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1985年,李润杰因病告别舞台,致力于著书立说,培养徒弟。先后出版了《李润杰快板书选段》、《我的艺术生涯》等专集。其中《李润杰快板书选段》再版了三次。

1990年10月,李润杰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7岁。在病危期间嘱咐家人及亲友:是共产党把我从旧社会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又把我培养成为一名艺术家,我感谢党。我死后,丧事从简,把丧葬费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

一代德艺双馨的快板书大师李润杰永远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久久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中,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他所创作的快板书这枝曲艺艺术花园里的奇葩,将永远芳香馥郁、光彩照人。

京剧名家赵燕侠(曹子里)

赵燕侠,女,1928年出生,武清区曹子乡大三庄村人。中共党员,曾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赵燕侠自幼随父赵筱楼学戏。七岁随父赴杭州、上海、武汉等地搭班演出。14岁到北京,师从荀慧生、诸如香、何佩华、李凌枫老师学戏。15岁在北京正式登台演出。首演剧目《十三妹》、《大英节烈》,一举成名,与她配戏的有叶盛兰、侯喜瑞、马富禄等。她曾与杨宝森合演《武家坡》,与金少山合演《霸王别姬》,与马连良合演《坐楼杀惜》,与贾多才合演《孔雀东南飞》等戏。赵燕侠戏路较宽,注重人物的刻画,善于从人物感情出发,以情唱戏,表演生活化。大小嗓儿结合,唱腔悠扬婉转,节奏感强。念白优美清晰,字真、情切、韵美,具有很深的艺术功力。尤其在吐字发声方面颇为考究,嗓音清澈、明净、甜润,口齿清晰透亮。

1944年,16岁的赵燕侠组建“燕鸣社”。1950年“燕鸣社”改为“燕鸣京剧团”,主要在京、津、沪等地演出,所演剧目有《红娘》、《花田错》、《新安驿》、《荀灌娘》、《玉堂春》、《巴洛河》、《翠屏山》等。她在演出中结合自身条件,突破传统技艺,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多年来,在她所演的传统剧目中,均有改革出新,新编剧目中每戏均有不同的艺术创造,表现出自家艺术特色和舞台风格。1961年,“燕鸣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与马连良、谭富英等并列为“五大头牌”。

1963年,北京京剧团根据周总理指示,组成赴港演出团,在港、澳演出近三个月。主要剧目有《碧波仙子》、《盘夫索夫》、《玉堂春》等,邓颖超同志曾特别指示赵燕侠在港要演出《荀灌娘》。周总理同时肯定赵燕侠可以自成一派——“赵派”。1963年,团内排出新戏《地下联络员》,后改名为《芦荡火种》,在北京首演成功,后在上海演出时又改名为《沙家浜》。赵燕侠成功地塑造了阿庆嫂的艺术形象,成为当时现代京剧演出第一人。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革命内容相结合做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她为人正直,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剥夺演出权利达十年之久。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亲笔书赠“赵燕侠骨、艺峰雪莲”八个大字,赞其品德。时任中宣部长的陆定一也曾寄赠她五言诗一首:“梨园世家女,苦练艺超人,女侠十三妹,冤狱玉堂春。此身无媚骨,不屑伍奸嚣,塑造阿庆嫂,京剧天地新。”1979年,北京京剧院成立,赵燕侠出任一团团长。同年赴广西前线部队慰问演出。1980年,赵燕侠应美国国际艺术公司邀请,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波士顿等十大城市进行商业性演出三个月。她任艺术指导、主演,代表剧目有《碧波仙子》、《拾玉镯》,在美国观众中被誉为“皇冠上的一颗明珠”。1981年,她率先在文艺界进行体制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1989年,赵燕侠参加民主德国国庆和“德国——北京周友好活动”,还率团赴南斯拉夫参加贝尔格莱德戏剧节,并访问萨拉热窝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1996年,她参加了中国剧协和北京京剧院为她主办的“庆祝赵燕侠舞台生活六十周年”活动,演出代表剧目《白蛇传》、《玉堂春》、《红梅阁》、《碧波仙子》。2003年11月她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艺术奖”,2006年11月她又获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200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分别授予赵燕侠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

画坛巨匠刘继瑛(下伍旗)

刘继瑛,女,192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武清区下伍旗镇太平庄村,资深知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继瑛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为清宫内务府大臣,其父是清末新军步兵统领,祖母、母亲均是旗人。由于她幼年受书香门第的熏陶,特别对花鸟画兴趣浓厚。读书之余,一遍一遍地临摹书法绘画。偷空还弹琴、下棋,兴趣爱好广泛。

刘继瑛17岁(1938年)时,酷爱书画艺术的表姑到她家,见她临摹的画惟妙惟肖,说服她的母亲,带继瑛报考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专攻花卉、翎毛画。不久,又拜京城著名书画大师溥心畬为师。溥先生在京城书画界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素有“南张(大千)北溥”之誉。刘继瑛作为他的入室女弟子,得其真传。溥先生不光教继瑛绘画,还教她读唐诗、宋词,教她练习书法,从多方面滋润她的文化素养。短短几年功夫,为刘继瑛后来在书画艺术道路上的攀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周恩来总理批示北京市政府成立中国书画研究会,把北京的新老书画家组织起来,抢救传统的书画艺术,大力弘扬民族的文化瑰宝。刘继瑛荣幸地参加了中国画研究会。从此,她的书画艺术焕发了青春。1953年,她又被朋友引荐到大书画家王雪涛先生门下,尽得先生绘画的奥妙神髓,学艺大进。

1954年,刘继瑛考入中央美院进修,毕业后到北京市美术公司创作室任画师。后来又有幸认识了张大千、李苦禅、王重年等知名画家,听老先生们评画,受益匪浅。期间刘继瑛的画作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赴日本画展,均获得好评。

1957年,刘继瑛同何香凝、胡洁青等11名女画家合作的巨幅作品《百花齐放》,至今珍藏在中央文史馆。同年,又与老师王雪涛、董寿平等老画家合作的巨幅画《和平万岁》,至今悬挂在莫斯科中国饭店大厅。在北京市举办的首次花鸟绘画展上,刘继瑛挥毫泼墨,以20尺的“墨菊”震惊参观者,自此她的名声鹊起。她时常当众挥毫,一如先师风范;意为笔先,信手挥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绘花鸟,形神皆备、雅俗共赏、色墨艳丽、笔墨洒脱。她画的牡丹、鸢尾、紫藤、喜鹊、绶带(带子鸟),笔熟色俏,形象逼真。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评论她的画:“笔端造化,万物皆春”。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先生评论她的画作:

坐对春风拂面柔,如沾细雨沁清流。

轻抒玉腕从心慧,满腹情思意在眸。

十年动乱过后,刘继瑛当选中国美协会员,她的书画艺术达到了一个辉煌时期,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及国内一些重要的场馆,都能闻到刘继瑛书画的墨香。1998年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刘继瑛画一幅最能体现周总理人格魅力的《青松图》,把对周总理的一片深情倾注笔端。

1981年,德高望重的刘继瑛老人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继瑛老人人隽,才高,胸怀博大,与人为善,除绘画外,还关心社会进步和家乡建设。多次捐画捐款支援灾区人民,救助贫困儿童上学。至今仍为家乡包助5名贫困生,每年每人1200元。还捐助家乡儿童奖励基金会一幅画,售价18万元。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老人心系灾民,夜不能寝。应中央统战部之邀,捐出两幅画义卖,售价150万元,支援灾区。她感慨地说,我恨不得画十万幅画,捐给十万解放军官兵,他们的事迹让我动容落泪。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