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臺湾建筑史的发展,自1949年光復后,以臺湾传统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活动甚少,直到1970年代,在乡土运动风潮的影响下,才逐渐受到重视。对臺湾近代建筑具有独到见解的李干朗先生于1980年以编年史的撰写方式,出版《台湾建筑史》一书,内容主要以臺湾荷据时期至日据殖民为断代年,以个例方式呈现各类臺湾建筑形式,是一部以通史笔法对臺湾建筑的综合性论述,另外,同氏于1987年编着《金门民居建筑》,则是针对金门地区传统门居建筑的论述,两部着作虽皆涉及地区性匠(师)派的讨论,但仍未能跳脱藤岛氏的基本框架,且以个别建筑现象的通则,诠释各类建筑的特色,这样的论述,虽有助于传统建筑研究的分类,却也缺乏说明地域性建筑的特质。
臺湾于1982年文化资产保存法正式公布,古蹟保存运动带动了对于台湾传统建筑的研究风潮;研究多以古蹟的个案研究与修復计画为主,关于地区性建筑特质议题的探讨仍旧显少。九十年代起,本土化运动的崛起与影响,臺湾研究成为一门显学,有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俗等等观点,有颇多学者投入研究,整合性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重视。20因此,在建筑史的研究上有两个较为值得注意的现象,分述如下:
1.近代建筑地域主义与世界文化史理论研究
自1940年代开始,近代建筑理论思潮与世界文化史研究意识抬头,其中地域主义(Region
–
alism)的论述提供建筑史研究的另一个发展向度。地域主义主张明确地意指地方具代表性流派而言,并非用于表达气侯、文化、技艺等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乡土特色;而地域主义的内涵与意义,应当属存在取决于地方政治核建筑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一种地方风格出现的先决条件不仅需关注到当地的经济繁荣与否,更需取决于一种强烈的发展个性与感情。所以,地域性主义建筑(Regionalist Architecture)对于本土建筑自觉亦是显明的产物,这样以一个(种)文化描述所形成的中心地带,周围围绕着不一定有秩序的附庸关系模式,与各领域间形成的自由边界现象,为本研究探讨建筑史及地域性建筑特质的研究开展另一种可能。
2.地方性史料研究的重视
近年古蹟研究,研究多为参考古蹟调查方法,藉田野调查、访谈、踏勘等第一手史料作为研究台湾传统建筑的基础。徐明福先生并在《台湾传统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一书中,提出「迈向地方性的研究」的观点与方法论。21另外,1998年间,郭肇立先生于<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方法>一文中,讲述聚落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指出「聚落研究离不开一群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1998,《聚落与社会》。因此,聚落宣示了整体意义,无法分割成单独的建筑类型、宗教圈、政治制度、都市体系、经济因素或人类学等其他单一领域学门,进行讨论。上述所称「地方」、「聚落」,指具明显「社会组织」和「宗教组织」的范围而言,如村、镇等;和本计画由历史地理学及开发史观所界定较大范围的「地域」并不相同。
3.研究地域性传统建筑大木匠师派别相关论述
关于臺湾传统建筑匠师派别研究,经归纳整理主要包括李干朗对「陈应彬」、「洪坤福」、「蒋馨」等匠派,徐裕健对「陈专琳」匠派,前二位与阎亚宁对「王益顺」匠派、李奕兴对「郭友梅」匠派,以及其他论者对于柯焕章、黄龟理、潘丽水、庄武男等匠师的研究22。这些研究对于各匠派的工匠组织、执业情况、作品风格、特徵与分布情形虽有深入探讨,但明显的缺乏横向的联繫与整合性研究,仅能表达庞大臺湾建筑谱系的一支,未能呈现在地地域性建筑的整体风貌及突显地域性建筑文化风格的特徵。另外,自臺湾传统建筑相关研究论文中,亦发现与传统匠派相关研究之论述;其中,邱上嘉1989硕论《台湾一般传统木构造民宅营造技术的多样性研究—以嘉南平原地区匠师访谈为例》、吴培晖1996博论《1911年以前金门与澎湖村落空间的比较》及张宇彤2000博论《金门与澎湖传统民宅形塑之比较研究》等23。虽然研究涵盖臺湾嘉南平原地区,金门及澎湖民居传统建筑为对象,均提及木作形式、类型的组成与两地民居差异比较;却忽略臺湾移民主体蕴含的在地文化与本质,金门、澎湖两海岛传统民居虽具特色,也因受限于空间规模,对于地区特徵之差异较不明显,且传统建筑之多样性较为不足。
参、研究价值体系及方法论之建构
本文以地域建筑及建筑史研究论述为主,其资料分析概括以类型学及形态学相辅相成。类型学系以过去研究,累积对臺湾传统建筑的认识,实务经验的分析判断所归纳之法则进行初步分析;再将田野调查所得现况资料,运用形态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将基础资料进行交叉分析与推论描述的比对,以兹与原乡形式比较,建立臺湾地区传统建筑基型演化与变迁的文化谱系脉络。因此,论述臺湾传统建筑的史观与地域性特质,就必须先探究臺湾传统建筑的原形样貌在文化流动中代表的历史性的象徵意涵。
关于本研究价值体系及方法论的建构,主要受近代城市史与都市地理学研究的驱动,由传统静态(static)的研究趋向动态(dynamic)的研究24,基于研究趋势由型态论转为着重于「过程」(process)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研究价值体系及方法论的建构,有了新的视野与整理;将分述时间与空间对臺湾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质及建筑史观变迁脉络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时间观:
臺湾由始至终,基本上并不是一个封闭型的社会,不但长期且持续的接受移民,与原乡保持稳定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活泼的内部互动与西洋风文化的融合,均突显了臺湾移民社会动态变迁的事实。臺湾移民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过程,由接受到转化重组的长时期变迁,存在着相当独特现象。倘若把原乡视为一个投入前的主体,而把移民社会视为一个接受的客体,则彼此间的对应可以介由生物演化论说及数学函数关系予以解释。如下图3所示。
-
直接投射(mirror)
交互作用
交叉影响
原
乡原形基型(典型) 新基型 中国南方闽、粤原乡住居建筑型态。
汉人原乡移民路径迁徙的臺湾新住民建筑型态。
住居文化与洋风文化融合演化下的建筑型态。 原乡F(x)
对臺湾第一波
投射Y
衍化与演化期K
图3
原乡移民文化动态变迁投射与衍化关系图
原乡的定义域F(x)中因着闽粤各地区的文化质性的差异,可区分为F(X1)到(Xn);而在臺湾对应域的投射,则分别有Y1到Yn。函数关系原本是一偶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文化重组的过程中,第二波的内部对应,就会产生二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关系。经由反覆多次的融合后逐步形呈了新的文化排列即新文化秩序。
二、空间观:
臺湾地区传统建筑源于中国南方建筑的原乡形式,在时间的流动上均有其对应的函数座标位置,说明其空间的对应关系。但是在空间的向度上却仅能介由空间现象对应到一个时间位置;因此常常无法完整看见物质的全貌。因此,藉由空间中不断生产的活动来加以区隔,以城市及地域的概念由面的整体看待臺湾的传统建筑。西元1933年,德国学者Walter
Christaller提出都市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心地理论的概念,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都市中心区地带(Central
Place)成长速度并说明一个区域或国家内之都市或城市阶层及其空间的分布型态。如下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