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导读–读懂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87),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88),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89),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90)。括徒能读其父书传(91),不知合变也(92)。”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93)。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94),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95),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96),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97),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98),妾得无随坐乎(99)?”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100),易置军吏(101)。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102),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103)。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104)。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105),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106)”,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107)。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108)。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109)?夫天下以市道交(110),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111)。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112),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113)。”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114),备匈奴。以便宜置吏(115),市租皆输入莫府(116),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117),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118),急入收保(119),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120),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121),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122)。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123)。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124),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125),彀者十万人(126),悉勒习战(127)。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128),以数千人委之(129)。单于闻之(130),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131),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132),破东胡(133),降林胡(134),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135)。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136),斩之(137)。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138)。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139)。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140),退而让颇,名重太山(141),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注释】

拜:授给官职。

和氏璧: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 璞,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鉴别,说是石块。厉王下令砍断卞和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璞,玉匠仍说是石块。武王又砍断他的右足。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在山中大哭。文王令匠人把璞剖开,里边果然是一块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

遗:送。

徒:白白地。

患:担心。

尝:曾经。

窃:私下。亡走:逃跑。

《史记》导读–读懂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