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词:农乐舞
相关词:两杖鼓、梦溪笔谈
长寿乐
ch’ang shou yüeh
舞名。唐代宫廷燕(宴)乐舞蹈。「坐部伎」之一部。武则天长寿年间(西元692~694)创制。舞者十二人,着画衣冠,穿靴。据传,武则天新长出两颗牙齿,被认为是吉祥长寿的象徵,即改年号为长寿,并编此乐舞。
门巴羌姆
mên pa ch’iang mu
舞名。门巴族宗教舞蹈。流行于西藏的墨脱一带门巴族聚居区。《羌姆》汉译为《跳神》。门巴族通用藏语,普遍信奉藏传佛教。每逢藏历元旦是门巴族人们最重要的节日,要隆重举行《羌姆》表演。舞者一般为八个男子,头戴面具,身穿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以做床毯、衣服等。)短衣,胸佩护身菩萨和玉器饰品,肩上斜挂红绸。该舞有唱有跳,以跳为主,由八个段落组成:一、戴猪和牛的面具,敬地神。二、戴金刚面具,跳护法神舞。三、右手持五色经幡,左手持彩箭表演。四、右手持长刀,左手拿猴头骨表演各种属相。五、八个护法神共同起舞。六、由法师表演驱鬼避邪的内容。七、戴女性面具,左手拿小法铃,右手持小鼗鼓,舞蹈抒情优美。八、不戴面具,只戴假髮,手拿木棒表演,木棒带有守卫田地、财产的意思。除此,还有表现人间婚礼、耕种、狩猎等带有情节的内容。舞蹈节奏鲜明、风格朴素粗犷。主要动作有:<跨腿跳>、<转身弓步>、<正反平转>、<开胯双膝腿跳>、<单跪>等。该舞威严肃穆,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曲调多从藏戏移植而来,经发展现具鲜明的门巴族特色。由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
同义词:跳神
阿罕拜
a han pai
舞名。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古唿伦贝尔、黑龙江讷河等地鄂温克族聚居区。《阿罕拜》一词为舞中常用的唿语而得名。《阿罕拜》舞,又称《努里格日》或《努给勒》,均为鄂温克语,汉译为跳舞或热闹一阵的意思。每逢春节、婚礼或欢庆丰收等吉日聚会时,由妇女表演。参加者人数不限,面对面站站成双横排或竖排,每二人为一组,相互勾拉手。表演时,做〈单脚拍地步〉双手舞姿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洗脸、照镜子、梳头、挽袖等动作。无音乐伴奏,由表演者边舞边唿号。开始时的第一个唿号为《阿罕拜》,其它唿号随之进行。节奏逐渐加快,声音渐高。唿号声、拍手声、跺地声和人们欢笑声汇成一片,舞也越发热烈。动作粗犷,刚健有力,整个舞蹈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同义词:努里格日、努给勒
阿金诺其卡
a chin nuo ch’i k’a
舞名。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伊宁、乌鲁木齐、塔城、阿尔泰等俄罗斯族聚居区。《阿金诺其卡》为俄罗斯语,汉译为《单人舞》。通常在节日、婚礼或亲朋好友相聚时表演,形式自由,舞者不分男女,多为一个人单独表演的形式。开始时,舞者边舞边走一圆圈形,然后于圈中央表演,围观者在四周拍掌助兴,不时发出噢!噢!的唿喊声,交相唿应。女舞者一般右手执手绢或头巾,左手叉腰或是提衣裙的一角。主要动作有:<两脚交叉踮步跳>、<迈跺步>、<小踮步>、<踢踏步>等。步法灵活、敏捷,形式活泼欢快。男舞者还有<矮子步>、<全蹲踢弹腿>,及双手随着一些步法跳动的同时,在肩、腿、地上拍打的动作。舞时,时蹲时起,蹲起灵活。上身始终保持挺拔、平稳。技艺高超、舞姿潇洒,是俄罗斯男性舞蹈的主要特徵。有时男女也可对舞。以同名乐曲伴奏,曲调活泼轻快,节奏鲜明有力。伴奏乐器有:巴拉莱卡、手风琴等。
同义词:单人舞
阿美族成年礼
AMI TSU CHENG NIEN LI
礼仪名。臺湾原住民各族群之成年礼,其中以阿美族之仪式最隆重且最具特色。它是依年龄层分为数阶级,是新人入级的仪式活动。仅以男性来分级,自十五岁开始,相隔三至五年(南部阿美族)或七至八年(北部阿美族)为一阶级。仪式日期选择在各部落丰年祭之前或其间一天举行。早期成年礼仪式参加之少年得于仪式前数日行斋戒,至仪式当日会合于集会所广场,接受一老者执藤杖鞭鞑臀部以示训戒,接着到头目家接受赐酒与祝词。有些部落至今仍维持此项传统礼俗。如青年较低阶级者得经过捕鸟、赛跑、野外宿夜或捕鱼等训练,然后祭拜天神才进入丰年祭仪式。这种以年龄分级的各种训练是阿美族部落生命繁衍之象徵。培养青年责任感与尊老敬贤的美德。透过成年礼仪式活动过程成为阿美族之社会教育典范。其阶级分法各部落相异。依年龄大小大体分成两大系统:一.老年组,其中分爲(一)卡拉斯、(二)拉吉路特、(三)老人组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和年少级共六阶级;二.青年组,其中分爲(一)青年干部组、(二)拉格令、(三)明诺诺爱、(四)巴比格兰、(五)部卡隆、(六)巴该隆爱等六级。【参考明立国着《臺湾原住民族的祭礼》(1989)、刘其伟《臺湾土着文化艺术》民国七十二年再版】。
阿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