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回叙方法
1-5动态的文化史
1-6历史区域地理
2、新兴的方法
2-1人类是景观变迁的动力
2-2过去历史遗址与文化差异
2-3生活方式
2-4理论模式
2-5景观遗址的保护
2-6古人的地理感知(文献及文物)
(日)历史地理学者
-13类
彙整:
小川琢治、石桥五郎、小牧实繁等研究分类
近代
明治维新后1867-1912
1.史前地理
2.条里制
3.景观变迁
4.城市
5.聚落
6.交通
7.人口
8.农业与灌溉
9.森林
10
政治
11.历史
12.地理学中的符号学及语意学
13.区域研究和理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至此,于西元1976自英国地理学协会〈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当时加入历史地理小组的会员为529位,大约有40%的会员研究兴趣在乡村;20%在城市;10%是社会;8%是人口;5%是工业;5%是一般研究;另外有3%是运输、测绘与地图、研究方法、感知与态度(sensibility)及其他等等议题。
表2
1900以后东亚地区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畴与分类情形
研究学者 |
时间 |
发表地点 |
研究范畴与分类 |
阙维民- 原26类减少为21类 |
1975-1997 |
1.历史地理学报- 2.《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復原、构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
1.人口 2.城市 3.理论与一般历史地理 4.农村与区域社会地理 5.土地与土地利用 6.农业及畜牧业 7.区域聚落 8.通讯与交通 9.经济发展 10.文化与宗教 11.工业与工业化 12.医药与卫生 13.贸易 14.民族与妇女 15.环境变迁与灾害 16.景观 17.政治与行政地理 18.探险及地图测绘 19.环境与资源管理 20.教育 21.休闲与旅游 |
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三位学者 综合归于七大类 |
1963-2001 |
1.復旦大学《历史地理》、陜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及北京环境变迁研究会出版的《环境变迁研究》等学术期刊。论有专着 ◇1986 (原名《河山集》,1963年联经出版) ◇ 1979 ◇ 1987 ◇ 1987-1988 ◇ 1987-1988 ◇ 1982 ◇ 1991 ◇ 1991 ◇ 1993 ◇ 2001 ◇ 2001 ◇ 1986 |
1.传统的沿革地理 2.自然环境的变迁 3.过去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4.过去地理的重建 5.地理现象的起源与传播 6.历史地图与地图史 7.历史地理学理论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3
1945以后至2006臺湾地区从事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范畴与议题
研究学者 |
时间 |
发表地点 |
研究范畴与分类 |
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历史地理学班) 受温斯(Harold Wiens, |
1985以后 |
1.台湾作物的引进与传播 2.从地图上的证据看台湾海岸线的变 迁8 3.台湾贸易港口的兴起和衰落 4.台湾渔港的兴起与衰落9 5.近三百年来台湾人口的变迁 6.以光復以来台湾农业的变迁 7.清代台湾的樟脑业 8.清代以来影响台湾行政区划的自然 因子 9.台湾盐业的历史地理 10.台湾的糖业:一个地理变迁的研究 11台湾稻米的生产:一个历史地理学
的研究 12.台湾的对外贸易:一个地理变迁的 研究 13.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或方法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综上,仅就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及处理方法来说,大致可略区分为15个可被讨论的议题与方向:
(一)政治疆域的变迁
(二)地理发现与探险
(三)古代方志
(四)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五)历史对地理的影响
(六)过去地理的重建
(七)不同的连续文化层景观
(八)古今地理的变迁
(九)地理变迁的过程
(十)历史地图
(十一)对过去地理的回顾
(十二)历史地理遗迹的研究
(十三)对过去地理的感知
(十四)历史地理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