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二十八宿彩塑,除三身残破,其余均保存完好。手法细腻,刻画入微,形象个性鲜明,是少见的元代雕塑精品。
在太原市西南二十公里的龙山山巅,有一处元代道教石窟,开凿于元代初年。共八窟。各龛造像数量不等,共四十七尊,大多保存完好。雕像多已残破,完好者三分之一。“三大法师龛”、“七真龛”中顶部的凤纹、龙纹藻井颇精致,堪称佳品。整个龙山道教造像雕工朴实,形象敦厚,但缺少变化,较呆滞。
元代雕刻还应特别提到两位杰出的雕刻家阿尼哥和刘元。
阿尼哥(1243-1
年),尼泊罗国(令尼泊尔)人,元代喇嘛教艺术的先驱者,幼名八鲁布。中统元年(1206年)尼泊罗国王命他率领民工80人来吐蕃(今西藏)造黄金浮屠(塔),并由他监修,时年仅十八岁。第二年塔建成,阿尼哥请求回国。帝师八思巴念其聪敏,便将他留下,“乃祝发受具为弟子”,并偕其入京朝见元世祖。从此便得到朝廷重用,任元朝诸色匠人总管。阿尼哥在朝供职十多年,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同时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
刘元是阿尼哥最有名的弟子,字秉元,蓟县宝坻人。活跃在十三世纪后期。刘元作为宫廷御用艺术家,受到元世祖、元仁宗的特别器重和礼遇,但也受到种种限制,没有皇帝的特许不准为外人造像。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
三、元代工艺
蒙古族入主中原,上层统治者的审美理想、爱好均与宋代有所不同。元对外交通空前扩大,迎来了不少新顾主。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影响,工艺方面出现了新技术,增加了新品种、新式样。
元统治者对工艺技艺有特殊的兴趣,元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有时攻入一个城池把全城人杀光,惟独不杀手艺人(包括医、巫、金银工、画塑匠、瓦木工、厨师等)。有时专门抢掠手艺人。元统一中国以后,设置了各种管理手工艺的机构。元代闻名全国的四大银工是嘉西魏塘的朱碧山、平江的谢君余、谢君和、松江的唐俊卿。其中只有朱碧山的一只银槎(酒器)流传下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瓷器
蒙古族的生活流动不定,瓷器不便搬运,易碎,被视为无用之物,所以远不如金银器受欢迎(《元典章》卷二三)。由于元朝对瓷器生产不甚重视,限制较少,故而民间瓷器的生产便更为自由。元瓷器生产仍以兴盛于宋代的景德镇为全国瓷业中心。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等新品种,拓宽了瓷器釉下彩及色彩装饰的新途径。元朝规定瓷器上不准描金,故艺人们多在瓷器釉下彩及色釉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种朴素美。
青花是元瓷中最负盛名的品种,享誉中外。青花瓷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青花釉里红,使瓷器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品。1964年在河北保定出土了一件青花釉里红雕花盖罐,在浑厚的器体上综合使用了彩绘、雕刻、缕、堆、贴多种技法,以蓝红两种色釉表现。1979年9月在江西丰城县发现了元代纪年釉里红瓷器,釉色均呈影青,用青花和釉里红彩饰,或用青料书写文字,釉质光泽温润、瓷胎洁白细腻。
元代青花罐
元代青花碗
元代青花瓶
江西丰城县发现的纪年影青青花釉里红塔式盖罐
釉里红芦雁纹
高5厘米,口径14.5厘米
1980年江西省高安县窖藏出土
江西省高安县博物馆藏
雕漆工艺
雕漆工艺在元代也有所发展,雕漆始于唐代,至元代达高峰。雕漆可分剔红、剔黄、剔彩、剔犀等多种。唐宋雕漆实物今未见,元代雕漆继承宋代传统,“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 剔红是雕漆的一种,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数十道以至上百道红色大漆,待稍干,在红漆上雕刻图案。相传,剔红始于唐代,宋元时颇流行,到明清,已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性品种。元代雕漆的代表工匠有张成和李茂。
张成,嘉兴人,元后期著名雕漆工艺家,对后代雕漆影响很大。其子张德刚继承家法,被明永乐皇帝召到北京,主持宫廷漆器作坊。
杨茂,与张成同时,同里而齐名,风格也约略相同,若从传世作品比较,则张成较浑厚,而杨茂却略妍巧。
剔红山水人物图圆盒
元
通高3.9,直径12厘米
1952年江苏省青浦县任氏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张成造”款剔红栀子花纹盘
元
高2.6,口径1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茂造”款剔红观瀑图八方盘
元
高2.6,口径17.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织绣工艺
元代织绣工艺花色繁多,其中织金锦缎是元代纺织业中的新工艺,它的特点是在丝织物上加织金银线,其中的纳石失(纳石失一词源于阿拉伯语,属于金锦是一种)最为宝贵,元朝对织金锦缎生产十分重视,国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纳石失成为上层统治者庆典大宴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他们穿、盖用纳石失,赏赐功臣用纳石失、酬答外宾用纳石失,甚至送葬也用纳石失。以纳石失为贵重礼物赏赐臣属及外宾,在元代文献中多有记载。
元代传统的丝织工艺继续发展,绵、毛织工艺迅速普及。织绣、刺绣也相当发达,
1975年,在山东邹县元代李裕墓中出土了几件元人刺绣衣服,完整如新,具有典型的鲁绣特点。所绣人物、花鸟等形象真实生动。
团龙凤纹织金锦佛衣披肩
元
衣长43,领高8,肩宽70,
飘带长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