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羊斗熊舞
nu yang tou hsiung wu
舞名。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新源、特克斯、巩乃斯等哈萨克族聚居区。是牧民们聚会娱乐时表演的即兴舞蹈。表演者通常为四名男子。两人反穿白色皮袄,头戴皮帽,竖起帽耳,扮成羊的形象;一人翻穿黑色皮袄,扮成黑熊;另一人身穿猎装,扮成猎人。舞时,开始两只羊嬉戏玩耍,与猎人亲暱地依偎在猎人身边,猎人爱护地抚摸牠们。突然黑熊出现,追捕羊群,猎人奋起保护羊群,与黑熊展开搏斗。随着猎人的枪声,黑熊被击毙。羊群得救,围着猎人欢舞。舞蹈主要模拟羊、黑熊形象及动态,生动、逼真。以夸张、幽默的表演特点,展现草原牧民勇敢乐观精神风貌。该舞由哈萨克民间弹拨乐器冬不拉伴奏。
铎舞
to wu
舞名。汉、魏属杂舞类。执铎而舞。铎形如大铃。《古今乐录》:「铎,舞者所执也。」铎在古代是军中传令的工具,文事振木铎,武事振金铎(金舌)。《铎舞》的汉曲古辞有《圣人制礼乐》篇,由于声辞杂写,已不能解读。曹魏时的《铎舞》曲名为「太和时」。晋朝的《铎舞》曲名为「云门篇」,傅玄作「铎舞歌诗‧云门篇」:「黄《云门》,唐《咸池》,虞《韶舞》,夏《夏》,殷《濩》,列代有五。振铎鸣金延《大武》,清歌发唱形为主,声和八音协律吕。身下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闇其叙,时奏宫角,杂之以徵羽。」「乐以移风,与德礼相辅,安有失其所」(《乐府诗集》卷五十四)。这首舞歌一直沿用到南朝萧齐时代,到萧梁朝《铎舞》改用周舍词:「《云门》且莫奏,《咸池》且莫歌,我后兴至德,乐颂发中和。白云纷已隆,万舞郁骈罗,功成圣有作,黄唐何足多」(出处同上)。今土家、藏等民族民间舞中仍有执铃而舞的。
霸王鞭
pa wang pien
舞名。白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白族聚居区。其舞源有多种说法:源于南诏时兵器、警军器;源于大理国杵丧棒;明代改土归流时传进云南的《莲湘》演变而成,模仿栽秧而来……等。《霸王鞭》一般不表现什么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一种情绪。在白族人民建房嫁娶或火把节、三月街、本主庙会等喜庆佳节中表演,也是绕三灵、闹春王、田家乐等一些祭祀和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尤以绕三灵中的《霸王鞭》舞队最为热闹和壮观。《霸王鞭》一般用八十公分或一百公分长的空心竹竿或扁方形木条为原料,在其头尾两部错位凿穿约十二公分的两个长方形大槽,每个槽内固定有三小串铜钱,并在一端繫上一个彩球,鞭杆染成绿或红黄绿相间色。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二百多种不同的套路和跳法。一般是环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即在舞动过程中,须敲打或碰击地面、脚心、膝、胯、肩、肘、手掌部位,而以上各部位也必须主动去接鞭,这样即形成上身前后扭摆或旋,再与下身颤动相结合,而形成了白族舞蹈潇洒自如的风格及摆、旋、颤的韵律特徵。伴以传统的白族唢吶曲调、歌唱及民间打击乐,气氛十分热烈而又独具特色。
广义词:白族民间舞蹈
相关词:莲湘
露台
lu t’ai
表演场所。将表演歌舞百戏的台搭建于室外时,即称谓露台。说明台的上方无棚无顶,採用露天的形式。换言之,露台是高于地面并建筑于户外的露天剧场,观众在露台下欣赏。〔参考《宋史‧一四二乐志九五》、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
同义词:户外的露天剧场
骠国乐
p’iao kuo yüeh
乐舞种类名。骠国系唐朝(西元618~西元907)之属国。骠国地在今之缅甸,云南西方,与天竺国相近,因之其乐舞充满佛教彩色。与南诏接壤,军事上常相互牵制,文化上则互相借用;南诏举行大宴时,也演奏「骠国乐」。该乐传入中原系贞元十七年(西元801)又一说为贞元十八年(西元802)正月。骠国王因南诏曾于西元800年进献《南诏奉圣乐》,其中亦有骠国之乐舞人员。乃遣其弟悉利移来献,凡有十二曲,及乐工三十五人来朝。乐曲及歌词多表现释迦牟尼佛祖之言行;演唱时每曲皆为齐唱,以两手十指齐开、齐合,身体低与昂交替进行,有如中国之《柘枝舞》。骠国之乐舞对其邻近之弥臣国及南诏(今之云南)有很大之影响,当时南诏所演奏之乐舞,唐使臣袁滋、郑士羙出使南诏,曾亲赌此乐舞。十二曲之中文译名:佛印、赞娑罗花、白鸽、白鸽游、羊胜、龙首独琴、禅定、甘蔗王、孔雀王、野鹅、宴乐、涤烦。诗人白居易(西元772~西元846)曾作《骠国乐》,文中曾对《骠国乐》之来源、乐器、舞姿均有描写:「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髮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参考《旧唐书‧卷二十九》、《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通典‧卷三十三》、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全唐诗》〕
鹤舞
ho wu
舞名。朝鲜族民间舞蹈。朝鲜民族喜欢鹤,(鹤是长寿之鸟),究其源可能与朝鲜族先民的图腾有关,并且又与儒教、神仙思想及自古流传下来的巫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鹤舞》是朝鲜民族模拟鹤的自然形态,创作出的〈鹤步〉、〈鹤飞翔〉等舞蹈形象。据朝鲜《乐学轨范》记载:「朝鲜高丽时期,宫廷内曾盛行过道具表演的鹤舞,有专门的伴奏乐曲,而且和《莲花童子》的表演相结合」。《鹤舞》姿态优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这样描述:「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朝鲜族舞蹈家金元庆曾以「朝鲜舞基本上是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来形容和启发学员对朝鲜民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掌握。《鹤舞》现在流传于吉林省延边安图县,舞者手持鹤形道具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