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髮舞
shuai fa wu
舞名。佤族女性自娱性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佤族西盟、沧源等县佤族聚居区。在佤族古老的民间传说中,即有用竹子制成梳子梳头和甩动头髮起舞的描述。佤族妇女酷爱长髮,以长髮为美,从小习惯长髮披肩,每当用水洗净后,就要低头梳理,甩髮晾干,慢慢形成了《甩髮舞》。也有说为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沧源县文工队去学习佤族舞蹈时,教他们跳舞的佤族老人无意中甩了一下头髮,他们觉得很美,就把甩髮动作编入了佤族舞蹈中。结婚、丧葬、剽牛祭祀、盖房时不能跳此舞,其他时节、场合均可跳,场地不限。原甩髮动作比较简单,仅前后甩动,近年来以丰富发展为多种多样的甩髮动作,有前后甩、左右甩、跪甩、甩髮转圈等。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广义词:佤族民间舞蹈
白沙细乐
pai sha hsi yüeh
歌舞名。元代大型歌舞曲。又名《别时谢礼》,流行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聚居区。其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一,西元1253,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渡金沙江,直向丽江进发。丽江纳西族土司阿良对忽必烈表示拥护,并帮助他进军,临别时将乐曲十章和乐工、乐器赠送给阿良,故名《别时谢礼》。《丽江县志》、《丽江府志略》都称之为元人遗音。现在只留下《笃》(序曲),第一章《一封书》(即堪蹉),第二章为《雪山脚下三股水》,第三章为《美丽的白云》,第四章为《多蹉》(赤脚跳),第五章为《三思吉》,第六章为《劳曼蹉》(即《云雀舞》)。其中《堪蹉》、《多蹉》和《劳曼蹉》都是舞蹈。丽江纳西族老艺人何锡典的记忆,《劳曼蹉》即《云雀舞》,二人着黑白长袍,腰间束带,持双扇,扮作黑白二云雀,绕场飞翔,曲调比较活泼,舞蹈优美而敏捷,颇有元代风貌。乐器有笛、籚笛、胡琴、筝、胡钹等。其二:此曲来源于民间,反映历史上纳西族与普米族之间的战争。纳西族木氏盛时,永宁夷(普米族居住在木里、永宁一带)来袭,木氏设伏白沙,打败永宁夷。此曲为悼念死者的含意,名《白沙细梨》,细梨即细乐。
同义词:别时谢礼
广义词:元代大型歌舞曲
相关词:白沙细梨
白马舞
pai ma wu
舞名。瑶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地区,瑶族分支坳摇在古老传统活动跳盘王中娱神的祭祀性女子群舞。舞蹈者为未婚少女,人数不限,一般六至八人。每人右手持折扇、左手持彩巾,以双行横排队形,边歌唱边舞蹈。歌词内容为缅怀古代为彻底解救当地瑶族少女,不再被一恶霸欺凌而献出年轻生命,埋葬于白马滩的女英雄。后被瑶族人民崇敬为《白马女神》的抒情舞蹈。舞蹈动作简单,古朴、典雅,节奏较缓慢,全体舞者动作统一,每组动作在四个方向各做一次,以上肢的前后摆动和腕部转动舞耍折扇和彩巾为主。以锣、鼓、唢吶为伴奏乐器。没有特定的服饰。
相关词:白马女神
白翎雀舞
pai ling ch’üeh wu
舞名,元代舞蹈。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能制勐兽,犹善擒驾鹅。《白翎雀》是元代非常着名的《荅罕曲》,又名《白翎雀操双手弹》,是用筝演奏的曲子。杨维禛《元宫词》:「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篇」。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命伶人硕德闾作曲,以西河伶人火倪赤弹得最好,而女真的舞伎舞得轻盈美妙。元人张昱《白翎雀歌》:「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鞶带分两旁。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描述极为真实生动。
广义词:元代舞蹈
相关词:荅罕曲、白翎雀操双手弹
白纻舞
pai chu wu
舞名。古代名舞。据晋《白纻舞歌诗》载:舞者穿白纻制做的「质如轻云色如银」的舞衣,故名。原为三国时吴地民间歌舞,后入宫廷并常在贵族筵宴中表演。从三国、晋、南朝到隋唐,五六百年间,盛行不衰。原属杂舞(即民间舞蹈)类,唐代列入「清商乐」中。历代文人所作《白纻舞歌诗》,生动细腻的描写了该舞的乐声舞态。如晋《白纻舞歌诗》:「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如推若引留且行」。宋,刘铄《白纻曲》:「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齐,王俭《白纻》:「转盼流精艷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梁,武帝《白纻辞》「上声急调中心飞。」宋,鲍照《白纻歌》:「催弦急管为君舞」等描写。可知此舞以舞袖为主。舞步轻盈飘逸,注重运用眼神。节奏由徐缓转快速。技巧重轻飘与控制。舞者时而高举双袖如天鹅飞翔,时而低迴婉转,轻移碎步,如推若引,似留且行。乐声渐快,双袖急辉,步态轻捷。晋、宋间,《白纻舞》不仅是精美的表演性舞蹈,还用于祭祀,娱神娱人兼用。晋、宋《白纻舞歌诗》均有:「清歌徐舞降神祇,四座欢乐胡可陈」句。梁以前《白纻》多为独舞。梁人张率《白纻歌》:「俱动齐息不相违」句,可知梁代已有群舞。舞服袖式原为宽袖,故有举臂如鸟展翅飞翔的描写。隋、唐时代《白纻舞》改用长袖,隋炀帝《四时白纻歌》:「长袖逸迤动珠玉」,唐,李白《白纻辞》:「长袖拂面为君起」可証。
皮弁
p’i pien
舞蹈服饰名。冠名。一、古代男子穿着礼服时所戴之冠称为弁。通常穿吉礼服装时戴冕,常礼服时着弁。自天子至士均可戴弁。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时,冕与弁有尊卑的区分;冕尊于弁。古代的弁又有皮弁、爵弁及韦弁之分。二、礼仪舞蹈所戴之冠。〔参考《后汉书‧舆服》、《三才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