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词:唐代宫廷舞蹈
五行舞
wu hsing wu
舞名。宗庙礼仪舞蹈。据说《五行舞》原为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256)之乐舞,于秦始皇(西元前221~西元前210)二十六年(西元前221)改名《五行舞》。编舞者不详。舞者身着蓝、红、黄、白及黑五种颜色织成的衣服,疑为显示五行。《五行舞》在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用之于下列皇帝宗庙祭祀礼仪中;一、汉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6);二、文帝(西元前179~西元前157)及汉武帝(西元前140~西元前87)。〔参考《汉书‧礼乐志》、《册府元龟‧掌礼部》〕
广义词:宗庙礼仪舞蹈
五弦琴
wu hsien ch’in
乐器名。流行于台湾原住民地区的弹拨乐器,现已少见。在古代五弦琴是捣米时才弹奏的乐器,其上部为弦板,长约四十公分,宽约十二公分,弦板一端钉五个钉子,另一端安五个弦柱,钉子与弦柱间张五根金属弦,以前的弦是用苎麻丝做的,其下部为一长方形的铁桶作为乐器的共鸣箱。演奏时,两手各持一根小木棍弹拨琴弦发音。〔参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广义词:原住民乐器
五常乐
wu ch’ang yüeh
舞名。乐曲名。又名《礼义乐》。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之一。《五常乐》之背景有两种说法:其一,唐太宗(西元627~西元649)以仁、义、礼、智、信配合宫、商、角、徵、羽而作,故称《五常乐》。其二,《五常乐》系中国古代之《韶》。因常与韶,日文发音相似,故疑《五常乐》即《韶》。《五常乐》系平调,新乐、中曲。舞者四人。舞乐顺序:一、<平调调子‧品玄>;二、<序>拍子八;三、<咏>延八拍子;四、<破>延八拍子,拍子十六;五、<急>有五帖,早八拍子,每帖均为拍子八;六、<入绫>五帖。《五常乐》之乐谱收入刘凤学着《伦理舞蹈「人舞」研究》。〔参考《日本史‧礼乐志》、《舞乐图说》、《雅乐》〕
同义词:礼义乐
广义词:韶
相关词:韶
五魁舞
wu k’uei wu
舞名。一、清代筵宴乐舞。《皇朝通志》:「文武乡会筵宴,用歌童五人,服五魁衣进舞。二、满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区。节日中表演。舞者五人,头戴虎、豹、熊、鹿、狍等面具,动作模拟该种野兽的形像,源于满族骑射狩猎生活。该舞现已失传,仅少数老人尚有些记忆。
五线谱
wu hsien p’u
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其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音高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有多种谱表,常用的有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中音谱表,一般分类为一、记载合奏或合唱的总谱。二、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分谱。三、由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的大谱表,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到十七世纪逐步完善,十八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至1713年传入中国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律吕正义》续编,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相关词: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纽姆记谱法、有量记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