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垆头新酒热,未暇醉颜酡。

“三沽”之一的直沽有史可寻应该始于金代。及以后“元统四海,东南赋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达燕京,舟车悠会,聚落始繁,有宫观、有接运厅、有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天津卫志》)

而直沽出现大、小之分有史可稽至元代。《元史》中将直沽的老三岔河口称为小直沽,也称直沽口。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解释大、小直沽说:“大直沽在(天津)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涘,故有大直沽之名。”明以后有“大直沽里”的设置,海河以西由静海县管理,海河以东、以北仍由武清管辖如故。

北来潞水的清流与南来卫河的浊水在海河交汇入海,这个被称“三岔口”的直沽应是当年最繁忙的大码头,尽显无尽风华。元代翰林学士、晋宁人张翥在《代祀天妃庙次直沽作》一诗中留下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惊叹;元代袁桷的《直沽口》诗“二水赴沧海,客行殊未休。长堤连古戍,归棹起轻鸥”;明代的李东阳有“二水斜通海,孤村合抱城”的诗句;因为大运河得到进一步疏通,当地被时人称作“沽上人家千万户,繁华风景小扬州”;发展到清代,更是“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粟越布满街衢”,经济越趋发达。世代相传“先有小直沽,后有天津卫”,并非虚言。

对“舟集三沽”感受最深、倍感自豪的当然还是武清人。清顺治年间进士、官拜都察院左佥都御使的武清人赵之符面对这一胜景写道:

浩渺烟波阅几朝,帆樯来往息扶摇。

三分禹迹仍归海,半夜吴歌恰上潮。

每笑鲸鲵销蜃市,尚愁珠玉织鲛绡。

南金蜀锦年来贡,好借铜乌向斗杓。

还有清康熙十年任武清知县的邓钦桢,他写的《舟集三沽》诗中有“莫言形胜惟齐楚,鼎峙东南势不孤”之句,盛赞了武清三沽是可以与东南齐楚鼎峙、可以与之等视齐观的重镇和全国形胜之一。经历了辽宋金元以来几朝的发展,我们眼前仿佛看到:武清三沽凭借河海地理之优、渔盐珠粮之富、吴粟越布之拥、南金蜀锦之贡,以漕运带动了店铺林立,引来了众多的行商坐贾、贩夫走卒、各色人等,伴随着河海的喧嚣、风帆的升降,白昼的北谣、夜半的吴歌,正是这自然的喧腾和人声的鼎沸汇聚成一种力量,催生了天津的诞生、以至京畿的发展、存续与繁荣。因此,“舟集三沽”一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沽三岔口与今武清驻地杨村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紧密渊源。《元史》和《大元海运记》中均有载,把直沽记为杨村码头。实际上,直沽与杨村相差数十里,但杨村自元以来同样成为重要的漕运枢纽,且具管理职能。为方便管理,就在直沽三岔口设“杨村码头”,如同今天的一线靠前管理设置的“代办处”,这是导致史书出现误记的原因,但这也同时证明了杨村与直沽的关系。另外像元中统二年(1261)杨村与直沽都曾设立正七品的“管领珠子民匠官”,“掌采捞蛤珠”事,这也说明杨村当时的情况与直沽的情况十分相似。

清雍正八年(1730),因建天津县,“三沽”被划出武清。12年后的乾隆七年(1742)再修志时,“舟集三沽”旧景因地点已不属武清而被取消,代之以与之内容相同的“潞水帆樯”。清人吴合纶曾写下《潞水帆樯》一诗,此景依然精彩:

西指神京御水通,蒲帆乱射夕阳红。

粟输南国争飞挽,客近长安尚转蓬。

历历晚烟收极浦,依依晴树趁轻风。

往来阅遍沙头鹭,独立苍茫送去鸿。

较之“舟集三沽”,“潞水帆樯”风华依旧,只不过随着武清疆域的收缩和视野向杨村、蔡村、河西务的北移,“潞水帆樯”的景致由“三沽”的几个散点扩大为潞水全线,展示在人们面前的风光变得更其广阔了。

光大“运河之魂”

□ 李蔚兰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