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太平鼓

t’ai p’ing ku

乐器名。流行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安徽、甘肃等地,鼓形似一圆扇,以铁丝作圈,蒙羊皮,鼓柄下端有一椭圆形小圈,圈上穿许多小铁环,摇动鼓时小铁圈相互撞击发出细碎的金属声。原用于祭祀、跳神等宗教活动,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执藤条击鼓,或打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舞蹈动作多採自霸王鞭、七节棍等。鼓点变化丰富,舞蹈粗犷,技巧复杂。东北三省称「单鼓」,河北称「扇鼓」,陕西称「羊皮鼓」,甘肃称「槟鼓甩辫子」,安徽称「端鼓」或「喜鼓子」。〔参考《中国鼓文化研究》、《中国音乐辞典》〕

广义词:流行于东北的乐器名
相关词:单鼓、扇鼓、羊皮鼓、槟鼓甩辫子、端鼓、喜鼓子

太平乐

t’ai p’ing yüeh

舞名;乐曲名。一、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教坊中乐舞曲目。亦称《五方狮子舞》。舞蹈时由五人饰狮子,一百四十人歌唱。二、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之一,又名《武昌破阵乐》,系新乐、中曲。舞者四人,持鉾。此舞乐是由数曲组合,其顺序:一、<大食调调子‧音取>;二、<道行>演奏《朝小子》,延四拍子曲式;三、<破>演奏《武昌乐》,延八拍子、拍子二十,末六拍加志止祢拍子;四、<急>演奏《合欢盐》,早四拍子、拍子二十四;五、<重吹>反覆<急>之音乐,舞者第二拍子站起,依序退场。〔参考《旧唐书‧音乐志》、《唐会要》、《舞乐图说》、《雅乐》〕

同义词:五方狮子舞

太和

t’ai ho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宗庙乐舞之一。光宅元年(西元684)九月,定中原(西元684~西元684)庙乐奏《太和》之舞。(《通典》:《太和》作《承合》)。〔参考《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通典》〕


太师

t’ai shih

职官名。同大师。〔见大师〕

广义词:职官名

太常少卿

t’ai ch’ang shao ch’ing

职官名。太常寺之副首长。〔见太常及太常卿〕

广义词:太常寺之副首长

太常民

t’ai ch’ang min

职业身份之称唿;乐户。北魏(西元386~西元534)之太常主管宫廷各项礼仪、乐舞及乐工、舞者人员,彼等均有户籍,称为乐户。也被称为太常民。〔参考《魏书‧卷一百一十三》〕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