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乐舞事件

法曲

fa ch’ü

乐舞种类名。一、道教寺庙所演奏之乐曲,称「法曲」;又称「法乐」;二、用于佛教法会之乐曲;三、隋唐(西元581~西元907)时代「燕乐」之一种。其乐曲结构同「大曲」。原为含有西域音乐成份之外来乐舞,传入中原后与汉民族之「清商乐」相结合,至梁(西元502~西元557)时代,即有「法乐」之名。之后发展为隋朝(西元581~西元618)之「法曲」。其声音清而近雅。演奏乐器有饶、钹、钟、磬、幢箫、琵琶等。演奏时,金石丝竹以次而作。唐玄宗(西元712~西元755)长于音律又酷爱「法曲」,曾于开元二十四年(西元736)下令:「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也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在「梨园」培训。唐文宗开成三年(西元838)四月,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中唐以后「法曲」渐衰。唐朝最有名之法曲,当首推《霓裳羽衣舞》。〔参考《新唐书‧礼乐志》、《唐会要‧卷三十四》、《乐府杂录》〕

同义词:法乐、仙韶曲
广义词:燕乐
霓裳羽衣舞相关词:燕乐

治隆之乐舞

chih lung chih yüeh wu

舞名。〔见大英之舞〕


狗熊舞

kou hsiung wu

舞名。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由两名男子模拟狗熊和猎狗各种形态的滑稽舞蹈。演出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常穿插于节日、集会等娱乐场合之中。表演时,扮演狗熊者戴黑羊皮帽,帽耳打开,反穿对襟黑羊皮袄,黑羊皮裤;扮演猎狗者,戴羊皮帽,帽耳打开,身穿便衣裤。主要动作有:〈狗熊步〉、〈横跳步〉、〈窜跳步〉等。动作不仅形像生动,其中贯穿有扭肩、摆胯等动作,使之更具鲜明的哈萨克民族风格。由弹拨乐器热瓦普演奏《熊舞曲》伴奏。舞蹈幽默风趣,常逗得围观者捧腹大笑,因而在当地,深受哈萨克人的青睐,久传不衰。


知新艺术生活广场

chih hsin i shu shêng huo kuang ch’ang

机构名。成立于民国七十六年(1987)四月。其中演艺厅二百七十五个座位,为一出租式场地,可供小型之戏剧、音乐、讲座及舞蹈等活动使用。地址为臺北市重庆南路二段51号地下楼。


社稷坛

shê chi t’an

祭祀场所;郊祀礼仪舞蹈举行场所。社代表土地,稷是高梁,代表谷物。古代帝王立坛,祭祀土地及五谷之神。今存之社稷坛在北京中山公园内,建于永乐十九年(1421),社稷坛是方形两层,上下两面,每面二十公尺,依照天干地支及八卦的方位,舖青色、红色、白色、黑色及黄色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分两部分,中央部分称为内坛,四週称为外坛。在社稷坛的北面,有一以木质结构的精巧大殿,原命名为拜殿,又称谓祭殿。该殿是举行祭祀礼仪时,皇帝休息的处所。社稷坛自建成后,明(13681644)及清朝(16441911)各皇帝均在此祭祀土地之神及五谷之神。因社稷坛所建方位的轴线系列,非由南及北的顺序,而由北及南。皇帝自午门前西边的右阙门出,西行至社稷坛北门,再折南,经拜殿、享殿,入坛四围矮墙的北棂星门,最后南向登坛,面南而祭。〔参考《明史‧礼一,乐一》、萧默《中国建筑史》〕


羌姆

ch’iang mu

舞名。藏族宗教舞蹈。汉语习称《跳神》,广泛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据记载,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贊迎请莲花生大师进藏弘扬佛法。莲花生大师为降服恶魔,採用藏族民间舞蹈形式,结合大乘密宗的内容,开创了一种驱鬼镇邪的大型舞蹈表演。舞蹈由若干个造型各异的群舞、独舞、双人舞组成。舞蹈者皆为寺院的僧人,戴着各类逼真的面具在大小铜号、骨号、鼓、钹、唢吶的齐奏下,缓缓入场,有旋转、单腿跳跃等舞蹈动作,分组分段表演《护法神舞》、《骷髅舞》、《鹿神舞》、《牛神舞》、《寿星舞》、《黑帽舞》、《四季舞》、《神童舞》、《怒神舞》、《阎王舞》和手执兵器的《金刚大力士舞》等。庄严肃穆,气势磅礡,各段之间穿插哑剧,哑剧的内容多为宣传好善乐施的佛经故事,有时还穿插摔跤角鬪等嬉戏节目,活跃场上气氛,为演员换装补台搭戏。各地寺院由于教派不同,表演形式和风格也略异,表演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跳神大会,届时,寺院附近的老百姓扶老携幼,赶去参加观看。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