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西安鼓乐

hsi an ku yüeh

乐种。中国传统乐器吹打乐的一种。其产生的年代无据可考,从目前所见的乐谱、乐器、演奏形式及曲名、曲牌、曲式各方面来看,与唐、宋时的教坊音乐有着一定的关系。西安鼓乐由多种音乐因素组成,有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宗教音乐等。所用的旋律乐器有琵琶、筝、笛、笙、管、双云锣等;节奏乐器有六种鼓类: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单面鼓(铜鼓)、高把鼓;六种铙钹:大铙、大钹、川铰、小铰、苏铰、苏铙;七种锣类:大锣、勾锣、马锣、供锣、小吊锣、单云锣、三星锣;另外还有大木梆、小木梆、木鱼、摔子(铃)等二十多种乐器。其演奏形式分成行乐和坐乐,行乐是行走和站立演奏的音乐形式,配器比较简单,乐曲为单牌子散曲,节奏比较规律、严整;坐乐指在室内坐着演奏的音乐形式,使用较多的曲牌,并与各种打击乐器混合演奏,多为套曲。所用的谱式,与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俗字谱,基本上同属一种体系。西安鼓乐的演奏班社中,分僧、道、俗三个流派,道派鼓乐温文典雅,技巧较高;僧派鼓乐热烈、粗犷,富生活气息;俗派鼓乐班社长期活动于农村,吸收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参考《中国音乐史》、《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广义词:中国传统乐器吹打乐的一种
相关词: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

西容仲孜

his jung chung tzǔ

舞名。藏族民间舞蹈。西容是地名,位于西藏拉萨市曲水县境内,在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仲孜意为《野牦牛舞》。是一种极古老,极雄健的民间舞蹈。据传在八世纪桑耶寺落成庆典时,吐蕃百姓都大跳《野牦牛舞》,后来逐渐演变成只有西容村的人能表演这种舞蹈,因此称这种舞蹈为《西容仲孜》,意为西容村的《野牦牛舞》。《西容仲孜》多在盛大节日时表演,舞蹈队一般由七人组成,一人领舞,四人扮演牦牛,一人打鼓,一人击钹。表演时,领舞者身穿白袍,戴白色假面具,其余两人一组身披牦牛道具,一人饰头,一人饰尾,由四人组成的两头牦牛,相互配合,时而跳跃,时而相对鬪角,时而欢腾歌舞,表演到最高潮时用犄角挑起地上的哈达,献给尊贵的客人。整个舞蹈分三个片段;第一段两头牦牛依次出场,在夏日的草原上自由地吃草、嬉戏、游玩,舞蹈动作有摇头摆尾、低头吃草、在草地上打滚等;第二段两头牦牛相互抵角,紧张激烈中间又有不少活泼风趣的场面;第三段牛奶丰收,牦牛与领舞者一起欢庆。

广义词:藏族民间舞蹈
相关词:野牦牛舞

西凉伎

his liang chi

乐舞种类名。〔详见「西凉乐」〕。


西凉乐

his liang yüeh

乐舞种类名。隋、唐(西元581~西元907)「九部乐」、「十部乐」之一部。自南北朝(西元420~西元589)兴起至唐武则天(西元684~西元704),数百年间,西凉乐皆为主要的燕乐。其间亦有着许多的演变过程。「西凉乐」是以其地名之,西
凉(今甘肃西北河西走廊一带,以凉州为中心)地处中原通西域的交通要津,历经汉、鲜卑、匈奴、氐等族之统治,其乐舞不仅融合了中原与当地的文化,并羼有西域文化,故风格特异。西凉乐最初称为「秦汉伎」,《隋书‧音乐志》:「西凉乐,起于符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
州,变龟兹声为之,号「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隋代设「七部乐」与「九部乐」,将之列为第一部。炀帝大业中(西元
605~西元618)再将国伎改称「西凉乐」。其乐至今尚能见诸史籍者,唯三曲二舞。三曲:歌曲「永世乐」、解曲「万世丰」、舞曲「于阗佛曲」;二舞:独舞《白舞》、四人舞之《方舞》。舞者身穿紫色丝面布里夹衣,五彩接袖,白色宽口裤。脚穿乌皮靴,头梳假髻,插支玉钗。〔参考《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

同义词:秦汉伎
秦汉伎相关词:九部乐、十部乐、燕乐

扠草球

ch’a ts’ao ch’iu

舞名。赫哲族民间舞蹈。流传于黑龙江省的街津口一带赫哲族聚居区。《扠草球》源于捕鱼、狩猎生活。每当丰收或喜庆节目,人们相聚,各持一把鱼叉(捕鱼用具),以猎获的野兽或大鱼作靶子,由一人将其高高抛起,众人轮流用鱼叉向猎物击叉,多中者为胜。做为传统游戏的这种形式,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后来,人们怕叉坏兽皮,改用草球,并逐渐发展为舞蹈形式流传至今。舞时,分甲、乙两队,人数相等,多少不限。甲队抛球乙队叉,乙队抛球甲队叉,轮流反覆。主要动作有:〈跑叉〉、〈蹲叉〉、〈翻身旋转叉〉等。气氛欢快、热烈,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无乐器伴奏,以赫哲族传统的唿喊声统一节奏。

佑文化俗之舞

yu wên hua su chih wu

舞名。宋朝(西元960~1279)礼仪舞蹈。飨明堂,用《佑文化俗之舞》。〔参考《宋史‧乐二,乐五》〕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