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勾肆
化成天下之舞
hua ch’êng t’ien hsia chih wu
舞名。礼仪舞蹈,属文舞。宋朝(西元960~1279)元祐四年(1089)十二月,大乐正叶仿(生年不详)奉命撰写朝会时所用之文舞《化成天下之舞》,武舞《威加四海之舞》。由协律郎陈沂按阅。《化成天下之舞》舞者六十四人,由二名执纛者引导入场,排成八行,每行八人。舞蹈结构有三变,以鼓为节。每变有十六鼓次,惟第三变只有十五鼓次。舞者右手执羽,左手持籥。舞蹈主要动作由〈揖〉、〈辞〉、〈谦〉三种礼仪动作所构成。这三种动作也是该时儒家所要求于人的行为准则。其后此舞亦曾用于祭祀。刘凤学(1925~)
于1984年根据叶仿所撰之《化成天下之舞》文字谱,重建于英国剑桥。同年由刘凤学用拉邦动作谱书写并录影。录影舞者有陈胜美、王淑珠、来海珊及张中煖。音乐由毕铿博士L.E.R.Picken,1909~)根据《三才图会‧大成殿雅乐舞生图》所记载之工尺谱,译成五线谱。由黄桂志(1960~)指挥黄桂志音乐工作室演奏录音。刘凤学重建之《化成天下之舞》,舞者四人,成方形。着仿明朝(1368~1644)礼仪舞蹈服装。右手执羽,左手持籥。由新古典舞团首演于1993年9月23日,纽约,台北剧场。首演舞者有施坤成、萧丰男、陈威谕及纪凯腾。〔参考《宋史‧乐志》、《乐书》、《三才图会》〕
广义词:礼仪舞蹈
文舞
化康
hua k’ang
舞名。又名《治康》。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元系隋朝(西元581~西元618)之文舞,唐建国后,由祖孝孙改为《化康》之舞。用之于郊庙祭享。〔参考《旧唐书‧音乐》、《渊鑑类函》〕
同义词:治康
广义词:文舞
相关词:文舞
天下大定之舞
t’ien hsia tai ting chih wu
舞名,宋代宫廷祭祀舞蹈。宋太祖赵匡胤干德四年(西元966)诏令太常寺判和岘制定雅乐。和岘根据《尚书》周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遂改武舞为《天下大定之舞》,用一百二十八人以倍八佾之数,舞人分为八行,每行十六人,皆披金甲执戟。引舞二人,各执五采旗,此舞有六个变化:一变象六师初举;二变象上党克平;三变象淮阳底定;四变象荆湖归服;五变象邛蜀纳款;六变象兵还振旅,主要歌颂赵匡胤的武功,并撰写武曲乐章。宋太宗赵炅淳化二年(西元991)和岘之弟,太子中允和,后奏改殿庭二舞之名,《天下大定之舞》改为《威加海内之舞》,舞仍分六变,其内容改为表现赵炅的武功。一变象登臺讲武;二变象漳泉奉土;三变象杭越来朝;四变象克殄并汾;五变象肃清银夏;六变象兵还振旅,每变乐章各一首。得到赵炅的首肯,此后宋真宗赵恒时代,又下诏仍用和岘所定《天下大定之舞》。〔参考《宋史》〕
广义词:宋代宫廷祭祀舞蹈
天竺乐(伎)
t’ien chu yüeh(chi)
乐舞种类名称。隋(西元581~西元618)「七部乐」、「九部乐」之一。唐(西元618~西元907)「九部乐」、「十部乐」之一部。属仪式舞蹈。起自前凉张重华(西元346~西元353)据有凉州
,重四译来朝,进贡男伎,始有「天竺伎」及其乐。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絃、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工十二人,着皂丝布头巾、白练襦、紫绫袴、绯帔。舞者二人,辫髮、朝霞架裟、行缠、碧麻鞋。架裟即今之僧衣。〔参考《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新唐书‧礼乐志》〕
天授乐
t’ien shou yüeh
乐舞名。唐代舞蹈。「坐部伎」中之一部。武则天天授元年(西元690)所创。舞者四人,着五彩画衣,戴凤冠。据《旧唐书‧则天后本纪》记载,垂拱四年(西元688),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伪造瑞石,说是得之于洛水,上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武则天大喜,给瑞石命名为「天授圣图」。过了两年,即西元690,她自称皇帝,改号为周,改元为天授,意为武后称帝是天授的使命,因之此舞应视为纪念她称帝的舞蹈。日本《乐舞解说》「三臺盐急条」记载《天授乐》的起源:张鷟撰写了一部不为当时礼法所拘的奇幻爱情故事《游仙窟》,武则天很喜欢这部小说,找人把书中的情景写成一个曲子名《天授乐》,又名《三臺盐急》。此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义词:唐代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