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关键词:蒙古风 高丽风

元朝与高丽关系特殊。从1231年到1259年,蒙古军队曾6次大规模进入高丽,但忽必烈时,高丽请求与元朝联姻,以后元朝皇帝或王室成员之女嫁与高丽国王便成为一种例制,所以历任高丽国王都是元朝的女婿,高丽国王与元公主所生之子又被立为世子,日后再成为国王。

蒙古公主作为元朝的代理人,在高丽拥有高于国王的权力。比如齐国长公主嫁给高丽忠烈王后,举止无礼,忠烈王却“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而公主对国王则动辄以手杖敲打。因为公主已起到了监督作用,所以忽必烈在齐国长公主下嫁4年后,撤回了原驻高丽的达鲁花赤(监察官)。

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元朝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朝代,1280年,忽必烈下诏:“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其欲。”此诏影响甚大,一时高丽人“上下以贩利人为事”。高丽与中国路途方便,当时航行只用3天。

此外,高丽与元朝互派使节也很繁密,据统计,从1218年至1367年,高丽向蒙元派使节479次,蒙元向高丽派使节277次。

高丽沦为半独立的元朝藩属国,高丽每年需要将大量物品和人员送往元朝。正如忽必烈所言,“既与我一为一家,自宜与之通婚,不然岂为一家之义哉?……我太祖皇帝征十三国,其王争献美女、良马、珍宝、尔所闻也。”

1287年,忽必烈一度下旨要求高丽的处女必须先告官登记,否则不得出嫁。1307年,高丽王廷更是下令,全国13岁以上16岁以下的女子,不得擅自出嫁。自1275到1347年,高丽共遣使赴元献处女16次。

大量高丽贡女对于元朝宫廷乃至社会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作为迥异于蒙古族和汉族的“第三股力量”,高丽贡女尽管在语言、法律等方面必须遵从元朝社会的规范,但是仍然保留了大量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使得元朝的宫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譬如:
绣靴蹋踘句骊样,罗帕垂弯女直妆。愿尔康强好眠食,百年欢乐未渠央。(《无题效商隐回首》)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肩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宫中词》)
玉德殿当清灏西,蹲龙碧瓦接榱题。卫兵学得高丽语,连臂低歌井即梨。(《辇下曲》)

由于双方往来特别密切,这就给文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元朝末年,“高丽女婉媚善事人,至则多多宠,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故四方衣冠靴帽大抵皆依高丽矣”。不仅高丽服装流行,高丽语也开始流行,以致“女儿未始会穿针,将去高丽学语音,教得新藩鹧鸪曲,一声准拟值千金”。

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肩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这是元朝诗人张昱写下的诗句,描写了元朝末年老北京曾“高丽风”劲吹,“高丽服”深入寻常百姓家。

蒙元文化偏粗犷,而高丽受汉文化影响,重视斯文与优雅,蒙元在中原立足时间渐长,对汉文化、高丽文化有了重新认识,这是高丽风能流行开来的根本原因。

有趣的是,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却流行蒙古风,在高丽王朝的强迫下,高丽百姓一度改服蒙古式衣冠,以示对蒙古效忠,高丽忠烈王四年(1278年)二月,高丽王下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此事连忽必烈都感到很惊讶,不满地说:“汝国之礼何遽废哉。”

两国联姻以及统治阶层的频繁接触,使得高丽的某些礼仪也颇具“蒙古风”。如忠烈王王昛与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所生之子王璋(1275—1325),与晋王甘麻剌之女宝塔实怜公主的婚礼,就是按蒙古礼仪操办的。

史料记载,王璋连续3天分别以白马81匹献于帝、太后和岳父晋王甘麻剌。同时,皇太后、晋王分别以数百只羊、数百坛酒设蒙古式大宴庆贺。要知道,献白马和以九或九的倍数为吉祥数,就是蒙古礼仪中的有机成分;而王璋之后的忠肃王、忠惠王、恭愍王在迎娶元朝公主时,也都以这种方式献聘礼。
另外,在高丽国内的某些重大喜庆活动中,也有献白马的仪式;给元朝皇室贵族赠送礼物时,也往往采用“九”或“九”的倍数,以示吉祥。

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高丽朝李褒、李兆年肖像,头戴笠帽,下缀帽缨

值得注意的是,“老丈人”元朝并没有强制要求高丽改变原有的习俗。不过,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作为优势族群文化的“蒙古风”,逐渐在朝鲜半岛流行开来。
1273年,曾入元为质的王昛回国后,旋即“辫发胡服”。1277年,“(王昛)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开剃。蒙古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开剃。时自宰相至下僚,无不开剃。”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习俗对高丽的平民百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高丽史·舆服志》所说的那样,“(高丽)事元以来,开剃辫发、袭胡服,殆将百年。”

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位于韩国密阳的官僚朴翊墓壁画,可见高丽后期的蒙古风

从忠宣王王璋开始,高丽国王大多都有自己的蒙古名宇。如王璋的蒙古名叫“益智礼普化”(意为小公牛),忠肃王王焘叫“阿剌讷忒失里”(梵语意为“宝吉”),忠惠王王祯叫“普塔失里”(梵语意为“佛吉”),恭愍王王颛叫“伯颜帖木儿”等等。
由于高丽国王和世子多在元朝(蒙古汗国)居住过较长时间,又有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蒙古妃子。因此,他们的饮食习俗中,也少不了蒙古风味的食品。

总的来说,高丽统治者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和统治地位,主动向元朝“请婚”并主动接受“蒙古风”的服饰,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进而取得“老丈人”的信任。至于元大都流行“高丽风”,则是蒙古人对新鲜文化兼收并蓄态度的一种体现。

元大都流行高丽风,朝鲜半岛开剃辫发袭胡服 
  关于朝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