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的占城在海洋史上的重要影响

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 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柯枝、古里、阿鲁、彭亨,吉兰丹、勿鲁谟斯(今伊朗的波斯湾)、熘山、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卜喇哇(今索马里的巴拉韦)。 五 永乐十五年(1417)冬 永乐十七年(1419)七月 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柯枝、古里、阿鲁、彭亨,吉兰丹、勿鲁谟斯、熘山、卜喇哇、麻林(今坦尚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另有说法是肯林亚的马林迪) 六 永乐十九年(1421)冬 永乐二十年(1422)八月 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剌、锡兰山、古里、阿丹(今阿拉伯叶门共和国的亚丁)、祖法儿、刺撒、熘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喇哇。 七 宣德六年(1431)冬 宣德八年(1433)七月 占城、爪哇、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剌、暹罗、锡兰山、熘山、小葛兰、加异勒、柯枝、古里、勿鲁谟斯、祖法儿、刺撒、阿丹、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利亚境内)、天方。

10

从表格可发现,有几个地方是郑和下西洋所必经之处,分别是占城、满刺加、古里、锡兰山。为了适应远洋航海的需要,郑和船队以占城、苏门答剌、锡兰山和古里为四大交通中心站,其中占城、苏门答剌属马来半岛范围;锡兰山、古里属印度半岛范围,而占城、古里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要冲之地,船队经此往来交通尤为频繁(郑鹤声、郑一钧
1989:302),本文兹就占城作一分析。

梁志明先生认为当初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巩珍等人,在其着作11中皆把占城列为第一位,而费信更在《星槎胜览》清楚写明:「十二月于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到占城国」(「明」费信
1954:1)。且《武备志》所载《郑和航海图》,指明宝船从太仑港口开船出吴淞口,经福建,过琼州府(海南岛),渡交趾洋(今北部湾),往西南航行,在国外的第一停泊站便是占城国的新州港。又《天妃之神灵应碑》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踰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禾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梁志明
2004:1-2)。又《通番事蹟碑》亦记载:「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明」钱谷
1983:722)。

以上种种说明了占城是下西洋的首站,因此,成祖的航海事业,势必与占城脱不了关系。而明朝与占城两国良好的关系,对于郑和下西洋更有莫大的帮助。先从郑和航海线路图来看,占城的新州港特别被点名出来:

郑和下西洋时的占城在海洋史上的重要影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