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旆招摇解唤人,踏青归去尽微曛。
谁家杨柳秋千院,新绿阴中血色裙。
查昌业从南方来到北方,所写也非“西郊花柳”,但所写之景,游人之态与“十里春郊三月天”的武清很是相合。特别是“谁家杨柳秋千院,新绿阴中血色裙”的嫩绿嫣红,让人不禁想起“人面桃花”的故事。
西郊花柳一景据当地老人们讲毁于解放前夕的战火,树木被国民党军砍伐置于铁丝网外阻拦解放军而破坏殆尽。
舟集三沽〓潞水帆樯
武清较早的旧四景中“舟集三沽”是其中最壮美的一景,这一景的形成概于明永乐年间太平以后。元朝的漕运虽说已十分发达,但身处异族统治之下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舟集三沽”的说法与评议,这或许是人文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的一种滞后。明隆庆六年(1572),在武清任知县的李贲写有一首《赋得舟集三沽》,这是此景见于诗文的较早的一篇:
万里云帆漾碧天,村烟渔火泊吴船。
层层鷁集三沽里,簇簇鳞屯两岸边。
西北群流连海岱,东南巨浸拱幽燕。
凤城形胜雄千里,独许雍奴隘广川。
诗中描述了三沽漕运的壮景与市场的繁荣,也抒发了三沽形胜和武清居于京畿要隘的自豪。
“三沽”是所谓七十二沽中较早的水泊,是丁字沽、西沽、直沽的合称,往往既是称水,也是地名。明大学士李东阳在《天津卫城修造记》中有“沽之者,小水入海之名也”的说法。后来,“三沽”竟发展成为天津的代称,可见其影响之大。然而上溯至战国、秦汉,特别是辽宋金元至清雍正八年(1730)近700年间,三沽之地都曾隶属于武清的版图。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五年(1153)建天津的前身直沽寨时,即由武清巡检梁佐和柳口镇(今杨柳青镇,其地当时同属武清)巡检李咬柱二人为直沽寨首任正副都统。清雍正八年(1730),包括“三沽”在内的武清东南142村一并划归新建的天津县,“三沽”才正式脱离武清版图,投身天津县的怀抱。
“三沽”中的丁字沽形成较早。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中载:“其名丁字沽者,以河形三岔如丁字故也。”《新校天津卫志》载:“丁字沽去城北七里……万艘分载于此。”在“舟集三沽”一景概念的形成前,丁字沽就已经成了船舶往来装卸停靠的分泊地。“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诗人对丁字沽的风物赞赏有加。另如清代梅宝璐诗云:
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
帆樯纵借东风力,消息全凭子午潮。
后来,由于大清河改道,繁华区南移至三岔河口一带,丁字沽渐趋冷落。
“三沽”之一的西沽,也是这一带出现聚落最早的地方。清《畿辅通志》记:“在(天津)县东北,自顺天府武清县纳三角淀之水入直沽,即西沽也。”有记载称此地和东沽为黄叶村。明万历十六年(1588)政府在此设官渡;清康熙末改架浮桥;至光绪年间,其地有各类桥20余座。清代诗人崔旭有《过西沽》诗,充分描述了西沽的景色与繁忙:
一路通春水,春风漾绿波。
过桥人影乱,夹岸橹声多。
客子匆匆去,渔家缓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