式鞭策激励僧众,即三藏经典中经常提到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止恶作善可以说是通于大小乘戒律的基本精神,而大乘菩萨戒的基本精神则是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也叫“饶益有情戒”。这样的基本精神显得比较宽泛,实际的戒条也会无限,这当然是与菩萨的大慈大悲、悲智双运的愿行相契合的。也正是菩萨如此的无限愿行,所以菩萨戒经不过是例举戒条而已,无以说尽。
那么,菩萨戒的根本性规范是什么呢?是“十善”。圣严法师认为三聚净戒与十善,都是菩萨戒的根本。相当多的大乘戒律学者也认为:十善业道为一切大乘戒律的本质或共轨,也是世俗正道通向菩萨戒法的桥梁。1正如《大智度论》所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2。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说“此(十善)为摄尽尸罗本”。十善又称十善业道,是从五戒分化出来的行为,又分属于身口意三业,故称为十善业,修持十善业之行,就叫十善业道。3十善,是通于大小乘的别解脱戒,以大乘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不单是消极的不做十恶,更是要积极修十善。例如不杀众生,且当常于众生起慈悲心,便是菩萨戒的精神了。这样的精神在弥勒信仰中也有反映。十善在弥勒信仰中,关系到弥勒成佛、弥勒人间美好世界到来的问题。《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以是善权,得无上正真之道最正觉。阿难!弥勒菩萨求道本愿:‘使其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痴不大,殷懃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正觉。’”佛语阿难:“后当来世人民,无有垢秽奉行十善,于淫怒痴不以经心。正于尔时,弥勒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所以者何?弥勒菩萨本愿所致。”4弥勒本愿的核心就是“使其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痴不大,殷懃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正觉”,弥勒成道之时就是一个当来世人民十善奉行无有垢秽的世界。十善,可以说是弥勒信仰的一个基点,或者说是弥勒成佛与弥勒人间净土来到的前提。《弥勒上生经》中也屡次讲到“十善”:“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所咏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佛告优波离: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者不能穷尽,今为汝等畧而解说。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者。”5如果说五戒八关斋具足戒、持佛禁戒等更多的是止恶防非,那么十善行十善道则是积极的菩萨利生行为。修“十善”成为弥勒上生信仰很重要的修持法门,不仅是往生兜率、亲近弥勒的途径之一6,而且在兜率天宫仍要演说“十善”之法。
“不杀生”与弥勒信仰
如果说弥勒信仰特别是上生信仰吸纳了从五戒分化出来的十种积极善行(十善),显示了戒律“作持”的面相,并且发展为弥勒信仰上生兜率天宫的修持法门之一。那么五戒中的“不杀生”,在弥勒信仰的影响下也从消极的“止持”转化为积极的“作持”。这就是弥勒信仰的“慈心不杀不食肉”,从积极的“作持”与消极的“止持”两方面,给一般的五戒之“不杀生”注入了“慈心”“不食肉”的观念,并最终成为中国佛教戒律特别是菩萨戒重要的内容。
弥勒号称大慈,正是在于弥勒信仰与慈心修习,即慈心三昧、慈悲观的结合,并做了极大的理论发挥,最终以“慈”确立了弥勒突出的性格特征,“慈心不杀不食肉”成为了弥勒信仰的重要教法内容,弥勒本人则是“慈心三昧”修法的成就者。现存的四部下生经都程度不同的讲到了慈心与弥勒信仰的关系,如《弥勒来时经》虽是节略本,但是也有两处提及慈心,说到“慈心念天下”、“慈心者”1可在龙华树下得道等。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则说到未来弥勒佛的世界“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而信众只要“以布施持斋修习慈心”、“为苦恼众生令其得乐”、“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2都可以未来到弥勒佛坐下。义净译偈颂体《弥勒下生成佛经》中多处提及“慈”、“慈悲”、“大慈”、“大慈悲”等,而且直接称唿弥勒为“大慈尊”,
可见慈心、慈悲观念在以弥勒下生经为主要内容的弥勒下生信仰中是十分突出的。鸠摩罗什译《弥勒大成佛经》中虽然也没有详细叙述慈心修习的方法,但是,从经文的表述来看,已经将慈、慈心、慈悲的观念与弥勒信仰完全融合。如讲修持,就说要“持八斋戒修习慈心”、“持戒忍辱修净慈心”等;劝化皈依则说“一心合掌皈依未来大慈悲者”;七种经名中就有三种与慈、慈心修习相关,即名作“修习慈心与弥勒共行经”,
“破恶口业心如莲花定见弥勒佛经”,
又作“慈心不杀不食肉经”等,特别是“慈心不杀不食肉经”的经名,就开宗明义的说明了弥勒信仰的“不杀生”与通常的五戒之一的“不杀生”有绝大的不同。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传布,“慈”、“慈心”被认为是弥勒的象征,“慈心不杀不食肉”也被认为是弥勒信仰的根本教法。
四、戒律实践与弥勒信仰
佛教戒律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戒律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弥勒形象引进戒律的羯磨,弥勒菩萨作为授戒师身份出现的情形多有记载;而僧众得戒与否,也常常是往兜率天宫咨问弥勒菩萨。显示出戒律的实践与弥勒信仰的关系,所以在唐代律宗人物以及其他律学高僧推崇弥勒信仰弥勒就不足为怪了。
戒律的传授以及戒体的获得与否,是受戒者所关心的问题,而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这种情形似乎尤为突出,成为佛教信徒关切的根本问题。在佛教经籍中多有以弥勒菩萨为授戒师的记载4。弥勒菩萨作为授戒师在《经律异相》中引《胎中女听经》云:“七十五妇人,见是变化,皆大欢喜即用佛威神飞住虚空,自然有花雨散佛上,从虚空中来下,便得男子身。前白佛言:我愿作比丘。佛语弥勒菩萨:将去授戒。弥勒菩萨即授戒,作比丘僧。”5另《法苑珠林》之《受戒篇》引《普贤观经》云弥勒授菩萨戒:“将欲受菩萨戒,先请佛菩萨为师。请云:弟子某甲等,普及法界众生,奉请释迦如来以为和尚,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阿阇梨,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奉请十方诸佛为证明师,奉请十方菩萨以为己伴。我今依大乘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6《高僧传》中记载:释慧览曾游西域顶戴佛钵,并在于罽宾从达摩比丘咨受禅要,达摩曾入定往兜率天,从弥勒受菩萨戒,后以戒法授览。览还至于填,复以戒法授彼方诸僧。此外,在敦煌卷子s6264的这份戒牒可以看到13世纪的佛教戒律实践中弥勒的地位形象,戒牒中说“奉请兜率天宫弥勒菩萨为坛头和尚”。
五、结语
佛教戒律与弥勒信仰的关系是多重的,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弥勒信仰吸纳了相关的戒律思想与内容,如十善五戒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佛菩萨信仰体系的弥勒信仰对于佛教戒律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以“十善”作为了大乘戒律(菩萨戒)的根本精神,将“止恶作善”精神向着更为积极的大乘菩萨行的“作持”方面的拓展;以慈心不杀不食肉的观念为戒律“止持”之“不杀”注入了新的思想,并从“作持”与“止持”两方面发展了佛教戒律进而成为大乘菩萨戒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弥勒作为知识源泉与佛法象征的角色,所以在戒律实践中,不仅成为授戒师,而且也是得戒与否以及相关戒律解释的权威裁定者。
此外,由于弥勒是瑜伽唯识学派的鼻祖,大乘菩萨戒如《瑜伽菩萨戒本经》等都是冠以弥勒的名义,而弥勒信仰本身在促动大乘佛教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小乘佛教的互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戒律的发展迁流也与弥勒信仰关系甚大,以至于瑜伽一系的大乘菩萨戒直接被叫做了弥勒戒。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