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孔雀东南飞

k’ung ch’üen tung nan fei

舞曲名。马水龙作曲,黄丽薰编舞,19773月在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主办之「汉声舞展」中首度发表,由陈秋盛指挥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于台北市国立国父纪念馆演出,并获1977年中山文艺音乐创作奖。本曲取材自汉诗「孔雀东南飞」,原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故事大意叙述汉末建安年间,卢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妻刘兰芝,夫妻恩爱情深,但焦母不容兰芝分享其母子深情,逼仲卿休妻,遣归娘家。后因其兄迫其改嫁,兰芝不从,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也自缢殉情,谱成一段哀怨感人的爱情故事。作曲者读完这首诗后,有感而创作此曲,乐曲形成与结构依故事内容归纳成二大部分,每一部分均由数个独立而有关连的乐段组合而成。第一部分:从序曲开始到焦母逼仲卿休妻止,序曲一开始由大提琴与倍大提琴奏出仲卿的主题,定音鼓由弱渐强,反覆地对答后,引出兰芝的主题,由法国号奏出,并由双簧管及单簧管回应。当中引出一段箫的独奏,即是兰芝的伤感与憧憬,乐曲由此逐渐展开,曲中用中喇叭吹奏的马鸣声,代表仲卿回家探望的过程,伸缩喇叭的断奏及打击乐器暗示严厉的焦母出现,和婆媳间的不合。第二部分:兰芝被遣归娘家后,其兄迫其改嫁,一直到兰芝与仲卿殉情,乐曲开始的锣鼓声,暗示娶亲的日子将近;仲卿与兰芝的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对答,交错出现,象徵兰芝与仲卿两地相思之苦,乐曲由此再度展开,由女声合唱带入终曲之无限悲凄与怀念。1984年由徐颂仁指挥日本读卖交响乐团录制雷射唱片,上扬有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广义词:舞曲名

孔雀舞

k’ung ch’üeh wu

舞名。傣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傣语称《嘎洛拥》、《嘎婻诺》、《烦婻诺》,即《孔雀跳》、《孔雀公主跳》的意思,现通称《孔雀舞》。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粟杰数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的路上,看到很多孔雀跳舞,很好看,就模仿着跳,回来就传开了。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至今已发展为风格突出、形式完整、有严格的程式、丰富的舞姿、规范化的动作及图形变化、有专门的伴奏鼓谱、有跳、转、翻等技巧,有技艺高超的职业艺人,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是傣族舞蹈中发展水平最高、又是最基本、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广场表演性舞蹈。舞蹈优美矫健,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曲伸自如,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除表现孔雀生活外,也表现神话故事,单人《孔雀舞》多表现一只孔雀被恶魔拖走,另一只在森林中飞跑找寻的情景,双人《孔雀舞》多取材于傣族民间传说《孔雀公主》中,王子找到公主的情节。过去均由男性表演,舞时戴塔形盔假面,身跨孔雀架子。单人《孔雀舞》戴女性假面,双人《孔雀舞》为一男一女。近几十年来,也有不戴面具或架子,女性亦可表演。由鼓、鋩、镲伴奏。

同义词:嘎洛拥、嘎婻诺、烦婻诺、孔雀跳、孔雀公主跳
广义词:傣族民间舞蹈

少常

shao ch’ang

职官名。宋朝(西元960~1279)太常少卿之简称。

广义词:职官名

巴西布布的;祈祷小米丰收歌

PASIBUTBUT

歌舞名。臺湾原住民布农族(Bunun)之仪式歌曲。早期该族世代居住于中央山脉一带,为东南亚族群中住地海拔最高者
(约一千至二千三百公尺高处),现大多定居于南投、花莲、台东、高雄等县。过去以小米为其主食,巴西布布的(祈祷小米丰收歌Pasibutbut)只能在祈天神赐福与丰收的「栗播种祭」中才能歌唱。今已演变在各种祭典中出现;如三月「除草祭」、七月「小米收穫祭」、十一、十二月的「小米播种祭」(亦称栗播种祭),及一年中最重要之祭典「打耳祭」【见射耳祭(布农族MaLa-Hodaigian)】。
该歌曲
(图二)1943年首度爲日本音乐学者黑泽隆朝于台东县凤山群里垄山社(今海端乡崁顶村)所发现并记录。1952年将录音寄至联合国文化组织「Unesco」,其特殊合声唱法震撼了国际民族音乐学界,认为在世界其他原住民族中没有类似者。过去布农族规定参加该歌曲仪式者须为当年中最圣清的成年男子(未遭遇灾害平顺幸福者),参加人数成双;八、十二或廿四人等。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双手侧开相隔一人,于其背后左右与他人相牵手,步伐仅以走步,随歌声的变化缓缓向反时针方向绕行。合唱首先由一位领导者先领唱,其余分为三部合声。领唱者轻噘着嘴半闭着眼,以低小声音发出「喔……」音,继之以约半音符徐徐上升,三部合声者以小三度、大三度,完全四度和五度之协和音一波又一波和声加入并随之上昇,音乐渐大声,唱者头部也随之慢慢抬起。声音由弱而强由小而大,声音响亮,没有歌词仅以喔…声;直到领唱者声域达最高时合唱即告中止。他们相信如此不停的努力合声唱歌,可与天神沟通而达到祈福目的,是极为庄严而简单的歌舞仪式。【参考吕炳川
《台湾土着族音乐》。
1982、丘其谦
《布农族卡社群的社会组织》
1966、张振岳《台湾后山风土志》
1994】。

广义词:布农族(Bunun)之仪式歌曲
相关词:栗播种祭、除草祭、小米收穫祭、小米播种祭(亦称栗播种祭)、打耳祭

巴勒那德

pa lê na tê

舞名。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古唿伦贝尔鄂温克族聚居区。《巴勒那德》鄂温克语,汉译为《跳虎》。据传,有一狩猎队出猎时遇到了老虎,按当时迷信的做法,须留一人供虎吞食,其他人方能脱险。于是,全体掷帽于地,就近隐蔽,视虎叼走谁的帽子,谁就当留。狩猎队内有一奸诈之徒,将一少年帽子藏匿起来,谎称虎已叼去。无奈,少年被留,惶恐地爬到树上。虎步履艰难而至,见少年在树上,便以前爪攀树,似有所求,并无伤害之意。少年发现虎身上扎入了利刺,便为其抽出。虎转身离去,霎时叼回一袋珠宝掷于少年,遂远去。少年因祸得福,携珠宝平安回家。奸徒得知亦往,欲得虎口之财,反被虎吞食。《跳虎》这个舞蹈由此产生。最初旨在劝善惩恶,今作自娱。由五名妇女(中、老年为多)表演,一人扮猎物站中间,四人扮虎分站四角。扮虎者双膝半蹲,上身前倾,双手横扶大腿,两足齐肩宽,同起同落用力跳跃、跺地,并发出有节奏的吼么!吼么!扮猎物者,则在原地转圈、跳跃、躲闪,直至其中一虎将扮猎物者头戴的帽子或头巾叼走,表示猎物已被捕获,舞蹈就此结束。舞蹈幽默风趣,具有原始狩猎生活的浓郁色彩。无乐器伴奏,以表演者喊叫的唿声为节奏。

同义词:跳虎

巴渝舞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