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期佛教(Early
Buddhism)
(1)产生背景
佛教是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剧烈变化的产物。城市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大国间的争霸战争,使当时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等级间斗争异常剧烈,特别是第三、四等级与一、二等级间矛盾十分尖锐。在统治阶级内部,以国王为首的刹帝利等级,从战利品和赋税中积聚了大量财富,政治地位日益巩固和提高,不甘居于婆罗门之下。而此时婆罗门教已经腐败落后,僧侣们堕落不堪。这使得整个社会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印度社会失去活力。
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从不同角度提出反对种姓制,并汇成一股时代潮流,这也反映到思想界,使思想界也出现一种复杂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哲学、宗教流派层出不穷,印度进入了一个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两大潮流,即正统的婆罗门思潮和新兴的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沙门”是反婆罗门思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有组织的沙门宗派有正命论、顺世论派、耆那教,不可知论等,其中思想最激进的是顺世论派,影响最久远的是佛教。
此外,当时存在的“沙门”思潮诸派虽各异其说,互有争论,但他们一般对宇宙人生的研究,对业力轮回的看法,对寻求解脱的要求都有着相同的一致性,都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和平安宁,他们主张远离尘世去寻求真理和幸福。沙门思潮的思想和反婆罗门运动溶汇到一起为佛教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因而“百家争鸣”是印度转折和剧变的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早期佛教的产生便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2)佛教的创立及传播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弁尼,又被为佛陀(Buddha)、世尊、如来、法王、无上尊师、瞿昙佛等。真名为乔答摩·悉达多(Gautama·Siddhartha),一般认为他约生于565BC4月8日(“佛诞节”或“浴佛节”),卒于490BC与480BC间,一般认为他活了80岁。他是居萨罗所属达毗卫国(Kapilavastu,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出生不久母亲去世,由庶母(姨母)抚养,得了父亲的宠爱,早年生活奢侈华贵(宫殿三座,雨冬、夏轮换居住,极尽声色之娱),同时也得到良好教育(哲学、艺术、文学和武艺),并娶妻生子。29岁时他突然放弃王储地位,离家远游,遍访名师,想寻求许多不理解问题(人世无常,生老病死的悲惨、社会不平等)的答案,但一无所获。接着在森林中苦修6年,也徒劳无获,出林后,受了牧羊女善生的香乳靡,便到一频婆罗树下坐禅49天,霍然顿悟,获得“正觉”。后频婆罗树称为菩提树(Bodhi);他获得正觉之地改称佛陀伽耶。佛教还将释迦弁尼悟道前称为“菩萨”(Bodhisattvas),之后称“佛”,尊称释尊。当时他35岁,传说悟道日为12月8日(“成道节”)。
成道后,释迦弁尼周游各地布教45年,足迹遍及恒河各地,一时上至国王后妃、贵族、下至奴隶、乞丐不分种姓都可参加佛教的僧团组织,据说他有弟子数千人。80岁入涅盘(Nirvana,2月15日,“涅盘节”)。佛陀一生从事教化,却无文字著述,主要依据口头说教,根据传授对象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运用不同的语言和方法。
(3)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学说很多且复杂(三[四]法印、五蕴、十二因缘、四谛),但最基本的是“四谛”(四个真理)——苦、集、灭、道。
“苦谛”:是佛教说教的出发点。说明人生是多苦的,所谓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盛阴(色、想、受、行、识)。
“集谛”:说明产生苦的原因,又被称为“习谛”。苦因在于“欲爱”(欲望、渴求),人有了欲爱,就会有言行,便造了业(Karma,行为后果),就必然有因果报应,因而也就不断产生轮回转世之苦。
“灭谛”(尽谛):说明佛教终极目的和最高理想。就是消灭苦,先必须消灭欲爱,欲爱消灭了就不造业,不造业就没有轮回果报,从而进入“涅盘”。
“道谛”:是指佛教修行方法或达到涅盘的途径。即要修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同时遵守佛教的戒律(主要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许多人把佛教说成是“哲学的宗教”,早期佛教教义,从人生多苦入手,给处于苦难、动荡环境中的人提出了一条解脱的途径,即断绝一切欲望,脱离现实社会,通过苦行去实现幸福。它反对等级制和婆罗门教,提出了“众生平等”、“诸法无常”,这是对旧宗教的一切革命。早期佛教无烦琐的祭祀,不崇拜偶像,传教时用俗语,较接近下层群众。
二、孔雀帝国(Peacock
Empire)的兴衰
1.孔雀帝国的建立
327BC,亚历山大远征军侵入次大陆,占据印度河流域,但侵入恒河流域时遭难陀王朝的抵抗,被迫退回巴比伦。亚历山大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了傀儡统治,设立总督并驻军。乘此机会,324BC旃陀罗籍多(Chandragupta,月护王)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两年后收复了印度河上游一带,并向东攻下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317BC马其顿军队撤出印度,北印度完成了统一。因旃陀罗籍多出身于孔雀宗族,故将他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324~187BC),他所创帝国称为孔雀帝国,首都为华氏城。孔雀帝国最强大时代是第三代国王阿育王(Ashoka,无忧王)统治时(273~236BC),他继位后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征服了羯陵加,把除极南端(迈索尔)以外的印度纳入帝国版图。到阿育王统治后期帝国版图北达喜玛拉雅山南麓,南邻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到兴都库什山,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孔雀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国王是国家最高行政代表,也是最高军事统帅,且被神化。国王之下没有庞大的官僚机构,设立掌管各部门的大臣和长官,另外还有供国王咨询的大臣会议,地方上分省,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社。为加强统治,阿育王一手拿屠刀,一手拿佛经,他定佛教为国家,自己也皈依佛教,并大建庙宇。253BC他召集各地佛教高僧在华氏城集会,成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这次“结集”是为了解决佛教各派的纠争,统一教规,编撰了《论事》,列举各派不同观点。编篡整理佛教学说的注释:经(包含了佛陀的教说及其生活记录和佛教学说的注释);律(规定教团生活的文献);论(对各部派所传的经、律加以分类、注释组织而成的专门论著)。此外,阿育王还派人到各地宣扬佛教,使之传到东南亚和东亚,后又传到中国,再东传朝、日。此外阿育王还扩建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