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朝鲜族民间舞蹈


nuo

仪式舞蹈。为古代由全民共同参与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在殷代称之为「
」,专用于室内逐疫驱鬼,人民可视实际需要随时举行,故无固定的举行时间。至周代始称为「傩」,由方相氏矇熊皮、带黄金四目、玄衣朱裳,率领着四狂夫执戈扬盾,跳着武舞索室敺疫,故亦称为《方相舞》。且依照不同季节定时举行,即季春之「国傩」系由天子与诸侯行之;孟秋之「天子傩」,唯天子可行之;季冬之「大傩」是自天子以至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是最盛大也最隆重之祭典,亦为历代所重视的祭祀仪式。除以上三傩外,却无季夏的傩仪之记录,但是《史记‧秦本纪》载有六月举行「以狗御蛊」的活动;而今江西、湖北一带在每年端午节亦有驱鬼逐疫的傩仪,《黄冈县志‧卷一》记载「端午称天中节,又有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因此符合郑玄「四时傩」之说。到汉代,傩仪只在每年岁末的大腊或除夕,由方相氏率十二神兽与侲子按规定之仪式举行「大傩」。唐代虽保持方相氏主持傩仪,但此时已出现同具驱鬼逐疫功能之「钟馗」信仰。故宋代大傩则由钟馗取代方相氏,将专职祭祀的「礼官」改为「乐官」,由教坊伶工担任是项任务,并将傩仪中神兽、侲子等由门神、六丁、六甲等取代之,使原来单纯而神圣之宗教仪式,变为一种娱乐性的戏剧节目,自此宫廷傩仪逐渐衰微。首因元朝异文化而间断,明代一度恢復以方相氏行傩仪之传统,但旋又为清朝异文化而中断。再由于时代的进步,科学之昌明,故无法挽回其颓势。民间之傩仪,则有赖各种庙会与宗教庆典活动得以延续。〔参考《周礼‧夏官》、《礼记‧月令》以及汉以降各朝之《礼仪志》、《论语》、《吕氏春秋》、《东京梦华录》〕。

相关词:祭祀活动、方相舞、大傩

傩舞

nuo wu

〔详见《傩》〕。

囊玛

nang ma

舞名。藏族古典宫廷歌舞。《囊玛》意为室内歌舞,早期仅供达赖喇嘛及宫廷贵族阶层享有,后逐渐丰富发展成为一种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歌舞形式。舞蹈分慢板和快板;慢板以歌为主,动作小巧、灵活,常有膝部〈屈伸〉、〈轻踏〉、〈小撩腿〉等舞步:快板以舞为主,脚步灵活多变,节奏强烈,有〈踢〉、〈踏〉、〈跳〉、〈悠〉、〈转〉等动作,与《堆谐》(踢踏舞)相似。歌舞旋律悠扬古朴,舞曲热情洋溢、奔放,通常由若干女子表演,伴奏乐器以扎念(六弦琴)、扬琴、京胡、二胡、笛子、串铃为主,有固定的曲目,着名的曲目有「阿玛勒洪」。

广义词:藏族古典宫廷歌舞
相关词:室内歌舞、阿玛勒洪

欢庆舞

huan ch’ing wu

舞名。裕固族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流传于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康
乐、大河地区裕固族聚居地。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在酒足饭饱之后,男女老少围火起舞的原始篝火舞蹈。现该舞虽已成为欢庆丰收、喜庆佳节时的集体自娱性舞蹈,但当地牧民在狩猎归来仍有围篝火作舞的传统习俗。舞蹈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脚部动作以〈踢踏步〉为主,上肢配合身体的扭转自由摆动,女性舞蹈时手中可持彩色方巾。在舞蹈的集体中,舞者可独舞、可双人起舞、可男女对舞,也可同性共舞。在作舞过程中不时伴以:啦、耶、呦等唿号为舞蹈助兴。舞蹈气氛自始至终欢腾、热烈,有浓厚的民族风趣。各种舞动多为即兴式动作,是该舞蹈的突出特点。

洒朗

sa lang

舞名。羌族民间舞。流传于四
川北部汶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聚居区。《洒朗》有《青年洒朗》与《老年洒朗》之分(也被他族称为《青年锅庄》和《老年锅庄》)。因平日更多地为青年们欢娱的活动项目,使《洒朗》渐渐成为《青年洒朗》的代称。舞蹈多为男女青年之间表达爱情的自娱性圆圈舞蹈。舞蹈人数不限,形式类似藏族《锅庄》,但不相同。男女舞蹈者分别站成两队,队尾相连接,男女队首各由一名领舞者带领,领舞者之间不连接,形成一个面向圆心的不封闭式舞圈。舞蹈时有连臂和不连臂两种,连臂的形式又分为:〈一般连臂式〉(两手在身体同侧连臂)、〈体前交叉连臂式〉和〈搭肩连手式〉。舞蹈时边歌边舞,舞蹈的具体名称和动作由伴唱歌曲的歌词内容所决定。动作幅度大、优美而灵活。速度由慢渐快,舞圈与舞者本身转动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整个舞蹈气氛欢快、热烈。常用步法有:〈三步一翻〉、〈前后摆臂旋转〉、〈髋部横轴摆动〉、〈双脚换跳〉和〈前后摆腿〉等。无乐器伴奏。

同义词:青年洒朗
青年洒朗相关词:锅庄


yüeh

舞具;乐器名。古代之管乐器,礼仪舞蹈文舞舞具。通常用于演奏用之乐器较短、状似笛,仅有三孔。用作舞具的籥较长,有六孔。此舞具使用至今;每于祭祀孔子诞辰时,仍有左手执籥、右手秉翟之《六佾舞》表演于释奠之礼仪中。〔参考《诗经》、陈旸《乐书》、《三才图会》、《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