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第1图

《西游记》里有段情节:唐僧在长安说法,观世音菩萨变化为一个老和尚,对唐僧说,你讲的都是小乘佛法,我佛西天有大乘佛法,于是这才引出唐僧了西天取经一事。

大小乘佛教有什么不同呢?

“大乘”和“小乘”这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次内部分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佛教徒对教义有了巨大的分歧,新出现的学派就管自己叫做“大乘”,管原先的学派叫做“小乘”。

所谓“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不应该称呼“小乘”佛教,而是称呼“南传上座部”等名。

大小乘在佛学上的最大分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不同。

小乘要么认为万物或者“我”是实有的,要么认为万物是彻底的虚无。

而大乘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一种永远不能正面描述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做“空”。

他们的理论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在具体解释之前,我们先想想看看佛教的两个根本的理论,万法缘起和轮回,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巨大的矛盾:根据万法缘起,可以推出万物的本质是“无常”的。“我”也是无常的,叫“无我”。如果认为“有我”,就属于“我执”,就错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无我”,那进入轮回里的“我”又是什么呢?

而且佛教讲因果报应吗,如果“无我”,那下辈子承受报应的是谁呢?如果还是“我”承受,不就意味着“我”可以在轮回中永远存在吗?

佛教有的理论释迦牟尼说得比较模糊,但是对于“无我”的态度非常明确,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没有永恒不灭的精神体,这点不容置疑。

但轮回说、因果报应的主体是谁,又该怎么解释呢?

这是一件超级矛盾的事,引起了佛学家们的大量争论。归根到底,“我空”的这个“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彻底的虚无吗?所有的事物都“空”,还是有例外?

小乘佛教也分成很多派别,很有意思的是,其中有学说是完全对立的。

一个强调说“有”,强调事物的实在性。

比如有的学派认为“我”是恒常存在的,这样轮回和因果报应就有了承受的主体。

还有的学派更进一步,说因果报应中的“因”和“果”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因果报应就不成立了。所以是“万法”也是恒常存在的。

但问题是,假如认为“我有”、“法有”,那么就等于犯了“我执”和“法执”的错误,直接和释迦牟尼强调的“无我”矛盾。这也无法破除欲望,无法跳出轮回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法”是恒有的,就意味着苦也是恒有的,岂不是说人根本就没办法解脱了么?那也就没有修行的必要了。

另一个与之相对的极端学说强调“无”,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佛教不是说“无我”么?“无我”就是“我”什么都不是,根本都不存在。世间万物也都完全不存在。你以为万物存在,那是你看到的假相。

这种学说的问题在于,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假如万事万物完全不存在,那佛法还存在不存在?释迦牟尼是以肉身的形式向世人说法,释迦牟尼的肉身是不是曾经存在?释迦牟尼的传教经历,他的那些教诲是不是存在?假如“我”完全不存在,那我为什么还要修行?

按照这种思路推导,最后连佛教的戒律、经文,信徒个人的修行都是虚无的,那佛教也就应该消失了。所以大乘对这种观点称为“恶取空”,意思是把事物看得极端虚无,就错了。

在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争执不下之际,印度出现了一位叫做龙树的佛学家,他提出了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中观学”,认为“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这两个观点都太极端,都是错误的。

那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中观学认为,是“假有”,即事物存在,但不是永存不变的。所以,当佛教说要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时候,并不是把一切都看成完全的不存在。首先认同事物的存在,然后认识到事物无常的一面,从而意识到它的虚幻。

换句话说就是:事物存在,但不值得沉迷

中观学解决了上述各派学说无法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因果报应是否存在?

中观学说,因果报应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们的本质也是假有。我们做下的业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完成了相应的果报,业的作用也就消失了。我们受到的果报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受过了也就消失了。

其实,“我”是否存在?

中观学对此的解答是:“我”也属于万法,本质也是假有。因为我们每一时刻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想,都在变化。这一秒的念头和上一秒绝不相同。身体的细胞,每一时刻都在新陈代谢,肉体的状态也和上一秒不同。所以“我”的本质是存在且暂存,本质是假有。

当认识到“我”的假有本质后,人就会意识到,并没有不变的“我”存在,那么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欲望的满足,都是暂时的,终会破灭,因而是不值得追求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够消除欲望,逐渐不再造业,也就达到跳出轮回的目的了。

换句话说,“我”本质为假有这一点,是不违背释迦牟尼“无我”的教诲的。人无论此生还是来世,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假有”。死亡这个事件并不会改变人的本质。不是说人死了才进入“假有”的状态,而是认为人平时活着的每一刻,都是“假有”的。

我们可以把“假有”理解为事物暂时存在的意思,但这里关于“暂时”的概念很容易理解错误,可以详细解释一下:

一张桌子,使用了十年之后坏掉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桌子存在了十年,在坏掉散架以后就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桌子有两个属性。在十年中,它是存在的,是实有。在十年后当它散架坏掉的一瞬间,桌子发生了质变,属性变成了不存在了,变成虚无了。

但其实在佛教观点里,并不是这个意思。不管桌子处于什么时间段里,它的本质都是假有的。

所以,“事物是暂时存在的”这个定义不准确,我们不能说桌子“暂时”存在。只能说桌子“不是永恒存在的”。

你有没有觉得这样的描述,感觉有些奇怪?

因为这是一个纯否定的句式,只是告诉你桌子不是什么,并没正面告诉你它是什么。

而这其实就是中观学说的核心观点:

用任何语言,我们都不可能从正面去形容事物假有的本质。

因为说出的任何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假有的,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此我们指着桌子,无论说这个桌子什么,我们的描述都是错的。因为对事物所有的正面描述都是错的,所以反过来,我们可以说事物不是什么,就像说桌子“既存在也不存在”一样。

龙树大师曾说过: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这像是偈语又像是诗的四句话,被称为 “八不中道”。 龙树连续用了八个否定,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产生的原因。

重要的是他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认为对事物的一切正面描述都是错的,只能不断地说事物不是什么,而没法直接说事物是什么。并且仅仅用一次否定去描述事物,是不够准确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这就像数学老师问你:“π等于多少?”

你会回答:“π等于3.14……”

实际上你想要表达的是:这个“π”我知道它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值,但我无法用语言准确的描述这个值是说出来,只能说,π比3.14大,比3.15小。

而实际上,π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就是用通过不断否定的方式,去逼近事物的本质。

中观学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和我们通常的理解有些不同。

比如π在数轴上是一个固定的点,我们对π的描述方式,是通过否定π两边的数字(比如3.14和3.15)来接近它。

又比如要描述桌子的颜色,它在色谱中也有一个固定的点,所以也可以通过对近似颜色的否定(比洋红再浅一点,比粉红再深一点……)的方式去逼近准确的颜色。

但对于中观学来说,中观学要描述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事物,而是“空”。这个“空”并不在时空中有一个稳定的点(就像π在数轴上、或者桌子的颜色在色谱上有一个稳定的点),因此对于中观来说,对于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对“空”的逼近。

所以当中观说出“桌子不是红色”,“桌子不高”等一切否定描述的时候,虽然看上去这种否定漫无边际,但在理论上,都是在对桌子的本质“空”的逼近。

甚至就连“空”这个词本身,也应该被否定掉。

比如“桌子”这个词,其实只是我们给一种四条腿的物体起的代号。如果一个婴儿从没见过桌子,那么“桌子”这个词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前面还说过,“桌子”这个词其实很苍白,是无法描述某个物体真正的样子的。

所以佛教说,“桌子”这个词只是一个“假名”,只是我们为了生活方便,用来指代物品的代号而已。

同样,我们说事物的本质是“空”。“空”这个词也是人类起的名字,其实也是“假名”。

所以龙树说:“空亦复空。”——意思是“空”这个概念的本质也是“空”的,龙树把“空”又给否定了一遍。

在中国传统的玄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庄子·大宗师》里就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郭象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我国流传下来的后秦时期的佛学论文中,也记录有僧人用了“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 这种不断的否定的偈语来试图揭示事物的本质。

现在我们明白了,那些听上去很深奥玄妙,又拗口难懂的佛学偈语,并不是故弄玄虚。因为这实在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

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