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pei lun wu

舞名。钖伯族民间舞蹈。亦称《尔勒恩》。流传于新疆的察布查尔
钖伯族聚居区。多在年节、婚礼、祝寿等场合表演自娱。男女不拘,人数不限。届时,表演者互邀互赛,即兴欢舞。舞蹈动作区分软派与硬派两种跳法:软派动作柔和,手部动作丰富复杂;硬派动作粗犷、刚劲有力。主要步法有:踼、踏、跺、磕等。双臂手势有:曲、伸、弹、抖等。舞中,男子还以各种复杂的节奏,单独做拍打肩、胸、腿、脚等动作,技巧高超,围观者伴以热烈的欢唿声助兴。音乐通常用钖伯族民间舞曲,曲调优美流畅,欢快跳跃。伴奏乐器为东不弥,苇笛等。

同义词:尔勒恩

赤白桃李花

ch’ih pai t’ao li hua

舞名;乐曲名。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名之一。又名《桃李花》。据日本文献戴:唐高宗时,曾作歌草木二十一曲,其中一首为「桃李花」,故此舞同乐曲名,亦称《桃李花》。系黄钟调,新乐、中曲。舞者四人。舞乐顺序:一、<黄钟调调子‧品玄>;二、<当曲>延八拍子、拍子八、末四拍子加拍子,最后加奏止祢拍子。《桃李花》舞蹈已失传,因此以《央宫乐》代替,惟拍数不同,未用《央宫乐》之第八至十一拍。〔参考《舞乐图说》、《雅乐》〕

同义词:桃李花
相关词:央宫乐

车书会同之舞

chü shu hui t’ung chih wu

舞名。明朝燕乐舞蹈。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西元1370)定朝会宴飨之制。制定文舞,名《车书会同之舞》,以象文德致太平之意。舞师二人执翿,引文舞士立于东阶之南,北向立,是日用九奏三舞(文舞、武舞、四夷舞)于第一次进膳时,第八奏,奏《凤凰吟》之乐,舞《车书会同之舞》,舞曲名《泰阶平》。文舞士三十二人,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四行,每行八人。舞时作进退舒徐揖让升降之状。《泰阶平舞辞》:「干坤清宁,治功告成。武定祸乱,文致太平。郊则致其礼,庙则尽其成……」。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西元1420)更定燕乐仍沿用此舞,舞辞有所改动。〔参考《明史‧乐志》〕

广义词:明朝燕乐舞蹈

依姐

i chieh

舞名。土族民间舞蹈。流传于青海省的互助县一带土族聚居区。该舞源于传统的土族婚礼习俗。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姑娘出嫁时,恶魔妖怪总要前来抢亲。因此在新娘打扮的时侯,由纳信(娶亲人)在新娘的门口,边唱边舞衣襟,将妖怪引出大门赶走,使其婚礼顺利进行。现今,己演变成婚礼时必须表演的一种迎亲舞形式。舞时,由两个身穿白褐衫的男子(娶亲人)。他们双手提起白褐杉的大小衣襟,边唱边挥舞衣襟,待新娘打扮完毕,他们搀扶新娘,边唱边舞走出大门。衣襟的主要舞法:左右挥舞、上下挥舞、绕花等。唱词内容多与婚礼相结合,曲调悠扬动听。具有鲜明浓郁的土族风格。


依饭舞

i fan wu

舞名。佬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广西的罗城等地佬族聚居区。在佬族传统节日「依饭节」中表演,以此而得名。属于宗教祭祀舞蹈,一般又称为《师公舞》。由师公(巫师)表演,多为单人舞形式,有时二人同舞,另有众人(均为师公)在一旁帮唱。表演者戴木制面具,每当唱到那位神的时侯,就戴那位神的面具舞蹈。按照「依饭节」所敬奉的神灵,据说有三十六位,其中有:白马姑娘、引光、牛哥、鲁班、太公等。要依次唱完三十六神,同时表演三十六位神的舞蹈。内容主要是酬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舞蹈动作以<罡步>为主,有<三步罡><五步罡><丁字罡>等。动作稳健洒脱,轻快跳跃。其中的<丁字罡舞步>别具特色,丁字步交替行进,带动上身大幅度转动,形成佬族舞蹈特有的风格。手指灵活,手势动作丰富。有不同的手法(民间艺人称手指动作为诀)十余种,如:<狮诀><龙诀><鸟诀><毫光诀><重梁诀>等。伴奏乐器有小鼓、大锣、小锣、小钹等打击乐,多为2/4
节拍。舞蹈气氛肃穆,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同义词:师公舞

佳人剪牡丹队舞

chia jên chien mu tan tui wu

舞名。宋代教坊队舞,由女弟子队表演。舞者穿红生色砌衣,头戴金凤冠,剪牡丹花(《宋史‧乐志》)。朝鲜古籍《进馔仪轨》中记载的《佳人剪牡丹》是从我国宋代《佳人剪牡丹队舞》改编而成的。舞者共十二人。舞场中央木座上放一插有牡丹花的花樽。舞者六左六右上场,环绕花樽而立,每人从樽中取出牡丹花一枝,进退旋转而舞,且舞且唱。唱词是:「万朵先开照殿红,姚黄魏紫妒玲珑。新翻玉笛《清平乐》,别样仙香扑蝶风。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