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后人”陈留王”的历史

249年,司马懿、司马师父子策划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夷灭三族,控制曹魏大权。254年,司马师逼迫曹芳退位,立曹髦为帝,大权独揽,并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最后死于班师途中。
260年,曹髦“不堪坐受废辱”于司马昭,决定“以卵击石”,却不幸死于成济之手。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265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接管权力,让曹奂退位,建立西晋。魏国灭亡,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
司马炎对蜀汉皇帝刘禅、吴国皇帝孙皓,都好吃好喝招待。相对刘禅的安乐公,孙皓的归命侯而言,曹奂的“陈留王”,地位更高,国祚也更长久。甚至,与司马氏相爱相杀到一百多年之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11年,匈奴攻克洛阳,酿成“永嘉之乱”,士族南渡。317年,琅琊王司马睿也跑到了江南,在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继位,建立东晋。史称:晋元帝。司马家族不绝,“陈留王”也跟着溜到了江南。落难之日,司马家还不忘记“陈留王”,朝廷拨款供养。绝非是好心,纯粹是为了与北方争夺正统,给自己制造舆论。好向后人说明,自己的皇统是从曹家继承来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曹家后人衣食无忧,在战乱中活下来。司马睿建立的东晋没能中兴王朝,“王与马共天下”,连皇帝本人都被门阀士族控制,过得很憋屈。整个东晋103年,不是幼皇登基,就是军阀混战,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420年,偏安一隅的东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一年,刘裕开始策划称帝,自然也要玩“禅让”这一套,没有这套说辞和步骤,就没有正统性。“陈留王”曹虔嗣与文武百官充当“逼宫团”,让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搬出皇宫。《晋书》记载:“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劝进”。得,当年司马家留了老曹家几世富贵,就换来这个下场,估计司马德文内心是崩溃的。但是老曹家也没做错,当年你老祖逼迫我老祖让位,现在掉个个儿,该我上场了。
当时,正在北魏宠幸于太武帝拓跋焘的崔浩曾评价说:”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现在由曹操后人劝进,无比政治正确……
此时,距离曹魏灭亡仅155年。曹虔嗣乃曹奂的六世孙,孙子的孙子的儿子,曹操后人总算找回了面子。司马德文憋屈退位,刘裕可没有善待皇室的习惯。他又不是贵族出身,刘邦后裔也许只是攀附名门。穷人堆里爬出来的富贵,让他没有任何心慈手软。利落地举起屠刀,将“德文兄”处死,司马皇室也大多被诛杀。至此,“禅位”帝王很少得到善终,刘裕开了先河。
南朝宋建立,曹家继续得到优待,“陈留王”还是曹家的。479年,禁军大将萧道成想取代南朝宋,“陈留王”曹粲又参与进来,他跟着百官入宫,让宋顺帝刘准退位,把江山交给萧道成。刘准退位,刘宋皇室也被萧道成屠戮殆尽。
萧道成起初也优待“陈留王”曹粲,继续保留封号。但是,“陈留王”毕竟缺乏影响力,且此时的“北魏”已经统一北方数十年,汉化深厚,渐有南下统一全国的迹象。南朝在军力、政治影响力上已经不具备与北朝进行正统之争的能力。能够存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因此,曹氏的“陈留王”已经不具备正统性代表。而且萧道成又与司马家不是一个朝代,没有任何过节,并没有刘裕那种“替曹操报仇”的小心思,没有为自己美化的政治依据。
萧道成继位半年后,公元480年初,废除了“陈留国”。曹操的后裔从此沦为庶民,泯然于人海中,再也未能走上历史舞台!!

曹操后人”陈留王”的历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