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小帽舞

hsiao mao wu

舞舞名。乌孜别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各地乌孜别克族聚居区。据传,《小帽舞》产生于十七世纪,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属习俗性舞蹈。为女子单人舞形式,通常在聚会、喜庆娱乐活动中表演。因舞中始终贯穿着绣花帽的动作,故而得名。舞蹈动作均源于女子刺绣等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舞蹈特点,多用抖肩的动作。随着肩部的轻巧抖动及动作中的快速翘颏,使该舞更加妩媚动人,更具民族特色。常用的步法有:〈碎步〉、〈点步〉、〈进退步〉等。舞蹈情绪欢快热烈。伴奏的乐曲,委婉动听,轻快流畅,节奏多为2/4拍。伴奏乐器有:热瓦普、弹拨尔、独它尔、笛子等。


小乐正

hsiao yüeh chêng

职官名。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宫廷乐舞职官,主教文王世子、学士等贵族子弟武舞之《干舞》的舞法。协助乐正、大乐正教学及管理事宜。〔参考《礼记‧卷四,卷六》〕

广义词:职官名
相关词:干舞

山羊舞

shan yang wu

舞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阿图什、麦盖堤等维吾尔族聚居区。在维吾尔族举行盛大的「麦西热甫」(一种歌舞游艺集会的传统形式)中表演。山羊头的道具用树枝与布扎成,上面画有羊的眼睛、嘴。舞时,表演者头戴山羊头道具,反穿皮袷袢(对襟皮长袍,维吾尔族民族服装)双手着地扮作山羊。开始咩,咩地叫唤两声,随后合着轻快的乐曲,穿过人群跳进圈内表演。模拟山羊吃草、饮水、磨角、仰头环顾等形象,生动逼真;或用角顶撞周围的观众,风趣的表演,常逗得围观者大笑。伴奏乐器有:热瓦普、弹

布尔、独它尔等,曲调轻快、热烈,节奏多为2/4
拍。

工尺谱

kung ch’ih p’u

乐谱。中国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尺等文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其历史悠久,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西元933)写本《唐人大曲谱》(所用谱式为宋人所称的讌乐半字谱)即为工尺谱的体系。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经过宋代的俗字谱(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张炎《词源》中的管色应指字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指法谱),至明清时期,发展为通行的工尺谱,广泛应用于民间歌曲、器乐曲、曲艺、戏曲等乐种中。工尺谱不用小节线,只以板眼〔见板眼〕记号来表示强弱拍,其书写方式分立式、横式、斜式三种,传统书写方式系直行由上而下,自右而左,如立式(又称玉柱谱)、斜式(又称蓑衣谱)等皆属之。工尺谱与简谱音高对照如后:〔参考《中国音乐词典》〕


广义词:中国传统记谱法
相关词:唐人大曲谱

巾舞

chin wu

舞名。汉代杂舞(在宫廷、筵宴演出的民间舞蹈)。又称、《公莫舞》。舞者有男有女,舞蹈特点是表演者执巾飞舞。类似当今的《长绸舞》。汉画像砖石有不少《巾舞》的形象。四川成都杨子山
汉墓出土的百戏画像砖,其中有一女子双手执绸而舞,长绸横飘空中,女子回头注视身后一手执鼗鼓的侏儒,他正蹲步追赶女舞者。形象栩栩如生。山东安邱汉墓出土画像石,一男舞者甩舞长绸,舞姿豪放健美。《晋书》记载:相传《巾舞》即《公莫舞》,与楚汉相争时鸿门宴的故事有关。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起舞,以袖相隔,并劝阻说:「公莫!」以此得名。后演变成《巾舞》。随即作者沈约又否定了此传说认为《巾舞》与《公莫舞》并非同一舞蹈。它们有各自不同的来源。实际上,《巾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周代六小舞之一的《帗舞》,舞者就要执缯(丝绸)起舞。隋、唐宫廷宴乐之「九部乐」及「十部乐」中均有「清乐」(即清商)部,包括许多乐舞节目,其中列有《公莫》名目。《旧唐书‧音乐志》沿袭了《公莫舞》即《巾舞》之说。随着不同朝代,《巾舞》形式时有变化,如隋代宫中所存《巾舞》等,按隋文帝命令取消了舞具,舞者不执巾。唐代墓室壁画仍有挥帛而舞的舞蹈形象。直到现今,戏曲及民间舞中,仍保存了技艺很高的《长绸舞》。这当是古代《巾舞》的现代遗存。

同义词:公莫舞、帗舞
相关词:长绸舞

kan

舞具名。亦称为盾。武舞舞具之一。也是古代作战时用以保护身体抵御兵刃的一种防御性武器。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有《干舞》,该舞是周代六小舞之一。所用舞具即干。周朝管理乐舞道具的官员叫做「司干」。周之「四夷乐」中称为「禁」的乐舞,也用干为舞具。汉(西元前206~西元220)之《育命舞》、宋(西元9601279)之《威加四海之舞》皆用干为舞具。〔见《干舞》、《育命舞》、《威加四海之舞》〕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