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与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与省思

(二)探究古蹟保存的真实性价值与意涵

历史建筑再利用与古蹟保存是臺湾地区现阶段相当受瞩目的课题,追求「真实性」与真相,

是支持、合理化保存工作得以持续的重要基础;在文化资产保存法里,指出「古蹟应保存其原

有形貌及文化风貌」,即是真实性的具体实践。过去,臺湾地区的古蹟、历史建筑的修护,由于

缺乏完整且清晰的建筑史研究作为基础,非但对建筑构造反映的文化意涵无法清楚的解析;进

而在修復的断代、保存标的以及形式、技术等也多有偏差之憾。藉地域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将

传统建筑的价值判断由既往常用的规模大小或装饰华丽的表象,落实至深层的构造与构材形式

特徵,所反映的文化意涵,进而作为釐清保存或再利用的之重要指标。

伍、结论

综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结论,作为未来相关研究调查与论述之参考:

一、藉由归纳历史地理学及各跨领域论述发现,中国南方闽、粤建筑与臺湾存有文化投射(镜射)的现象;经由文化流动所生产的地域性特质,可为臺湾传统建筑在地域建筑史观研究方面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与研究价值的意义与定位。

二、臺湾地区传统建筑由民居聚落群聚而成,藉由归纳构成聚落地理内涵,辩证文化流动下的聚落地域性特质与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并说明建构臺湾传统建筑地域建筑史观研究架构的重要性。

三、经由本研究初步史料蒐集与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呈现有缺乏直接文字史料的困难。在瞭解早期汉人移民臺湾屯垦地区之路线经过与分布区块,以深入瞭解大陆闽南地区,泉、漳、潮州来臺执业大木作匠派之源流脉络。对于这样地域建筑初探研究成果,证明有继续研究臺湾地区传统建筑地域性特质的必要性与价值。惟目前仍缺乏直接的文字记载,本研究除就现存实物和移民祖藉等进行比对外,对于相关的田野案例、文献、口述访查,也必须持续深入蒐集,期能有所突破,作为后续研究发展之可能性。

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快速流动的年代,国际化与全球化促使物质与文化的流动加剧,跨领域的知识交互作用,不断产出新的复合或复制的物质。建筑是一种人类活动中物质反映的呈现,过去,臺湾传统建筑随着静态的历史前进,因为文化驻足的週期长容易被察觉或找寻其原样形貌;相对的,臺湾传统建筑现在所处的是一种有流速的动态时空,新的建筑不断的将过去覆盖,新旧渐渐融合,建筑文化的存在价值逐渐模煳,产生了混屯的错置现象。因此,积极从事臺湾建筑史研究,重构臺湾地域建筑史,是一项迫切亟待且重要的工作。在臺湾如此,,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更是如此。

陆、参考文献

薛益忠都市地理学三民书局
2006.08

三民书局编辑部高中台湾史地图三民书局
2006.08

林美容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博扬文化
2006.03

地域建筑与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与省思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