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阿连
广义词:唐代健舞
青海波
ch’ing hai po
舞名;乐曲名。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之一。《青海波》与《轮台》由中国传入日本时,原为平调,后经和迩部太田磨改为盘涉调。系新乐、中曲,舞者二人与《轮台》舞者四人,同台轮流演出。舞乐顺序:一、<盘涉调调子‧音取>;二、<延轮台>早八拍子、拍子十六。由笛子领奏,三管助奏,在慢速度中由《青海波》第二号之舞者带头率领《轮台》舞者入场,《青海波》一号舞者列于最后,以舞台中心为圆心,绕舞台一周,返回乐屋更衣后,《轮台》舞者入场;三、<当曲>(即早轮台)计有二帖,即反覆<当曲>。四、<咏>。五、<音取>由笙奏起、筚篥、琵琶、笛次第加入,同时停止;六、<咏>;七、<唱歌>;八、<吹渡>依据舞者唱歌之速度,乐人以只拍子吹渡乐曲,笛、笙、筚篥次第加入,最后同时停止;九、<当曲>即奏《轮台》;十、<咏>;十一、<音取>;十二、<咏>;十三、<唱歌>;十四、<吹渡>;十五、<当曲>四帖,舞者在舞台中央,排成一横行,《轮台》舞者第一、二号于第十四拍时退场,《青海波》舞者次第入场;十六、《青海波》早八拍子、拍子十二;十七、<当曲>(即青海波)三管两弦同时演奏,反覆三次,(即三帖);十八、<咏>;十九、<音取>;二十、<咏>;二十一、唱歌;二十二、<吹渡>;二十三、<当曲>(青海波),四帖,第二拍子以下加拍子;二十四、<咏>;二十五、<音取>;二十六、<咏>;二十七、唱歌;二十八、<吹渡>;二十九、<当曲>(青海波)五帖,自第二拍子加拍子,舞者最后跪下;三十、<延轮台>以笛领奏,絃管助奏,《青海波》舞者起立退场。〔参考《体源抄》、《舞乐图说》、《雅乐》〕
同义词:轮台
帗舞
pa wu
舞名。《六小舞》之一。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时所创。属文舞。是由舞者右手持舞器,在舞器的长柄顶端,缀以五彩的羽毛,随节拍起舞。《帗舞》在周朝时,用之于教育,由乐师教授贵族子弟学习;也用之于祭祀社稷礼仪中。明朝(1368~1644)之朱载堉(1536~1611)认为《帗舞》是黄帝时所作《云门》的别名;《云门》的支派。〔参考《周礼‧卷二十三,卷十二》、朱载堉《乐律全书》〕
广义词:六小舞、文舞
云门相关词:六小舞、文舞
保大
pao ta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大历十四年(西元779),用《保大》之舞祭代宗庙时。乐一章,由中书令郭子仪撰。〔参考《旧唐书‧音乐四》、《唐会要‧卷三十三》〕
俗乐
su yüeh
乐种名称。亦称俗舞。是针对雅乐舞而言的民间乐舞。唐朝(西元618~西元907)中叶俗乐鼎盛,玄宗(西元712~西元755)时设置左右教坊以管理俗乐,并在梨园训练乐工、舞者学习俗乐舞。〔参考《孟子‧梁惠王》、《新唐书‧卷二十二》〕
广义词:乐种名称
俞儿舞
yü êrh wu
舞名。魏晋舞蹈。《俞儿舞》本为汉朝《巴渝舞》,至魏晋改称《俞儿舞》,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西元222)改名《昭武舞》用于高祖庙,成为雅舞。唐「清商乐」中仍有《巴渝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板楯蛮夷者……高祖为汉王,发夷人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此舞「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粲问巴渝帅李管种玉歌曲意,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臺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晋书‧乐志上》)魏《俞儿舞歌》共四篇,魏国初建所用,后于太祖庙并作之。歌词为王粲造如《行辞新福歌曲》:「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勐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参考《宋书‧乐志二》)
广义词:魏晋舞蹈
相关词:巴渝舞、昭武舞
前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