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同义词:老头舞

布努

pu nu

舞名。珞巴族民间舞蹈。流传于西藏东南部的米林等地珞巴族聚居区。每当秋收之后,珞巴族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汇集在寨中的场坪,燃起篝火,围圈歌舞,庆贺丰收。舞时,男女不拘,人数不限。男子右手握刀,左手拿刀鞘;女子左手拿镗锣,右手持锣锤。队形时而变换成多数直排,伴着深厚的歌声,边舞边向前行进。舞中男子的刀和鞘相互撞击,女子敲击镗锣,围观者拍掌,吶喊助兴。几种声响汇合成一体,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基本动作是<顿蹉步>。且歌且舞,无乐器伴奏。


平天冠

p’ing t’ien kuan

服饰名;冠名。又称「通天冠」、「平顶冠」、「卷云冠」、「平冕」。古代帝王、百官祭祀时;郊祀或宗庙祭祀礼仪时所戴冠冕。皇帝头冠皆北珠装结。「平天冠」自秦(西元前221~西元前206)历代均使用此形制之冠冕,元朝(12711644)宫廷队舞之一的「寿星队」有妇女戴「平天冠」者。此形制之冠冕至清朝(16441911)始废之。

同义词:通天冠、平顶冠、卷云冠、平冕

平定天下之舞

p’ing ting t’ien hsia chih wu

舞名。明朝燕乐舞蹈。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西元1370)定朝会宴飨之制。制订武舞名《平定天下之舞》,以象以武功定祸乱之意。大宴时,舞师二人执旌,引武舞士立于两阶之南,北向立。是日九奏三舞(文舞、武舞、四夷舞)第一次进膳时,第四奏,奏「喜昇平」之乐。舞《平定天下之舞》;舞曲名「海清宇」。武舞士三十二人,左手执干,右手执戚,分成四行,每行八人。舞作发扬蹈厉指挥击刺之状。

广义词:明朝燕乐舞蹈

平剧

p’ing chü

剧种名。清朝末年形成于北平的中国戏曲形式,又称「京剧」由安徽的徽调(二簧调)和湖北的汉调(西皮调)结合后,并吸收崑曲、秦腔诸家之长形成。早期平剧演出以旦角为主,至道光后期转变为以生角为主,剧目亦由文转武。平剧最早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后来班社组织又分有音乐、剧装、容妆、盔箱、剧通、交通、经励七科,原本之十行缩减为生、旦、净、丑、杂、武、流、七行。平剧的妆扮以明朝的服饰为基础,参考唐、宋、元、清的服饰为辅,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但是对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位等,在式样、色彩、图案上都有着严格的区别。特别是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脸谱造型,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徵,使人一望而知忠奸善恶,更被当作中国戏曲的象徵。平剧的伴奏乐器分成「文场」—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笛、唢吶、海笛、笙,「武场」—板鼓、小锣、大锣、铙钹、堂鼓,近年来较大规模的演出均加入国乐团的伴奏,丰富了文武场的音响色彩。平剧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种领域的艺术美学,集合了各行业的艺术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创新,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着名平剧演员有谭鑫培、王瑶卿、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金少山、盖叫天等,均树立一家之风格。〔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同义词:京剧
广义词:剧种名
相关词: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文场、武场

幼狮艺文中心

yao shih i wên chung hsin

机构名。成立于民国七十七年(1988)三月。该中心之演艺厅有三百七十五个座位,系隶属救国团管理,为一出租场地,可供小型戏剧、音乐会、舞蹈等活动使用。地址为臺北市敦化北路133号。

打花龙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