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自我表彰的《十全记》里将清缅之战作为生平十大功绩之一,但事实上这场战争清庭4次出兵,拉锯7年,并未取得实质性大胜,而且伤亡惨重,耗资甚大,折损了诸多名将,最终只得了份虚与委蛇、并未落实的归降书。
以当时的悬殊国力和大清自命清高的姿态而言,其实已经算是一场败仗,为此乾隆的自表一直备受后世诟病。这块西南“僻壤”上的小国如何让踏平西北的大清陷入苦战呢?极盛的大清遇到了怎样的劲敌呢?这要从两国情况说起。
清缅战争历史前情
中缅的邦交是从汉朝开始的,元朝时忽必烈曾派使者招缅甸加入纳贡系统,但使者被当时的蒲甘王杀掉,震怒的元直接派兵攻陷了缅甸首都,将缅甸设成了行政省。缅甸就此分裂,藩属关系维持到了明朝。
到了明朝后期,中原势力逐渐衰微,缅甸又出现强权东吁王朝,借西南边境混乱的土司治理模式向内入侵,结果被万历皇帝清剿后再次分裂。但由于明朝走衰,缅甸对中国边境的侵扰持续不断,地区关系僵化,两国外交关系阻断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清朝稳定后,历代皇帝一直疲于应对西北大患,对西南持续不愿的小乱不痛不痒,最终养虎为患。清朝强盛,暹罗、老挝、琉球等地都加入了纳贡体系,缅甸也有加入意愿,但贡榜王朝的崛起改变了缅甸国内局势。
缅甸是连接东亚与南亚的走廊,贡榜王朝乘势吞下印度、老挝、暹罗等多国疆域,扩张之势如火如荼,成为东南亚最鼎盛的势力。膨胀的缅甸没有放过大清这块肥肉。
当时两国边境割据土司势力非常多,一部分归于大清治下,一部分归于缅甸,其实大都两面骑墙。缅甸不断向内地扩张势力,云南朝廷表现得异常软弱无知,对缅甸的政治局势变化毫无知觉,对许多土司上报的缅军滋扰、劫掠情况视而不见,对朝廷瞒报、迟报。
前方情报迟滞虚假,朝廷专注准格尔叛乱,一切都给了缅甸可乘之机。
愈演愈烈的四次大战,清庭重创,缅甸衰落
1762年,贡榜王朝纠结土司进攻边境地区,耿马土司率众反抗,杀了近二百缅兵,为了息事宁人向贡榜进贡,最终却被云南朝廷扣上“杀良冒功”的帽子处死了。
这无疑助长了缅甸嚣张气焰,缅军滋扰愈加肆无忌惮,劫掠成风,连人口都不放过,瞒不下去的地方官终于以“外匪劫掠”这种不痛不痒的理由向朝廷上书了。乾隆大怒,决定征缅,清缅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一战轻敌小闹,折了颜面
当时清朝强盛,而且刚刚平定了新疆,对于西南小乱不以为意,就地派遣云贵总督刘藻前去平乱。刘藻文人出身,不熟军事,却最善揣度圣意,敷衍军情。
他像模像样派了一支战力绵软的绿营兵前去边境,在缅军劫掠完撤退前只抓了5个人,却上表称大捷,缅兵望风而逃,哄得乾隆高兴。但缅军三个月后就杀了回来,占领了车里地区,并且向清庭宣布将该地区纳入自己国土,直接折了乾隆颜面。
刘藻大惊,马上派三千部队去追缴,结果却被缅军游击战大破,死了数百人。谎报军情、迟误战绩、战败失地,刘澡忧郁不已,最终自尽而亡。
二战令色官员误国,疆域渐失
刘藻战败后,乾隆将陕甘总督杨应琚派到了云南,本以为这个镇守西部的大吏能扳回一局,不想这位大学时比刘藻更为令色,差点误国。杨应琚上任后下令追击撤退缅军,当时缅甸忙于应对暹罗,给他们留下一片空城,清军毫无收获。
杨应琚与刘藻一样将坚壁清野当做大胜上报,并颇有气势地发了讨缅檄文,号称统军50万,有火炮上千,不日即可攻陷缅甸,引得一些摇摆土司纷纷归降。
之后杨应琚愈加轻敌,率兵1.4万进攻缅甸,在水路要塞新街补兵、增援上相当吝啬,只留千人,最终被缅军攻破,死伤掺重不说,还让缅军顺势跨进疆土驻兵,悄然形成合围之势。清军再次发兵时,缅军凭借火器和地势之便顽强抵抗,激战数日。
杨应琚派刘德成做后援,谁知他却踟蹰不前,导致马成龙部队渡江时几乎被缅军全歼,缅军再次见好就收,悄然撤走,又被杨应琚以大胜上报。之后担心缅军截断后路,清军撤回陇川,缅军进入陇川追击清军,清军一路溃败、丢盔卸甲,仍上报朝廷大捷。
杨应琚没了战胜把握,开始议和,两厢撤军过程中又在猛卯大战,各有死伤,清军照例上报朝廷大胜,杀敌上万。一直被蒙在鼓里的乾隆从侍卫处得知战况真相后勃然大怒,将一直谎报军情、一路丢失疆土的李时升、杨应琚等主将统统处死,二战告负。
三战浩荡开开拔,折损猛将
两场拉锯战下来,云贵本地的绿营兵损失惨重,无力应战,乾隆这次非常重视,不仅派遣了平疆大将明瑞做总督,还给他派了三千朝廷最精锐的八旗兵,加上川蜀抽调八千兵力与本地绿营,总出兵规模达到了两万多。
明瑞是武将出身,还有平疆战功在身,比前两位文官气势都足,亲自率领万多精兵从宛顶攻入缅甸。此时缅甸已经灭掉了暹罗,主力回援,实力更胜,但他们游击战打得炉火纯青,照例坚壁清野。
明瑞一路留军驻守一路领兵前进,一开始过山渡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观音堡打了一战,驰援有度,大获全胜,取得了清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见识了八旗厉害的缅军拒不迎战,明瑞决定主动出击,攻打守军最强的蛮结。
缅军占据地利优势,又修木栅栏,又设突刺陷阱,但最终都被明瑞分兵合作策略击退,最终拿下蛮结,杀敌两千,缴了不少军备补给,取得大胜。之后明瑞继续,但长驱深入,不断受到缅军小规模滋扰,清军渐渐人困马乏,只得在孟隆驻扎,患病者多,战力日减。
而本土作战的缅军越战越勇,将蛮结等多个据点又夺了回去,两厢优劣势转换。明瑞不得不率军退守木邦,额尔登额奉命支援,却畏敌不前,导致木邦被围困。
最终明瑞率几百八旗精锐为全军殿后,力战后不敌围剿,战至全军覆没,命仆人将自己辫子带回朝廷,自缢明志,乾隆闻讯悲愤不已,特赐明瑞“果烈”封号。第三次大战就这样以大将悲情陨落告终。
四战水上牵制,不胜不败,疲乏结束
明瑞死后,乾隆对缅甸之患尤为重视,派出了最高配队伍——傅恒、阿里衮、舒赫德、鄂宁协同作战,军队以八旗为主,还调配了水师。乾隆还曾想拉下大国面子联合暹罗,打探之下才知道暹罗已经灭国了。
南部边陲路滑水多,缅甸尤其擅长打游击,清军在陆战上一直吃亏,为此第四次选择以水战为主,专门派了几千人到坝上造船。出兵时,傅恒八千水军浩浩荡荡从大金沙江驶过,阿里衮将军率1.5万军士乘着造好的船从野牛坝出发,准备两路分功合围。
以逸待劳的缅军摸清了清军战略,在新街附近布好兵马与清军对峙。第一次对清军取胜,杀敌三千多,拿下了新街。第二次两军在老官屯对战,缅军凭借先要地势固守,为躲避。虽然水战打沉了缅军众多战船,但双方拉锯多日难分高下,渐渐力竭。
南方多瘴气,清军疫病严峻,阿里衮等大将先后病死,傅恒自己也染病难支,私自在回报朝廷时将兵士染病折损夸大到近两万,以谋退兵。而缅甸也被连年征战和再次崛起的暹罗拖垮,停战意愿强烈。
最终两国前方将领私下议和,各自发回一份对各自国家有利的议和书,以致缅甸没拿到自己想要的土地,乾隆18年后才等来缅甸称臣。多年后对比两份议和书内容截然不同,孰真孰假已经难辨,第四次大战就这样尴尬结束,两国各自称胜。
清缅之战看清朝,盛极而衰,满身弊病
这场战争打了七年,清庭损兵数万,耗资900余万白银,几乎占到了国库的1/5,却收获寥寥,连乾隆自己晚年都承认是失败的。
当时的清朝还享受着康乾盛世的余温,但却被边境之乱搅扰到如此境地,不是一句缅甸极盛或缅甸占了地利就能解释的,大清本身的各种败象也已经漏出了端倪,而这种败象在百年间继续传承,导致了后来中华民族近乎亡国灭种的历史性危机。
大清之败,一败于好大喜功,骄傲自满。大清从皇帝到地方官员无不沉醉于大国面子、大国骄傲中,对于即将到来的风雨和劲敌毫无敬畏之心,一而再地轻敌、敷衍,对敌情和邻国局势一无所知,完全违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要素,导致敌人壮大,战线拉长,损失尤巨。
二败于乾隆因循守旧,不重武器研发。当时的缅甸非常重视火器,不仅引进枪炮,还雇佣了数百法国军士,凭借先进武器纵横。而富饶的大清竟死守土办法,拒绝武器创新,这种守旧遗风导致后来中国被西方侵略时毫无还手之力。
三败社会腐化严峻,乾隆好面子,文官悉数逢迎,瞒报、假报军情,直到失去战机还是谎言满篇,可见整个朝廷都阿谀之风盛行。
增援部队多次畏战躲避,导致主力围困和不必要损失,职能机构严重腐化,失去判断力和执行力。而外加当地兵士战力之弱也是整个社会腐化衰靡的写照,从上到下都在走下坡路,注定整个国家日渐衰颓。
四败不重地利,机动性差。南方地势险峻,多山水,气候湿热,对于常打平原战的北方军队非常不利,三战都因疾病损失惨重的清庭却没有吸收教训,最后连回京的傅恒都病死了。
缅甸的游击战略和本土优势确实是清军不敌的,但清军却四战都没找到应对之策,可见军队机动性能之差,学习能力之弱。
缅甸之盛是短暂的,很快又被崛起的暹罗压了回去;大清之盛是虚假的,不多年后整个庞大社会就开始倾塌。这样一场并不势均力敌的漫长战争映照的是一段兴衰过程,是历史留下的即时喧嚣,也是后世回溯中的惨淡苍凉。
人无常好,花无常红,藏在刹那灿烂底下的,要么是浴火重生,要么是行将就木。不被表象迷惑,汲取经验和教训,不走失败老路,即是每场战争留给后世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