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屯寺塔倾圮于何时没有记载。但依据常理推断,作为古迹的白屯寺塔之所以被后来的解口塔取代六景之一的地位,必然是因为天灾人祸而堙灭的缘故。查阅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清康熙七年,从凤河至县署城下大水“平地深丈许,三门俱塞”,白屯寺塔正在其间遭受浸泡冲击。尤其严重的是在“(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地震,有声如雷,公署庙宇圮者十之八,居民墙屋倾倒,压死甚众。平地忽裂,黑水迸出。”如此惨烈的地震,“公署庙宇圮者十之八”,那么距离县城不过数里的白屯寺塔这一千年古迹历经这两次劫难料难幸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清统治者对治理水患的重视,特别是康熙帝曾于三十七年五月巡视武清县境,并将“无定河”更名“永定河”。大抵于此前后建起解口塔镇压永定水患亦未可知。四十年后,及至乾隆七年重修《武清县志》时,消逝的“宝塔凌云”白屯寺塔就被存世的“古塔凌云”解口塔移花接木,取而代之,武清仍有此一景,不过仅一字之差被修志者巧妙地轻轻带过。
凤台春晓
作为古武清旧景之二的“凤台春晓”,位于今泗村店镇太子务村西南隅。旧志称其“云水苍茫,青苔叠翠,有凤集焉。”凤凰台,又称凤台。旧时往往以凤为贵,以凤为祥,故多有以凤命名的名胜,且与史籍传说相关不是皇后即是公主。关于凤台传说最著名的地方当属陕西宝鸡。《水经注》载:“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这就是“吹箫引凤”的著名故事。而称“凤凰台”最“正点”的地方则在南京。唐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一首千古绝唱,让这一风物传说流传至今。
旧武清凤凰台当年曾经是京畿闻名的一景,自然少不了历史名人的风云际会。其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辽朝萧太后巡视运粮河于此登岸,此地遂被人称作“萧驾台”,这是此地称“台”的开始。想辽朝以太后龙姿凤体身临其地,自然给后世发思古之幽情者以想象空间。其二,大抵在元天顺年,传太子图贴睦尔等避乱曾来此地开坞造船,皇后也来此看望。后人将此地改称“太子坞”,后转称为“太子务”今名。船坞开挖之土筑为高台,传说台上曾建宫殿,台基为五色土。环台草木葱茏,有小路盘旋通向台顶。此景出现在元代,后世也有帝王(如明英宗于天顺二年也曾游幸此地)、官吏、游客、僧人来此游历,遂成一胜景。
武清境内多水而无山,而“凤台”的出现形成了一座人造土山,从而满足了身处平原一些人登高之愿,所以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凤台”大抵在明、清时期曾被称作“缑岭”,因为以后没有叫起来而鲜为人知,但这个名称似乎颇受文人学士的青睐。缑岭之“岭”是言凤台之高。明代邑人孙清诗中即说凤台“仰止若山”、“高登如阜(土山)”即是证明。而“缑”是缠绕于剑柄的绳子。以此观之,凤台其状似一剑冲天,台边盘旋而上的小道则如曲绳缠绕,景致很美。对于缑岭之名,清康熙十年在武清任知县的邓钦桢和与他同时的本地人赵之符在吟咏《凤台春晓》的同名诗中都有提及。邓诗中说:“春楼萧史人何在,缑岭神仙韵自清。”上句是说凤台的典故,下句是说此地凤台有僧人在清修。赵诗则是“已传笙管吹缑岭,似访纶竿蹑钓台。”不但说明当时此处笙管悠悠,更因凤台之南有水塘(传其深数丈,冬夏不枯),可以垂钓。或许赵之符诗人别有怀抱,但这个景致真是雅得很了。
“凤台春晓”一景因其独特而名动京畿。虽然关于凤凰台的传说国内多有,而且大同小异,但因其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民族审美、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情怀以及对祥瑞的企盼憧憬,所以人们依然认可,而且不顾路途遥远来此观赏。清人赵之符的诗中说:“帝城春色近郊开,鸑鷟曾闻日下来(“鸑鷟”,凤的别名)。”凤台的景致已经不仅仅是武清一景了,它俨然成了“帝城近郊”的春色。其后的清人吴合纶也说“凤凰台接凤凰城”,则把京都与凤台联得更近了。缑岭的地貌、景致和人文,云水苍茫,青苔叠翠,百鸟翔集,父老传说,贵人至此,有凤来栖……所有这些都吸引着各色人等在春和景明之际,络绎于途,这本身便也是一道怡人的风景。
此地的太子务地名也有传说是由“太子府”讹传而来。太子府为什么要造在这里呢?这未免让人疑惑。元天顺那年,一年三帝,争权斗争激烈。父老传说凤台上旧有宫殿,是元太子与皇后来此的居所,后来宫殿毁于战火,仅剩遗台惨淡面世。明弘治十一年(1498)邑人孙清任翰林院编修期间曾登临此地,留下一首《凤台春晓》:
邑南半舍古遗台,闻道当年有凤来。
仰止若山临梵宇,高登如阜近僧斋。
城边芳草随时长,路侧幽花逐景开。
劳筑不知谁创始,一游一豫一舒怀。
诗人见证了凤台在明代尚有古遗台的存在,也告诉我们凤台(即缑岭)上筑有寺庙和僧人的存在。后来到了清康熙年间,邓钦桢的诗中仍有“缑岭神仙韵自清”的话,这说明寺庙仍存,甚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仍有“游僧裹粮往返”。至于寺庙何名,没有明确记载。但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中记有“县南元时建有观音寺”的文字。对照辽、元时太后临幸凤台的历史与传说,人们把她们看成是救苦救难的观士音菩萨。所以,观音寺正应是当年凤台上所建梵宫庙宇的名字,这或许也是人们把当时兴建的观音寺当作太子府传说的一个原因。
凤台——缑岭在1950年七、八月间的水灾中遭遇厄运。因大水围村,人们取台土筑堤,风光六百年的古迹毁于一旦。
桥门秀水
旧府县学宫即设在文庙(孔庙)之内,是儒家教官的衙署所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府县文庙与学宫、县学往往融为一体。唐初皇帝下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孔子庙”。明以前武清文庙应在今邱家庄南旧城和旧县城内。明洪武初避水患迁县治到今城关镇,文庙暂栖于当地元朝所建帅府家庙旧址。文庙的迁址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由县治东北迁到南面,隆庆二年(1568)左右又进行了复建,其建筑规制当时大概有一个举国略同的基本格局。
“桥门秀水”即是坐落于武清文庙前的一个景致。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形胜》中附“六景”载:“桥门秀水,櫺星门外,四水所聚,浚池如半璧形。东有聚奎阁,前有魁星楼,两旁有圣域、贤关二坊。”这告诉我们,“桥门秀水”是桥、门与水的三景合一。
“桥”是泮桥,因建于泮水之上故名。拱形,因旧志有“泮桥三瓮”之语,判为砖石而非木质。桥分三道,每道桥上都有栏杆,雕刻精致,是明朝天启三年(1623)由屯田院董应举所建。
“门”是櫺星门,还应包括“圣域”、“贤关”二坊之门。有说櫺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所以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意指尊孔如同尊天。櫺星门四楹三间,样式不是十分清楚。像曲阜文庙的櫺星门是石柱铁梁,铁梁铸有12个龙头阀阅(展示了仕宦人家的显赫家世),4根圆石柱中缀祥云,顶上雕刻的是怒目端坐的天将。而武清文庙櫺星门是什么样式,从明隆庆年间任武清知县李贲的《桥门秀水》诗中或可看出一点影子:
嵯峨黉宫秀水陂,风行水上绿漪漪。
词源一脉宗洙泗,道统千年祖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