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借口是讨伐宰相杨国忠,类似于后来明朝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清君侧。整个安禄山集团,出动的蕃汉步骑兵力可达15万之多。其中包括了靺鞨、奚、突厥、契丹等辖区内外的民族部队。不少人就是直接征调的城傍兵。城傍士兵的特色是骑兵多步兵少,正好与步兵多骑兵少的残存府兵们,形成互补。其中精锐者为契丹、同罗、奚族等胡人降兵8000人,安禄山呼之为曳落河,也就是突厥语中的壮士。
如果我们回顾中亚与西亚的历史,就会发现以降兵为心腹并不是安禄山这伙人的首创。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用其走投无路的战俘或军事奴隶,组建精锐部队的案例。安禄山的进军模式,采用中亚与蒙古军队惯用的潜师出行,分进合击的战法。以极快的速度达成了突然袭击的最大效果。
唐玄宗的应对之策是马上迁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为户部尚书,令其部将郭子仪接任朔方节度使。随后以高仙芝统领长安附近的飞骑和彍骑两部,并紧急召集陇右、朔方和河西的屯军在二十日内聚集长安。其战略防御计划的重点在于以同样以蕃汉雇佣兵作为主力的西北三镇,对付安禄山麾下的范阳和卢龙军精锐。
然而在此之前,安禄山已经以重骑兵为先锋一路西进。名将封常清在洛阳附近招募的步兵,毫无招架之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驱李光弼、仆固怀恩等胡人将领,在第一时间就对安禄山发起了反击,一举歼灭了7000敌军。
这些战役也证明了自北周时代以来强化府兵制度,彻底难以为继。以纪律严格的步兵来阵列对抗胡人骑兵的优良传统,完全湮灭。空有数量优势的庞大步兵军团,已经不能对敌军的大力骑兵,构成有效威胁。
地缘困局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唐朝在战略上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在安禄山军南下渡河之前完成河南的防御。由于以骑兵为主的安禄山先锋军团行动迅速,导致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在进入重镇陈留几日后就被叛军克城俘虏。
河南地区对于唐朝的重要性,远远不局限于东都洛阳一地。这里还是于保证粮食与税赋从江淮到长安的运输生命线。安禄山军攻陷河南后,维系唐朝中央运转的物资,只能沿长江向西,从江汉地区辗转到长安。在雇佣兵为主的战争中,物资的充裕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唐军在中后期一系列重要战役中表现的惰性和软弱,正是江淮税赋输送困难,在军事上的直接体现。
相比唐初的军队,安史之乱时期的军队继续着结构上的演化。步行弓箭手地位的下降,弩手地位得到提升。如果你也对欧洲中世纪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同样可以注意到在进入雇佣兵为主的中世纪晚期时,欧洲也出现了弩兵大量代替弓箭兵的现象。一方面,这是由于披甲重骑兵的数量增加,使对抗重骑兵的弩手的相应地位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训练弩手的简便和快捷,无需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弓箭传统,是适合雇佣兵这种强调快速掌握专业技能的军队所急需。
当然,这个时期的唐军弩手,在实战中的表现也比后来的五代宋辽时期要出色。仅在李光弼防守太原的战役中,就以2500名弩手循环发射弩箭制造杀伤,击退了数万敌。但弩手在古代战争中,始终无法将训练操作更繁琐的弓箭手淘汰,本身也就说明了其在使用功能上的局限性。当唐朝需要征发大量士兵来拼凑占据绝对数量的大军时,大量训练有限甚至临时训练的弩手,与熟练使用弓箭的胡族精锐混编在同一军队中作战。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唐中央曾经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从河西、陇右召集的军队加上新募军,总计21万人屯于潼关,在正面阻止了安禄山军的推进。在河东方面,李光弼率领骑兵不断和史思明交战,从后方威胁安禄山的根据地范阳。几乎在同时,以常山太守颜皋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为首,在安禄山主力军身后的河北十七郡都爆发了反安归唐的起义。安史的主力军团在此刻四面树敌,面临绝境。
可是大好局面下的唐军,却在短时间内输光了牌桌上的大部分筹码。甚至连作为李唐根据地的长安及附近地区也沦于敌手。只要稍微了解内亚系军队的特色,不难明白对以骑兵尤其是披甲骑兵为核心的他们,由于其机动性强的优势,对于应战多条战线上的敌人并不陌生。正如安禄山手下大将田乾真所说:今四方行垒,皆新募乌合之众,未经行阵,岂能敌我蓟北精锐之兵?!
事实也证明,唐军数量虽多、战线虽广,但关乎胜负的职业战士的数量是不足与安禄山手下的劲旅相比的。唐玄宗在慌乱之下将河西和陇右的经验丰富老兵,与长安附近新招募的士兵混编出击。使得唐军仅有的职业佣兵部队,无法真正发挥实力。
正确的做法是以新募军在潼关正面坚守不出,而以河西陇右蕃汉兵悉数增援河东,从侧翼为安禄山施加压力。这正是唐初用以围困洛阳王世充的战略布局。玄宗却选择了以新老混合的潼关军团正面出击,重现了在中亚和西亚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剧本:一支数量众多的临时工军团,被少数高素质职业武士们,迅速击破。
艰难的反击
唐玄宗逃往蜀地后,儿子肃宗在灵宝继位。这通常被看作是唐朝开始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唐玄宗自己也曾说过:西北诸胡,吾抚之甚厚,汝必得其用。
唐肃宗接任天下兵马都元帅后,坚持玄宗以西兵抗北兵的战略总方针。一面结好河西、朔方、陇右将领,重建以骑兵为主的雇佣兵部队。另一面引回鹘、拔汗那国出兵,合同安西镇的军队东进。
与此同时,安史方面爆发了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降唐等变故。整个集团内部经历了极为严重的内耗。于是唐军以回鹘、安西兵为先锋,朔方、陇右军为主力,次逐步收复长安和洛阳。最后,大军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
然而就是之后开始的邺城围攻战,又暴露出唐军缺乏足够精锐士兵以及大军团组织和训练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唐军困兵坚城之下时,史思明率领五万精兵出击,居然击溃了对面9个节度使的60万大军。唐朝已经夺回的洛阳再度失守。史思明并将精锐攻打陕州,威胁潼关。
在整个平乱战争中,唐军一直努力保有人数上的优势,也不乏回鹘军、朔方精骑等善战之兵。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军队都是新招募或从各地临时抽调来的。新招募的士兵难以快速领会到军队的传统,各地抽调的部队及外国佣兵在短时间之内也难以配合熟练。唐军的补给又远在江淮地区,远不如安史军队补给便利。故而经常出现大兵团作战反而敌不过卢龙范阳数量较少的军队的战例。
在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后,安史造反失败的结局已经是人所共知。但唐朝依赖的两个雇佣兵集团里,东北集团已经因为安史造反而自动瓦解,西北集团也在战争中蒙受了严重损失。唐朝政府因为职业士兵的缺乏被迫不断重建和扩充军队,也使得府库耗竭,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唐朝原东北军镇,除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覆灭外,还留有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残余势力。唐朝并未厉行剿灭他们的原因,大概是不希望将东北佣兵集团全部消灭之后,造成西北佣兵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于摆脱了东北佣兵集团的牵制,掌握西北集团的仆固怀恩和李怀光,都在安史之乱后不久相继发动了叛乱。这反过来也证明了唐玄宗苦心经营的军事平衡一旦被打破,唐朝就陷入国力和军力的不断塌陷中。越征战叛乱越多,越讨伐藩镇越强的循环,周而复始。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国土的实质性分裂。五代十国就在这层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诞生出来。
唐朝的成功与失败,无疑是成也内亚败也内亚。统治集团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掌握了北朝留下的内亚技术与军事资源,做到了最终的一统天下。基于这层生态基础,唐朝长期建立一套依靠粟特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把持的对外贸易通道,而国内的广大居民不得私自参与。但当更多来自内亚的集团迁入,只能使用上一代流入技术的王朝本身,也就不再占据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