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答:三足鼎立、人声鼎沸、大名鼎鼎……)
同学们说了不少和鼎有关的成语,谁来告诉我鼎究竟是什么东西?
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最初是一种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鼎,还要学习其他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又瑰丽的青铜艺术世界吧。
(二)新课学习:
整篇课文分为三大版块:冶铸技术篇、器物分类篇和精品赏析篇,三大版块体现了青铜艺术的三个特点:技术高超,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三个版块是开启青铜艺术世界的三把钥匙。首先让我们进入冶铸技术篇。
冶铸技术篇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根据提示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学生阅读后回答: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历史上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阅读材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能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提问:从阅读材料中你还了解了哪些和青铜有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
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铸造的青铜重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
首先是把铜、锡、铅等几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放入坩埚中,加热熔化,然后将合金溶液灌注入陶范里。冷却后撤去陶范,再精心修饰,青铜器就制造出来了。
再通过一个计算题体会铸造司母戊鼎工程的浩大和工艺的精巧。
计算题: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11.9公斤左右,司母戊鼎重832.8公斤,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运料、烧炭、观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3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
(学生回答:70个坩埚,140平方米,210个人)
文字介绍比较抽象,我们借助flash动画播放一个青铜酒器觯(zhi)的铸造过程,来形象生动的感知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播放flash动画:块范法铸造青铜觯的过程。
1.用特制的塑模泥土,做成一个跟待铸的觯外型一样的实心泥模,然后在上面雕刻花纹。
2.泥模干后,在上面分块翻制外模。外模依器型的需要,分成若干块。由于觯的形体比较简单,器身部分只用前后两块大模,在加上口部和底部两块模就可以了。
3.修整外模,加刻精细的花纹,并且控制花纹组织的均匀。
4.在觯模的底部,制作一个铭文模,以便铸成后,觯的底部会留有铭文。
5.在实心泥模的表面上刮去一层厚度,这样在外模和实心泥模合在一起后,两者间便会形成空隙。这层空隙就是待铸的觯的厚度了。
6.将内模和外模合在一起,以子母榫相互扣合,以免错位。并且留出喇叭形的浇口,然后用大约摄氏600度的温度,将泥模预热。
7.把熔化的铜液从喇叭形的浇口注入,浇口旁边有排除空气的小孔。
8.等待青铜溶液凝固后,敲碎铸模,取出青铜觯,然后再经过细部的修整、打磨,一件金光闪闪的青铜觯就完成了。
其他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也大致如此。
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
我国古代先人利用巧夺天工的技术铸造出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青铜器的分类。
器物分类篇
学生用两分钟时间预习课文,大致了解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竞赛。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出四组五类青铜器图片,分别是: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线归类,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大屏幕上进行连线,正确率最高的为优胜组。
游戏后教师引导提问:“青铜器是青铜冶铸技术的成果。它的价值首先在于实用。请想一想,除了刚才提到的外,你还知道哪些青铜器?”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
精品赏析篇
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中有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在精品赏析篇中我们不仅会欣赏到一些难得的艺术珍品,还要初步学会赏析青铜器的方法。
1.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