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丝绸之路上进行哪些贸易

丝绸之路上的经济贸易交流形式可分为三种:“贡赐”贸易、“互市”贸易和民间贸易。前两种贸易形式属于官方贸易。“贡赐”贸易的对象既有境内各少数民族,又有国外商人。他们往往“以献为名”,在内地贩运货物。而历代统治者以“天子”自居,多重加赏赐,以示招徕。所以皇帝的“赏赐”往往是“贡献”价值的数倍。高额的利润成为了“贡赐”贸易的主要动力。“互市”贸易的对象主要是北方、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进行民间贸易的既有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胡商”,也有出关贸易的内地商人。

新疆丝绸之路商队

不同时期,沿新疆丝绸之路输入到内地的商品也有所不同。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有牲畜、毛织品、药材、香料、玉石制品等,其中以马匹为最多。内地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织品、铜镜、漆器、木器等,其中以丝织品为大宗。魏晋南北朝时期,沿丝绸之路输入到内地的商品增加了珍珠、玛瑙、水晶、琉璃等,而内地输出的商品仍然主要是丝织品。至于数量,难以统计。据在罗布泊地区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一枚汉文木简记载,一名大月氏国的胡商一次竟然贩卖彩帛多达4545匹。吐鲁番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随葬衣物疏》中,除写明随身穿用的一两件丝绸衣裙外,往往记有“丝五十斤”、“锦百匹”、“帛千匹”,还有“黄金百斤”等字样。这些记载显然不是死者随身穿戴的衣物,而是供贩卖丝绸的货币和贩卖的丝绸,是生人的丝绸贸易活动在死人坟墓中的反映。隋唐时期及其以后,以茶叶为大宗。“绢马”贸易和“茶马”互市是丝绸之路贸易最主要的内容。

丝绸之路地图

商人,无疑是新疆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人群。特别是中亚地区的粟特商人,看到西方人特别喜爱中国的丝绸,中国人也喜爱西方的骏马和香料,便不惜离乡背井,不惧千难万险,越葱岭,渡流沙,往来贩卖。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粟特商人居住在北魏都城洛阳,成为坐商。《洛阳伽蓝记》记载说:“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间阖填列,青槐荫柏,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就是说,仅居洛阳城中的胡商,竟然多达万余家,散居四方的外国商人,更不知凡几!至隋唐时期,居住在内地的粟特、波斯商人更多。在首都长安设有外国商人居住的社区,有人估计其人数有5万人左右。散居各地的外国商人也不少,《旧唐书》卷一一O《邓景山传》载:760年,田神功攻人扬州,大掠民财,“商胡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反映了外国商人在扬州的居住情况。

新疆丝绸之路上进行哪些贸易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