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1959年,在民丰县尼雅
关于新疆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
遗址东汉时期的墓葬中,发现有缬染棉布。1980年,在同一时期的楼兰城郊古墓葬中,也发现有素色棉布。1995年,又在尼雅遗址一墓葬中,发现两干尸上覆盖的布单及男尸穿的袍子、女尸的内衣均为棉布制作。所以有人认为,在东汉末期,新疆可能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种及其耕种技艺开始传人西域,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根据《魏书·西域传》记载,当时除高昌国盛产稻谷外,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国也都种植稻谷。隋唐时期,豆类作物在新疆的种植也很普遍,有蚕豆、豌豆及饲马的黑豆等。9世纪藏文文献《翻译名义大集》中已出现了汉族食品豆腐,说明黄豆在西州、庭州等地也开始种植。到了清代,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品种传人新疆,并且大面积种植,进一步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早在汉朝,西域的园艺业已有相当的发展,塔里木盆地缘边各绿洲普遍种植葡萄、杏、核桃等,酿制葡萄酒也已成为重要的手工业。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塔里木盆地诸国的园艺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酿制葡萄酒、晾晒葡萄干的手工业和副业也因而发展起来。枣、梨、桃、瓜等果品,已成为西域园艺业中的主要品种。园艺业的发展,使新疆很早就有了“瓜果之乡”的美称。
(2)水利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南疆地区与北疆地区相比更为干旱,大约相当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十分之一。显然,单靠大气降水进行农业生产是不行的。所以,新疆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南疆的农业生产自开始就是灌溉农业,水利建设成为发展农业的关键。
汉代,由于屯田事业的兴起,新疆的水利建设的技术和规模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前述东汉将领索励率兵屯田楼兰,横断注滨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在米兰遗
址,至今还存有比较完整的汉代水利灌溉系统。该系统从米兰河引水为总干渠,下分七条支渠,环绕古城。主干渠与支渠建有总闸和分闸,随时开闸引水和放水。这种水利控制工程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特别对引水的关键部位—渠口工程,必须仔细勘测,“相度得当”。根据调查,该灌溉区控制土地面积约4.5万亩,其中农耕土地1.7万亩。如果将1.7万亩土地投入灌溉和生产,需要一千人,劳动八至十年才能完成①。这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分散的绿洲个体农民根本无法完成的。在沙雅也发现汉代水利工程的遗迹。有一条古渠位于喀拉黑炭巴扎之西,长达100多公里。渠为红土所筑,宽约6米。在渠旁及遗址中,发现有汉代五铢钱和陶片等。轮台是汉朝最早进行屯田的地方,在这里汉代沟渠田界痕迹显然可见。水利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高昌各地均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吏—水曹,并建立了严格的用水制度。到了唐代,安西都护府设有专门管理水利工程的机构—掏拓所,并置掏拓使以主其事。兴修水利所用劳动力,由农户按地亩摊派。其后,至元明清各代,新疆各地管理水利的机构和官员的名称虽有变化,重视水利,严格用水制度的内涵却没有多大变化。在兴修水利的实践中,新疆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学习外地经验,创造发明了“坎儿井”技术。坎儿井也称“井渠”,南疆各地都有,而以吐鲁番为最多。其法:利用地形坡度,选择一地开挖一井,然后每相隔40~50米加开一井,井与井之间凿地洞相连,犹如串珠,各井底部相通,以第一井之水,溢而人第二井,次第而下,水从最末一井导出地面,再通过地面渠道浇灌农田。坎儿井有长数十里的,也有长数百里的,日浇田三五亩至数十亩不等。它主要是防止渠水蒸发而最大限度的利用水源。
(3)蚕桑、缫丝
新疆原来桑树很少,不知养蚕缫丝、织绸织锦。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桑养蚕、缫丝织锦的技艺广泛传人塔里木盆地缘边各国,
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地都比较普及。吐鲁番出土的这一时期文书中,有不少涉及种桑养蚕、缫丝织锦。例如:《西凉建初十四年(公元418年)严福愿从阚佥赁蚕桑券》的租赁契约中,记有“赁三薄蚕桑”的字样①。《刘普条呈为绵、丝事》记有“都合绵七斤”、“杨瓜生丝一斤”、“索卢来丝十两”的字样②。“绵”为丝绵,既可纺成绵条,织造锦缎,也可充纩以制冬袍。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记载塔里木盆地缘边各地不但能种桑养蚕,还能织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锦。例如《北凉承平五年(公元447年)道人法安弟阿奴举锦券》提到举借“高昌所作黄地龟兹中锦”③,《北凉承平八年(公元450年)翟绍远买婢券》提到买者交与卖者“龟兹锦三张半”④,《高昌主簿张绾等传供帐》提到“张绾传令,出疏勒锦一张,与处论无根”①,等等。由以上出土文书可知,当时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国普遍种桑养蚕,丝织工业十分发达,能够纺织各色丝织品。其产品各具地方特色,不但被当地土著民族所喜爱,而且深受汉族居民的欢迎。到了唐代,在植桑养蚕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绸纺织在西州、于阗等地都有所发展。其中,吐鲁番出土的绢花,绢质细软,色彩鲜艳,造型绝美,巧夺天工,反映了精巧手工艺的水平。新疆的蚕桑、缫丝业,历经宋、元、明各代,经久不衰。特别是到了近代,内地的栽桑、育蚕、缫丝、织绸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再次传人南疆各地,促进了新疆的蚕桑、缫丝业的复兴与繁荣。清末,南疆各地的茧丝产量已达70多万斤,和阗织绸的机户增至l
200余家,绸的产量大为增加,远销中亚、南亚次大陆诸国和俄罗斯。
(4)牧业、毛织品
北疆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牧业区,天山山间的许多山谷和盆地,以及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流域水草丰美,先后有塞人、月氏、乌孙、匈奴、柔然、突厥、回鹘、蒙古、准噶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在这些地方“庐帐而居,逐水草”①。畜牧业在这些游牧民族社会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畜群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的生活资料。畜群中多马、牛、羊、骆驼、驴,
、毛罗、缂毛、毛毯、编织饰带、毛绣品等。到了近代,新疆已经利用当地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建立起了毛纺织和皮革加工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
还有驹骠、驮骡、骅骥等“奇畜”。人以肉为食酪为浆,衣皮革、被旃裘。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就有了以毛绒纤维为原料的纺织手工业。汉代,西域生产的毛织品非常有名,因而受到内地人们的喜爱,争相采购。《汉书》的作者班固就曾经给他的弟弟班超写信,托他为侍中窦宪买毛织地毯之类的产品。在其以后的两千年间,新疆的毛纺织业不断发展。毛纺织品不仅数量多,花色品种多,而且工艺水平高。古时,毛纺织品种主要有褐、厨
四、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